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永陵[1]清朝皇帝的祖陵,位於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腳下,座落在呼蘭哈達(滿語,漢譯煙筒山)下,蘇克素滸畢拉(滿語,漢譯魚鷹河,今稱蘇子河)北岸。尼雅滿山崗(今稱啟運山)南麓。東距縣城22公里,距永陵鎮2公里。東南距興京故城赫圖阿拉約5公里,西距夏元行宮約3公里。

陵內葬有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滿(追封興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興祖直皇后)、祖父覺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景祖翼皇后)、父親塔克世(追封顯祖宣皇帝)母親喜塔拉氏(追封顯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禮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園。 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稱興京陵,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尊為永陵。從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

清永陵在建築形制、布局、造型、工藝上都有自己的建築特點和藝術特色。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歷史發展

永陵早在明嘉靖萬曆年間就選擇了尼雅滿山崗(即喬山、啟運山)之陽做為家族墓地。先後埋葬了興祖福滿景祖覺昌安顯祖塔克世努爾哈赤其它伯祖、叔祖等人。史載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9月,努爾哈赤的愛妻年僅29歲的孝慈高皇葉赫那拉孟古崩。"越三載始葬尼雅滿山崗"。令四名女婢生殉,殺牛馬各一百致祭。太祖伯父禮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亦葬尼雅滿山崗。此時當無陵寢建築更無陵名,僅以"赫圖阿拉祖陵"呼之。

天命九年(1624年),努爾哈赤於遼陽建東京城之後,於城北羊魯山建造陵寢(後稱東京陵)。譴索長阿孫旺善、鐸弼及禮敦子貝和齊至尼雅滿山崗祖陵將景祖、顯祖、孝慈高皇后,弟舒爾哈齊、長子禇英等諸陵遷東京陵安葬。剩餘的陵墓則稱為"老陵"。天聰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尊赫圖阿拉為"興京",赫圖阿拉祖陵則稱興京陵。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大金為大清,並稱帝。按古制追尊四祖為四王,即猛特木為澤王、福滿為慶王、覺昌安為昌王、塔克世為福王。為四王設太廟祭祝。同時在老陵興祖墓後設肇祖衣冠冢。專稱肇、興二祖為"二祖陵"。

順治五年(1648年),清世祖福臨追封四王:猛特木為肇祖原皇帝、福滿為興祖直皇帝、覺昌安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為顯祖宣皇帝。同時追封四王的嫡福晉分別為肇祖原皇后興祖直皇后景祖翼皇后顯祖宣皇后。順治八年(1651年),封喬山尼雅滿山崗為"啟運山",設官兵守護陵寢。順治十年(1653年),始建享殿、配殿、方城門牆。順治十二年(1655年)立肇、興二祖神功聖德碑建碑亭。順治十五年(1658年)因東京陵風水不如興京陵好,遂將景、顯二祖陵及禮敦、塔察二墓遷回興京陵肇、興二祖墓前。順治十六年(1659年)更興京陵名為永陵。意在江山永固、帝業長久。順治十八年(1661年)命名享殿為"啟運殿",方城門為"啟運門"。立景、顯二祖神功聖德碑建碑亭。

康熙元年(1662年)奉安四祖滿、漢文神牌於啟運殿。康熙九年(1670年),於永陵西堡設永陵總管衙門,專司陵寢安全防衛。康熙十一年(1672年),於永陵後堡設永陵掌關防衙門,專司永陵祭祀及陵內一切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永陵改用黃琉璃瓦件。

雍正八年(1730年),建齊班房、祝版房。乾隆元年(1736年),建茶膳、滌器房。乾隆十二年(1747年),啟運殿內設楠木香幾、琺瑯祭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陵外設柵木1344架、紅樁36根、白樁64根、青樁36根。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夏園行宮。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永陵前設滿、蒙、漢、回、藏五體下馬石碑。

光緒元年(1875年),於永陵街內設興京副都統衙門、於赫圖阿拉設興京城守尉等衙門。

民國十一年(1922年)裁撤永陵總管及掌關防衙門,其事務歸興京縣公署管理。民國十四年(1925年)裁撤永陵掌關防衙門,永陵祭祀歸縣公署辦理。

1961年,成立新賓縣文物管理所,1963年永陵列為省級文保單位,永陵事務歸文管所辦理。1979年10月1日,永陵正式向國內開放。1987年永陵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陵區建築

