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山病毒
淮阳山病毒( Huaiyangshan Virus,HYSV),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或新布尼亚病毒,是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一种经由蜱虫传染给人类的致命的蜱媒传染病[1]。
更接近于乌库涅米病毒血清群(Uukuniemi virus serogroup)而非白蛉热血清群(Sandfly fever serogroup)。 属于班杰病毒血清群(Bhanja virus serocomplex)。
目录
历史
2007年5月,中国河南省信阳市淮阳县收治3例急诊患者,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认为并非一般肠胃疾病,根据临床特征于2007年6月23日建立了该病的症状监测系统,并对过往病例做了回溯性分析,发现了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脏器损伤为特征的大量患者。此后湖北、安徽、江苏、辽宁都发现类似患者。2008年2月20日,中国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检测报告。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引进的得克萨斯大学于学杰教授的研究小组首先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发现这种病毒,命名为“淮阳山病毒(Huaiyangshan Virus,HYSV)”。
基因
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基因可分为三段—large (L)、medium (M)、small (S)。辨识出6个蛋白质—RNA聚合酶(RdRp)、糖蛋白前体(M)、糖蛋白N(Gn)、糖蛋白C (Gc)、核蛋白(NP)、非结构蛋白(NSs)。
L区段编码了由2084个氨基酸组成的RNA聚合酶。
M区段编码了一个开放阅读框,其编码了糖蛋白(Gn和Gc)的1073个氨基酸前体。已知SFTSV通过Gn或Gc的作用以pH依赖性方式进入细胞。这时,一种C型凝集素DC-SIGN在细胞膜上起病毒受体的作用。
S区段具有1744个核苷酸,其编码两种蛋白质(Gn和NSs)。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区域被54个核苷酸的基因间区域分隔为两部分。
形态
进化
辨识出五个基因型(A–E)。 在中国发现了全部5个基因型。在韩国分离出三种:A, D, E。在日本只发现了一种: E。病毒应在1918-1995年间起源于大别山。
生命期循环
作为一种蜱媒,不清楚是否会感染其他吸血的节肢动物。 可以感染很多哺乳动物宿主,如猫、鼠、刺猬、黄鼠狼、帚尾袋貂属、牦牛。人类是偶然宿主,在病毒的生命循环中不占有主要地位。
病毒已经从多种硬蜱体内发现,如长角血蜱,日本硬蜱,龟形花蜱 和微小扇头蜱。病毒也可以由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黏液传播。
流行病学
视频
淮阳山病毒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专家破解蜱虫咬人致死之谜 元凶命名淮阳山病毒,搜狐,2012-07-27
- ↑ 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道客巴巴,201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