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机器局遗构
清代机器局遗构,为1885年建立的机器局遗迹,位在台北市塔城街两侧。2006年因台北捷运松山线施工整地时被发现,包含石砌墙、清代石板路和漆器局四进衙门的遗构,于2009年登录为台北市市定古迹,目前部分展示于捷运北门站,部分地下的遗构已以回填的方式保护[1]。[2]
目录
资产简介
机器局
- 机器局的兴建是清廷“以夷制夷”的具体表现,并希望以兵工业的自制能力与西方抗衡,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因台湾孤悬海外、军事建设不足、调度缓慢,及提升个人地位、培植近代化技术人才等原因,积极设立台北机器局,这是第一个远离中国内地的机器局,也是台湾建省后第一年的军事建设之一。
- 机器局在台湾是一个官方从未尝试过的现代工厂工程,建造的过程还牵涉到许多专业的技术,所以不是清廷官员可以独立完成的,按文献所载是聘请洋人为工厂监督,原为英国人担任,后来改由德国人毕第兰(Butler)担任,于1885年在台北府城北门外兴建“机器局”,可称为台湾的第一座现代化工厂,并聘请洋人为工厂监督,主要制作枪炮子弹及修理枪炮。。
- 1892年,机器局设置铸钱机器,开始铸造钱币,同时兼管铁路的维修及伐木局。
- 机器局在日治初期改为“台北兵器修理所”,负责修理军队的兵器与制造各种炮弹小铳丸并药荚[3]。
- 1900年,炮兵工场转由铁道部使用,南侧由铁道部行政办公空间,北侧作为台北工场,用来修复与制造铁道相关的构件。
- 1909年,铁道部向东扩展[3],并于1918年5月完工铁道部厅舍第一期,取代原本使用的清代机器局四进衙门,由铁道部下属各课室使用[4]。
- 1930年代,机器局原建物拆除改建为其他房舍与铁路宿舍群。
遗构的发现
- 2006年底,卫星件台北捷运松山线,在整地时发现了机器局部分遗构,捷运施工也暂时停工,之后花了一年多进行开挖与调查。
- 所发现的清代石板路为台北仅见,由长条石板与鹅卵石相间铺设而成,而机器局四进遗构与东侧围墙则见证了台湾现代化的发展。
- 捷运局后来为此修改北门站的出入口位置[1],并在北门站内展示部分遗构与其他发掘出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