清永陵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體系較完整的封建帝後陵寢建築群。整體建築由陵前參拜道下馬石碑前院方城寶城省牲所等幾部分組成。陵前參拜道南北長840米,以黃沙鋪墊。參拜道南北兩端之左右各立下馬石碑一甬。碑陽豎書陽刻漢、滿、蒙、回、藏五體"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文字。參拜道中央原有一座小橋名玉帶橋。

環境布局

地理方位

清永陵主要特點是"坐北朝南、神道貫穿、居中當陽,中軸不偏。"永陵選擇在啟運山南麓背風朝陽,窩風藏氣的龍脈正穴之前營造寶鼎正殿。並由正穴向南修築一條長約1公里的筆直通道,稱"神路",是陵寢的中軸線。也是陵寢的坐向線。享殿啟運殿就建在中軸線北端,有"居中當陽"之意。啟運門、正紅門都在軸線上坐北朝南依次排開,即有層層拱護正殿的作用又有突出中心,強化皇權的寓意。

建築布局

左右對稱,彼此呼應,均衡布局主次分明 陵寢的東配殿與西配殿、果房與膳房、肇祖碑亭與興祖碑亭、齊班房祝版房與茶膳房滌器房,東下馬碑與西下馬碑皆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排列,均衡布局,主次分明,彼此呼應。給人以平衡、穩定、莊重、圓滿之感。[3]

經緯組合,高低錯落,逐級升高,對比襯托 永陵的陵寢建築由前至後縱橫排列,如下馬碑縱向,前宮門橫向,東西廂房縱向,四祖碑亭橫向,果膳房縱向,啟運門橫向,東西配殿縱向,啟運殿橫向。正視則一縱一橫,交替進行,經緯組合,靈活多變。這種經緯交錯排列給人以生動、新鮮、靈活、深邃之感。側視陵寢建築,由前至後則呈低-高-低-高,波浪起伏形式。前宮門最低→廂房較高→四碑樓高→果膳房較低→啟運門高→配殿較低→正殿最高。這種低-高-低-高排列的建築物輪廓線狀像起伏的波浪,並隨着地勢的逐步升高加之後面建築依次比前面建築高大,這起伏的波浪又呈階梯式上升曲線,勢若波濤洶湧,給人以生動、奮進、娛悅的感覺。

前朝後寢,二方一園,南北排列,三進院落永陵最基本的陵寢形制是"前朝後寢",及由前至後縱向排列二方一園的三進院落。所謂二方一園的三進院落是指第一進院落前院是方形,第二進院落方城亦方形,第三進院落寶城是圓形。啟運殿後的寶城寶鼎是奉安帝、後屍骨的地宮寢殿稱"後寢"。或雲清朝統治者迷信,"事死如事生",認為皇帝死後到陰間仍然當皇帝,因此陵寢的方城,就是他們陰間的皇城,享殿就是他們在陰間上朝臨御的宮殿。而寶城內的寶鼎地宮則是他們陰間的寢宮。只所以將方城建成方形,將寶城寶鼎建成圓形是分別象徵地和天,以合"天圓地方"之說。

陵墓特色

九大特色

柵欄門:清帝陵寢的前宮門傳統上是單檐仿木架結構歇山式琉璃瓦頂磚砌三拱形洞門。門洞內二扇對開木板門。而永陵的門戶以六扇木柵欄門啟閉,既可謂一特。 四祖碑亭

清帝陵寢皆有神功聖德碑以樹碑立傳,但一般皆是一座(康熙陵除外),唯永陵前院中一字排開,並列四座。且每座碑亭前後辟門,與傳統的四面辟門也不相同。傳統的功德碑亭檐下沒有斗拱。而永陵四碑樓卻鋪作三翹七棲斗拱,可謂二特。

石雕坐龍:龍作為封建社會"天子"的象徵,在皇宮、在帝寢無處不有。但有坐龍雕飾的唯永陵所僅見,可謂三特。 彩陶龍壁:清帝諸陵無論在隆恩門二側或正紅門二翼皆有彩色琉璃龍壁。唯永陵龍壁不是琉璃材質而是陶製燒造外飾彩色,是為四特。 磚砌燎爐:永陵方城內的燎爐即焚帛爐為青磚瓦砌築,與福、昭陵的漢白玉燎爐及清東陵、清西陵的琉璃燎爐不同,是為五特。 單牆方城:清帝諸陵中方城皆為城堡式。牆體寬厚,上置雉堞女牆,官兵可在牆上往來行走,永陵方城牆僅是窄的單牆上覆脊瓦,此為永陵六特。 單檐城門:永陵方城之啟運門為單檐歇山式建築,這與傳統方城重檐式隆恩門不同,是為七特。 "日"、"月"龍吻:清帝諸陵享殿大脊的兩端均為鴟吻,唯永陵享殿大脊的兩端是龍吻。尤為獨特的是,在龍吻側劍把上,分別透雕"日"、"月"二字。日字在左,月字在右,日字與月字合則為"明"字。將"明"字分開置於大脊兩端則有破明(朝)之意。此為八特。 君臣共陵:自古以來帝王陵寢只能葬帝王一人及其后妃,絕無祖孫君臣共一陵的先例。唯有永陵寶城內是祖孫共城,君臣一陵。自猛特木至塔克世為六世四輩人,是為祖孫同一寶城。君臣共為一陵是為永陵九特

