涪洋鎮
務川自治縣涪洋鎮位於縣城西部,距縣城24公里,東接都濡,南鄰黃都,西交正安,北連泥高。年平均氣溫15.9℃,全年無霜期325天,年降雨量1100㎜。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鎮內山奇水秀,怪石嶙峋,是休閒度假的好地方。轄9個行政村。森林資源較為特色,該鎮民俗文化豐富。
目錄
鄉鎮概況
務川自治縣涪洋鎮地處東經107°44′—107°45′,北緯28°23′—28°24′。全鎮最高海拔1608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660米。
全鎮共轄9個行政村,106個村民組,9641戶,43684人,其中:農業人口43135人,占總人口的97%,是全縣第一農業人口大鎮。集鎮所在地聚居人口2682人,僅占總人口的6.34%。全鎮地域面積220.9km2,耕地面積44475畝(其中:田19965畝,土24510畝),是全縣主要產糧區之一。
森林資源
全鎮林地面積112764畝,其中森林面積53639畝,灌木林37787畝,疏林地21338畝。人力資源:全鎮有16~60歲勞動力22630人,按每勞動力耕作4畝地算,全鎮剩餘勞動力11512人,是全縣的勞務輸出基地之一,也是建廠招工的好地方。水利資源:全鎮有池塘15座,水庫2個,堤水站2座,倒洪管3坐,石拱渡槽1座,大小水利設施共54處。涪洋河起源絲棉,屬洪度河流域,河水清澤透底,無污染源,全程約35km,流量為2.5~20m3/s,可開發小型水電站。畜牧業資源:全鎮有牧草地55525畝。其中:集中連片草場有牧羊溝草場3000多畝,黃柏塘草場2000多畝,木浪臥龍橋草場2400多畝,是發展畜牧養殖業的理想場所。特色資源:「珍珠米」聞名務、正兩縣,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色澤誘人,供不應求。礦產資源:據市101地質隊探測,雙河螢石礦儲量達300多萬噸,珍珠煤礦儲量達20多萬噸,雙河螢石礦品位高,居全縣螢石礦之首。[1]
歷史名人
涪洋鎮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5%,主要以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為主,其土家族文化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巴人」的記載(「巴人」是土家族的先民)。宋代時期,涪洋人就掌握了利用水車灌溉農田的科學技術。涪洋歷來重視教育,是一個人傑地靈的文明之鄉。民國時期,柏楊火石溪出了個楊家鳳,先後任國民黨某部團長、湄潭縣長、鳳崗縣長、國民黨某中央軍某師軍務總辦。其人戎馬一生,是川、黔交通線上過境行商的保護神。新中國成立以後,涪洋鎮也培育和造就了不少傑出人才,為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現任空軍後勤總部政治部主任的楊勝萬少將就是涪洋新場人。
民風民俗
春節期間要「唱花燈、玩龍燈」以示慶賀,娶親要抬花轎,生孩子要泡「月米酒」喜事、喪事要吹「吹打」、「唱戲」等。這些純樸的民風自古沿襲至今,愈演愈濃。
金銀洞宋墓,其結構、圖案、雕刻獨特,工藝精湛,可見涪洋人在宋代的文化之繁榮,現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另有珍珠「獅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三六團二營於1950年9月28日擊斃惡貫滿盈黔東北大匪首史肇周的地方,該處地勢險要,有「一線天」之稱,值得一游。 巴村、岩溪等地民間古宅建築群、雕樑畫棟,花窗石刻工藝精湛,可謂巧奪天工,極有收藏保護之價值。
相關視頻
涪洋鎮:發展高效農業 助力群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