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一烈女的傳奇故事!
清代烈女 |
清代的一烈女的傳奇故事! 什麼叫「貞潔烈女,不容侵犯」?
偶讀一本古典文言著作時,看到一則故事,令我頗為驚奇,大讚「貞潔烈女,不容侵犯!」
清代咸豐年間,山東嶧陽(山東省鄒縣東南,亦稱「鄒山」)西南,乃是台兒莊往來交通要衝。此間有個大莊子,莊裡有個王姓大族,族中有個老秀才名叫王宇文,王秀才膝下有一兒一女,兒子名叫王懋修,如今也得了個秀才功名,常年在私塾教書,賺取生活費攻讀舉業。[1]
女兒以當地俗稱喚作王大姑,是個表里挑一的大美人,且敏捷聰明,自小便熟讀《曹娥》、《龐娥》等烈女傳。二八好年華之際,王大姑與當地竇秀才成婚,婚後才半年不到,丈夫便因感染風寒逐漸變成肺病,躺在炕上痛苦不已。王大姑於是效法古代烈女,割下手臂上的肉為丈夫熬湯治病,奈何終未能挽回丈夫生命。
王大姑本想以死殉夫,家人苦苦勸阻,王大姑這才作罷。(以筆者觀點來看,王大姑這種行為過於迂腐,我儘管敬佩其為人,但這種做法卻非常不認同。)丈夫死後,王大姑在夫家孤苦伶仃,加之為丈夫治病變賣一空,如今家中一貧如洗,哥哥擔心她一個寡婦受無賴欺負,於是將他接回娘家居住。
王大姑在家照料父母,打理家業,雖是簪釵女子,卻不亞於鬚眉男兒。族人無論遠近,都誇讚其賢惠溫良。
這年夏天,捻子(捻軍)占領此地,逼迫家家戶戶交納錢糧、馬匹以及少婦長女。王氏族人商議遠遷外地,以避禍害。各家各戶趕緊收拾財物,王大姑忠告族人:「馬匹全被捻子搶走,如今只能用耕牛代步,牛車走得慢,若是只載人還可以走得快些,若加上財物,耕牛吃力便走不快。如今保命要緊,不必計較這些財物。再者財物堆在車上,不免遭人覬覦,有惡徒必然要搶奪財物,到時候免不了傷人。不如將值錢的東西埋起來,牛車只用來載人,才有希望逃離虎口。」
族人認為她說得有理,於是紛紛照辦,而後全族一塊出行。王氏族人上百餘人,剛走出去不過十幾里路便被捻子截住。他們在車上搜索一遍,沒有發現值錢的東西,可看王氏族人的穿戴,又不像窮根子。於是要挾王氏族人說出錢財藏在哪裡,若說出就放他們過去,若不說則一個不留。
王氏族人嚇得磕頭求饒,王大姑走到前面,笑着對捻軍頭目說道:「大王不過是求財,不必傷俺這一家性命。你想要錢,應當找我,我是替他們掌管財產倉庫鑰匙的。黃金白銀怎會沒有,窖藏財寶也有。約摸十里地開外有片樹林,哪裡有些房屋,錢財就在哪裡,我帶你們去就是。常聽聞捻軍多義士,不濫殺好人,俺這家族都是良民,大王就都放了吧。」
捻軍頭目聽罷之後,認為有理,見這姑娘長得端莊美貌,斷然不能說謊,拿到藏匿金銀之後,權且把她帶回營中做個相好。於是放走王氏族人,讓王大姑前面帶路。王大姑示意大家快走,自不必管她,王氏族人趕忙逃命。
王大姑將這些凶神惡煞引到地點之後,讓他們先在林中乘涼,她去燒些熱水泡幾壺茶給各位解渴,解渴乘涼之後,再挖金銀不遲。這夥人走了十幾里路,早已汗流浹背,於是把身上衣服脫乾淨,躺在樹林乘涼。一伙人賊眼往王大姑身上瞄,趁她去燒水之際瞧瞧商議,等挖到金銀之後,這片樹林就是他們的快活場。
結果等了好半天,不見王大姑人影,這伙小子以為上當,忙四處搜尋。結果發現一處房樑上吊着一具女屍,正是引他們到此的王大姑。將其從房梁解下,身體已僵硬。眾惡徒惱羞成怒,恨她欺騙自己,於是想要辱屍出氣。撕破其衣衫就要無禮之際,房上掉落一塊瓦片,不偏不倚,正巧砸在那個想要無禮之人的後腦之上,那人腦後被砸個窟窿,當即斃命。
這群虎狼之徒見此情景,深感驚恐,認為是神靈庇佑,貞烈女子不可侵犯,於是全體跪拜後倉促離去。
幾個月後,捻軍離開當地,王氏族人聞訊趕回。可憐王大姑,屍身早已腐爛,有些地方露出白骨。為救族人而落得如此悽慘下場,族人怎不心痛。以一柔弱女子之力,救下全族老少,當是烈女無疑。族人將其厚葬之後,建起烈女祠,王大姑之兄王懋修親自為妹妹撰寫銘文,以祭奠妹妹之烈性。
陋文一篇,就此打住。至於此事真假,我自不知,原文在文言作品《葉雨秋燈錄》與《螢窗異草》中都曾有過記載,依照作者的口吻來看,此事是屬實的。不論是否屬實,王大姑的確是個有智慧有膽識且不懼生死的烈女子。這種女子已然少見,生在和平年代,對於女子來說是福氣;生在動盪歲月,對於女子往往是種不幸。因而珍惜和平,珍惜自己身邊的女子才是正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