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砖雕
清徐砖雕 |
清徐砖雕是山西清徐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历史悠久,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也留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在清徐境内都沟新石器遗址、马峪谷文化遗址中,相继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经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概属仰韶文化,说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清徐砖雕
所属地区:清徐
特点: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
别誉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清徐砖雕
2006年“清徐砖雕”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山西省清徐县参与申报的“砖雕(山西民居砖雕)”,人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37。
简介
清徐砖雕历史悠久,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也留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
在清徐境内都沟新石器遗址、马峪谷文化遗址中,相继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经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概属仰韶文化,说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
砖雕在民居中的大量运用又与晋商的崛起密切相关。经济富裕后的晋商竞相显贵夸富,兴起讲究建房规模和雕刻装饰,使得原来只用在宫廷、庙宇等建筑之上的砖雕进入民居。砖雕装饰大都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表达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民间工匠将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寓意深刻的美好祝愿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其绘出图案来,然后再按照图案与工艺程序进行制作。
在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的建筑中均有精美的砖雕制品。特别是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两百余年中,境内各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合院”林立,一条条用砖瓦建筑的大街不断出现,脊领、影壁、花墙、墀头、门楼等砖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量特大。这就客观地促进了清徐砖雕的发展。
历史传承
真正的清徐砖雕制作技艺,几千年来基本依靠师徒、父子之间的言传身教,并且需要凭借学徒自身的悟性和长期的实践操作才能掌握。
1965年,杨宗新到窑王堡窑做工,同时向赵长大学习砖雕技艺。一开始他学的是选土、和泥、练泥、脱坯和烧窑技艺。后来,他发现制作砖雕的画稿在窑王堡窑完成得并不理想,便萌发了学习砖雕底稿的想法。当时,在太谷县境内的王村窑有个叫王秀才的人对绘制砖雕底稿十分有见地,于是杨宗新通过他在王村的亲戚找到了王秀才,向他求教。
清徐砖雕的另一位传承人韩永胜1985年进窑王堡窑做工,由于他心灵手巧,对砖雕技艺非常热爱,被当时担任“窑头”的赵长大师傅收为徒弟。韩永胜拜师后,对砖雕技艺更加热爱。从此,他便与师傅一同住在窑上,并对赵长大师傅口传的制砖技艺一一做了笔记。不到3年时间,韩永胜对砖雕技艺中的选土、制泥、制模、脱坯、晾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雕刻、拼排、修磨等各个技艺环节均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接受,并对一些关键技艺都比较熟练。从1988年起,韩永胜夜间负责在窑口看火,白天在雕刻房刻制砖雕。
砖雕工艺
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12道工序,30多个环节,且每道工序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
首先是要烧制出青砖。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九道工序,烧制砖的窑体积非常小,据说是为了 “好看火、易操作、出好货”。烧砖时一般不用“大火”,初点窑用的是“小火”,行话称其为“热窑”。
热窑一天后才转为 “中火”,一般烧一窑砖的时间是三天三夜。通常在烧完后会用“柳罐”将池水汲上窑顶,泼于覆盖在砖块顶部的土层上,让水经过土层渗透过滤,将全窑中的砖块淋透为度。色彩以青灰色为最好,砖太脆硬不易雕刻,太灰白则不耐用。“成砖”上水后,打开“窑门”与“窑顶”散热冷却两天两夜后出窑。成砖出窑时,须对焦砖、裂砖、变形砖进行严格剔除。一窑成砖中,大抵可筛选八成左右的雕砖成品。
民居砖雕一般制作程序是先用砖蘸水磨平,接着进行“打稿”,“打稿”包括画稿与落稿两道工序,传统画稿一般是请当地名画家、名书法家前来打样。落稿是将画稿复印在砖面上,即在画纸上用缝衣针顺着线条穿孔后 (约一毫米一个针孔)平铺于砖面,用装着黑色画粉的“粉包”顺着针孔轻轻拍压画稿。
接着就是雕刻,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尺寸,再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进行“打坯”与“出细”。打坯就是用刀、凿在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这道工序需要有经验的大师傅来完成。“出细”就是进一步精雕细刻,非常讲究“刀路”、“刀法”的技巧,直到细微地刻画出景物的具体形象。
最后一道工序是拼排,包括修饰和粘补。至此,砖雕全部工序完成。[1]
参考文献
- ↑ 赏析:山西清徐民居精美砖雕搜狐网,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