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智能電網·基本原理關鍵技術與解決方案
《深入理解智能電網·基本原理關鍵技術與解決方案》,貝恩德 M.巴克霍爾茲(Bernd M.Buchholz) 著,張蓮梅 譯,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成立於1950年,是建國後國家設立的第一家科技出版社,前身為科學技術出版社,1952年更名為機械工業出版社[1]。機械工業出版社(以下簡稱機工社)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作為主辦單位,目前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2]。
目錄
內容簡介
《深入理解智能電網:基本原理、關鍵技術與解決方案》是智能電網領域的重要的介紹性著作,涵蓋智能電網的所有相關主題。本書描述了未來電力供應的挑戰、所引發的問題、未來的前景、智能電網的驅動因素、基本原理、概念、新出現的解決方案等。具體包括:智能發電的資源、種類和潛力;輸電網和變電站的智能電網新技術;智能配電網的設計;廣域範圍內輸電網智能運行、保護和監測;智能配電網的三大支柱;智能能源市場;先進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原理和新進展。
《深入理解智能電網:基本原理、關鍵技術與解決方案》關注實踐經驗,針對採用新的智能電網解決方案,總結了大量的各國的工業經驗、領導經驗。
對於電力行業的實踐工程師、研發者、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高等院校電力系統等相關專業師生來說,本書都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Bernd M.Buchholz博士,分別於1973年和1976在莫斯科電力工程學院/技術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75~1989年,他在德國德累斯頓的能源供應研究所工作。*初,他在「電網規劃」部門工作。他於1981年成為「電網自動化」部門經理,並於1987年擔任董事。1990~2006年,他在西門子 AG工作,前十年作為「電力自動化」分部的副總裁和研發經理。2000~2005年,他曾任位於埃爾蘭根的「電網分析與諮詢」商業分支機構的總裁,該機構在2005年將美國公司PTI整合進了位於埃爾蘭根、斯克內克塔迪 (美國)、曼徹斯特 (英國)的「電力技術國際」和全球能力中心。1995~2000年,他也是通信標準 IEC 61850第 4部分(系統管理)和7-4 (數據模型)的主編。2002~2008年,他是 CIGRE SC C6的德國成員。2004~2009年,他是「智能電網」歐洲諮詢委員會的執行成員。他於2006年從西門子退休,但仍積極擔任NTB技術服務的首席顧問。他是德國電力工程 (ETG/VDE) 社團的活躍成員,是「智能配電」(2008) 和「主動能源網」(2013) 的專責小組組長。自2010年以來,他擔任歐洲燈塔項目、Web2Energ項目的技術和戰略顧問。此外,他還是德國電力能源項目「RegModHarz」和「哈茨-電動汽車」的技術顧問。他是位於馬格德堡的奧托•馮•格里克大學、位於薩爾茨堡的技術學院、VDE 的職業教育項目的客座講師。他以6種語言發表了180篇國際文獻。因其卓越的科學貢獻,CIGRE (兩次)、IEEE 和 VDE 授予其相關榮譽。
Zbigniew Styczynski博士、教授,於1977年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於1985年在弗羅茨瓦夫理工大學(波蘭)擔任教授。他在斯圖加特大學8年。自1999年以來,他一直在位於德國馬格德堡的奧托•馮•格里克大學擔任電網和可再生能源教授。2002~2006年,他是學院院長。在 2006年,他當選為薩克森-安哈爾特可再生能源中心主席,於2008年成為奧托•馮•格里克大學電力系統研究所執行主任。自2002年以來,他也成為這所大學理事會的成員。他是聯合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工廠運行和自動化研究所(IFF) /奧托•馮•格里克大學電力系統和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中心的共同創始人和科學協調員,也是位於馬格德堡的Steinbeis基金會轉移中心ENRE的創始人和主任。此外,他也是 ETG、CRIS、CIGRE 和 IEEE 的活躍成員,也是柏林FNN的專家。自2004年以來,他一直是康拉•阿登納基金會的研究員。自2010年以來,他成為CRIS的主席。他協調了許多國內和國際項目 (例如:哈茨-電動汽車)。他是200多篇國際期刊論文的作者或合著者,並在許多國際科學會議上發表過講話。
參考文獻
- ↑ 中國十大出版社-出版社品牌排行榜,買購網
- ↑ 企業簡介,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