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醫名家 唐宗海
人物簡介
唐宗海,四川省彭州市三邑鎮人。16歲為秀才,23歲開始鑽研醫學,24歲著成《醫柄》一書,後又著成《醫學一見能》。同治12年,因父患血證多方求治無效後,開始潛心探索血證,經過11年時間寫成《血證論》,集血證診治之大成,創止、消、寧、補之要法,「實事實理,有憑有驗」,可謂精闢獨到,至今仍為臨床醫家診治血證所遵循。此書一出,「名聞三蜀」、「聲譽遠播」。光緒11年,《血證論》成書後的第二年,唐宗海39歲時中舉,其後遊學江南,醫術揚名於滬,每有疑證問者,輒應如響,人俱驚為神奇,光緒14年,中三甲進士,授禮部主事,奉旨赴京後醫名大噪,譽滿京華。後寓滬上,當西學東進時,他認識到西醫、中醫各有所長,力主匯通中西,釐正醫道。便以中國古代醫學理論為基礎,吸取西醫解剖學生理學知識,撰成《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二卷,光緒18年(公元1892年)刊印出版,成為中國醫學「中西匯通」先驅者,遊學廣東時,《本草問答》和《金匱要略淺注補正》二書相繼問世。光緒20年(公元1894年),《傷寒論淺注補正》刊行。以上四書,加上《血證論》,輯成叢書《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刊出,行銷國內外,醫名遠播印支和南洋等地,光緒22年(公元1896年),清廷授其廣西來賓知縣職。翌年,扶母柩返川遇川東疫病流行,染病回家,不幸辭世,終年56歲。唐宗海作為一代名醫和中國早期中西醫結合的傑出代表,不僅醫術精良,而且醫學著述頗豐,除《醫易通說》、《六經方正中西通解》、《痢症三字決》等書外,猶以《中西匯通醫書五種》著稱於世。其好友劉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稱讚他「活人有奇術」,《清史稿》將他列名記述。
名家專著
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血證淪》、《本草問答》等。其中,《血證論》、《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為其主要代表著作
血證治療四法則
唐氏通過多種血證的治療,摸索出血證治療的四大法則,即「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者。凡遇突然出血,在治療時,首先應當使用止血之法。否則,血液溢出不止,會導致血脫氣耗,產生不良後果。血證患者血止之後,其必然要有離經之血而未排出體外,這些血液留於人體之中,則形成瘀血。這些瘀血的停聚,成為人體致病的重要因素。或壅而發熱,或變而成癆,或形成結瘕,或使氣血阻滯不通而刺痛,等等。還可以因瘀產生其他多種變證,甚至使新血不能正常運行,而再次出血。為了免除這些後患,唐氏主張於止血之後,應當消瘀,故將消瘀作為血證治療的第二法。待血止瘀消之後,在數日或數十日之間,為防止血液再次潮動,須選用方藥使血液得以安寧,故將寧血法作為血證治療的第三法。血證患者,出血之後,其血必虛。血虛者其陰亦不足,陰者陽之守,陰虛則陽無所附,血虛則氣無所依,亦可因之而虧。因此在血證後期,其血已止,亦未留瘀,而運用寧血法之後又無再次出血之顧慮,惟留下人體正氣之虛衰,唐氏主張此時當用補血之法。
學術成就
唐宗海是首倡「中西醫匯通」這一主張者,被稱為「中西匯通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在其著作《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全面地以西說來闡釋中醫經典。他認為當今世界各國科學文化交流,醫學已達到昌盛的時期,西醫詳於形跡而略於氣化,中醫精於氣化而略於形跡。因此應該摒棄疆域之見,取長補短,歸於一是。他倡導「中西醫匯通」,力圖建立盡善盡美之醫學。他從保護和發展祖國醫學的角度出發,一再強調中西醫學雖然理論體系各有所長,說理方式也不一樣,但其原理是一致的。西醫所論述的,在中醫的典籍論述中均可找到相應的答案,並試圖用西醫解剖、生理等知識來印證中醫理論。比如西醫說血液經心房心室導出復回,而《內經》有脈氣流經,營周不休,如環無端,因此「西醫名管,中醫名脈,二合一也。」又如西醫說肺能呼出血中廢氣,又與中醫肺主氣、司呼吸相同。他提倡「中西醫理一致」,提示了中西醫匯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他在解剖、生理、診斷、治療、藥物上都廣泛吸取了西說。 但由於其所處時代的局限性,唐宗海的匯通不免有重中輕西、崇古薄今之病,而且文字上強相比附,可謂「匯而未通」。反倒是他在血證上的成就更為後人所重,影響更大。在《血證論》一書中,唐宗海較系統地總結了血證的辨證論治經驗,論述精闢,提出了治療血證的具體措施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個大法。在血證的理論與臨床實踐上都有超越前人之處。故該書深受醫界重視,一再刊印。 唐宗海作為早期中西醫匯通的代表,功不可沒。《清朝續文獻通考》中曰:「近代醫家,喜新者偏於西,泥古者偏於中,二者未將中外之書融會貫通,折衷至當。唐氏概之,研精覃思,著此五種書,持柯伐柯,取則不遠。」此誠為當時人對唐宗海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