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代掐絲琺瑯

清代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工藝發展到清代以後,製作工藝比明代有所提高,銅胎更薄,並且無砂眼,掐絲也更細,彩釉也比明代更加鮮艷,花紋圖案繁複多樣,但不及明代的紋飾生動,鍍金部分的金水較薄,但金色非常漂亮。

目錄

簡介

清代晚期,一直到二十世紀初,掐絲琺瑯工藝發展趨於停滯,總體工藝製作水平都不及前代,掐絲琺瑯的胎體較薄,色彩鮮艷但很漂浮,做工粗糙。這個時期只有"老天利","德興成",等作坊製作出的掐絲琺瑯工細,質量較好。他們所燒造的掐絲琺瑯器物,造型多為仿古銅器,或仿乾隆時期的一些掐絲琺瑯精品,器物上的款識大都是刻款。[1]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膽瓶,清康熙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製造,高12.3cm,口徑1.2cm,腹徑6.7cm,足徑5cm。清宮舊藏。

掐絲琺瑯夔龍紋暖硯盒,清康熙

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製造,高5cm,長14.7cm,寬11.5cm。清宮舊藏。

康熙朝掐絲琺瑯基本有三種風格:其一是具有晚明風格的大器,如故宮博物院藏龍紋大盤、仿漢壺等,這部分器物過去一直定為明晚期,但在造型釉色上已是清代康熙風格;其二是康熙時期的掐絲琺瑯料顏色更純、更鮮艷,雖然還是用的明代的一些剩料,但是純度上更有提高。比如這時期掐絲琺瑯器上一種藍色,就是康熙朝特有的顏色。而且,康熙朝對銅的管制及使用都是由國家來掌控,所以不管康熙朝的掐絲琺瑯器還是銅佛像,銅的純度都非常高,密度大,重量也大。這也是康熙朝大件的掐絲琺瑯器器形會更加飽滿,看上去更有力度的原因。其三是掐絲細膩活潑,釉色純正鮮亮。康熙朝掐絲琺瑯有五供、爐、瓶、盤、盒、暖硯、筆架、香薰等,款識有「大清康熙年制」、「康熙年制」楷書、篆書陰刻款、鑄款和鏤空款。還有很多無款的康熙風格的作品流傳於世。

參考文獻

  1. 從故宮館藏看清代掐絲琺瑯 , 搜狐網 , 2019-09-30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