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成立於2009年,其前身為生物系。

目錄

專業建設

生命科學學院現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製藥5個本科專業,設施場地17000m2。其中,生物技術專業為教育部「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全國唯一),2015年獲江蘇省品牌專業(A類,江蘇省唯一),2017年入選教育部《中美》「1+2+1」雙學位[1]項目,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江蘇僅2個),2020年獲江蘇省品牌專業二期項目資助。生物科學專業2020年通過師範專業國家二級認證;生物工程專業認證申請2019年獲教育部正式受理,2021年通過專家進場考查。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81人,其中副高以上45名、具有博士學位56名;博士、碩士生導師15名;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等國家級、省級人才21人次。擁有「植物種質資源創新與綜合利用」等省級優秀科技創新團隊3個。此外,學院從全球知名大學全職引進外籍團隊2個,其中「生物質能源技術」團隊帶頭人Nikolai曾先後兩次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論文;「植物基因編輯」團隊帶頭人Maria原是世界百強名校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全職教授,H指數達40。

平台建設

學院建有省級以上平台8個,其中省級工程技術平台3個。「江蘇省環洪澤湖生態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是我省蘇北地區第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已連續兩次以「良好」等第通過省科技廳績效評估並獲得1200萬元持續支持;「區域現代農業與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立項,2016、2020年連續兩次在全省績效評估中獲「A」等,累計獲省財政建設經費1.1億元,《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先後報道;江蘇省洪澤湖藍藻預警與生態修復工程中心為我國首家洪澤湖水環境遙感監測實驗室,已連續多年編制發布《洪澤湖水環境衛星遙感監測年報》,被科技部納入國家地球科學數據共享平台,為地方環保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學科科研

學院建有「生態學」省重點建設學科,「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碩士點2020年通過江蘇省學位辦評審。「十三五」期間,學科新增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基金21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2項,企業橫向50餘項,發表SCI論文170餘篇(二區以上84篇),1人入選2020「高被引科學家」。以第一單位申請國家專利105項、授權專利56項、制定國家標準2個;聯合育成作物新品種4個。作為牽頭單位,獲江蘇高校科學技術獎一二等獎2項、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4項;作為參加單位,獲農業部豐收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1項、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獎等省部級獎5項。

人才培養

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98%以上,考研錄取率30%左右,多名本科生考取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近三年,學院本科生獲國家級、省級大創項目10項,在「挑戰杯」「創青春」「互聯網+[2]」等三大賽中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江蘇省特等獎1項、一二三等獎6項。學生社團「綠之源」環保協會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母親河獎」「全國大中專學生最有影響力環保社團」等國家級獎項30餘項。

合作與交流

專業通過「3+1學制」和「雙導師制」,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建立了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機制,為優秀本科生提供赴國際高水平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與芬蘭于韋斯屈萊應用科學大學通過教師互訪、學生互派、課程互修、學分互認等方式,構建了親行業、親產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與歐洲十大工科名校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合作,建立了本-碩-博聯合培養機制。

視頻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相關視頻

淮陰師範學院建校六十周年校慶宣傳片
【終有榮光】淮陰師範學院2020迎新主題歌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