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淮通,中藥材名。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淮通馬兜鈴的藤或根。春秋季采粗藤或根,曬乾。[1]

目錄

來源

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淮通馬兜鈴的藤或根。春秋季采粗藤或根,曬乾。[2]

性味歸經

  1. 雲南中草藥》:苦,寒。
  2. 四川常用中草藥》:入心、腎、膀胱、小腸經。

功能主治

  1. 《雲南中草藥》:清熱除濕,排膿止痛。治濕熱小便不利,尿血,陰道滴蟲,濕疹,蕁麻疹,風濕關節痛。
  2. 《四川常用中草藥》:除煩退熱,行水下乳,排膿止痛,治濕熱壅滯身腫,五淋,小便不利,癰腫,惡瘡。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本質藤本,長達4米許。幼枝和芽密被黃茸毛,老時被柔毛。單葉互生;卵狀心形,長10~12厘米,寬6~10厘米,先端銳尖至短漸尖,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毛較密,全緣;葉柄長3~7厘米,被柔毛。單花腋生;具長約5厘米的花梗,其下端有一長約1厘米的卵形苞片;花被管彎曲,呈煙斗狀,長約4厘米,密生黃色柔毛,管上端開展成花瓣狀,3裂,黃色,有紫色斑;雄蕊6,貼生於長約4毫米的花柱體上;雌蕊單一,子房下位,長約1.5厘米,6室。蒴果圓柱形,長6~7厘米,徑2~3厘米,具6條明顯的翅狀棱,成熟時6瓣開裂。花期7~8月。

分布區域

分布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峽谷林下陰濕處或山坡叢林下。

藥材性狀

莖長圓柱形或稍彎曲,長短不一,直徑1-2.5cm。表面除去栓皮顯灰黃色,較粗糙,可見縱向稍彎曲的維管束;節處不膨大,分枝痕互生。體較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呈放射狀不平整的層片狀,髓部小,呈一字形,類白色或頹廢呈黑色的空洞。氣微辛、苦。顯微鑑別莖橫切面:木栓層較厚,木栓細胞20餘列。皮層稍層,有石細胞群和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外韌型維管束,放射狀排列,韌皮部稍狹窄;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導管直徑40-300μm,排列成多層輪。射線細胞寬7至多列。皮層及射線薄壁細胞富含澱粉粒,並含草酸鈣簇晶。粉末特徵:灰黃色。

  1. 澱粉粒眾多,單粒或2-4個個組成的復粒,臍點點狀或裂隙狀。
  2. 石細胞單個或成群,長徑20-100μm。
  3. 草酸鈣簇晶多見,直徑15-35μm。
  4. 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0-150μm。
  5. 木纖維成束,壁厚。
  6. 木栓組織淺棕黃色,細胞多角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注意事項

《雲南中草藥》:小便頻數,遺尿,滑精及孕婦忌用。

化學成份

藤含β-谷甾醇,馬兜鈴酸,木蘭花鹼和酸性成分等。

相關論述

  1. 《雲南中草藥》:清熱除濕,排膿止痛。治濕熱小便不利,尿血,陰道滴蟲,濕疹,蕁麻疹,風濕關節痛。
  2. 《四川常用中草藥》:除煩退熱,行水下乳,排膿止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