十大缺欠 不全即謂"缺",謂沒有。按清朝陵寢傳統規制,永陵尚有十大缺欠。一缺石象生,二缺華表,三缺石牌坊,四缺神道碑,五缺方城角樓,六缺陵寢門,七缺石五供,八缺大明樓,九缺啞叭院,十缺大地宮。


陵址堪輿

按堪輿學說興京永陵"左砂龍頭山,似青龍環護,右砂煙囪山若白虎拱衛。陵前明堂平整開闊,蘇子河,如玉帶圍腰,陵後山巒起伏,渾河溁環。四神俱備,山川瑞秀,形勝匯集其間,實為風水寶地"。清順治朝欽天監刻漏科杜如予、五品挈壺正揚宏量掌天文地理大師詳勘了永陵風水後向皇帝匯報說永陵風水為"天下第一福地"。

陵墓內向乾山巽向;陵寢外向為亥山巳向。翼火蛇、巳火珠,座327°、向147°。丁亥土龍穴,望天星。地支亥龍即北方來生龍。入水口在巳,左水倒右水,陽局110°。來水是旺水。出水口坤向已225°。旺在乙辰、長生、寅子、武曲。去水破軍。煙囪山、文筆為六秀之一。

相關傳說

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帝第二次東巡祭祀永陵封寶城內一珠古榆為"神樹"。關於這棵樹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當年努爾哈赤的祖父背着祖先的屍骨從長白山走下來,走到永陵的時候見天色已經很晚,準備住店了,可在當時的人都很迷信,說什麼也不讓他住店,無奈他突然發現在喬山的腳下生長了一棵粗大的榆樹,而且在離地三尺處有一個樹叉,他非常高興,便把祖先的屍骨取下來夾到了樹叉上,夜間天氣驟然變化,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第二天雨過天晴,早上準備趕路的時候,來到樹前卻發現屍骨竟然長在樹上取不下來了,他非常着急就使勁的掰,結果順着樹叉就流血了,他很害怕便從當地找來風水先生,他來到樹前一看,就告訴他"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後面的山是一條龍脈,對面一座照山叫煙囪山,還有一條蘇子河環繞,你無意間將屍骨一放即壓在了龍脈正中,你後人將有天下可做"。經過一番勘察,發現這條龍是西東走向,龍頭在西,龍尾在東,蜿蜒起 伏,大小不等十二個龍脊(山頭),風水先生預言他的後世有十二代的天下。後人又傳說從努爾哈赤登基稱漢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正好是十二皇帝,因山頭大小不等,也就註定了皇帝在位時間長短不一。

這棵神樹是在同治年間倒掉的,史料記載,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十三日,一場暴風驟雨將神樹颳倒,西南方向,樹幹將啟運殿砸塌了,樹梢搭到了啟運殿的前房檐。偽滿州國時期,末代皇帝溥儀派恭親王溥偉專程來永陵祭典,保留了照片即這株伏的"神樹"及巨大的托架。

遺產保護

清朝時期,一直有專門官員負責永陵的祭祀和管理。辛亥革命後,根據清室優待條件,仍然維持對永陵的祭祀。滿洲國成立後,繼續維持對於永陵的祭祀。1945年後為共產黨政權所接管,直至1955年具體管理維護人員只有滿洲國時期遺留下的守陵人何長清。1956年被公布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盛京三陵之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為加強清永陵的保護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新賓滿族自治縣的實際情況,2003年6月1日制定了《新賓滿族自治縣清永陵保護管理條例》。 2015年新賓縣文化局以清永陵和赫圖阿拉城為重點,繼續開展第一屆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一是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對重點文物單位進行維修和保護,投入30萬元,2015年6月完成清永陵陵東環境改造工程。二是建立了8大類21個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永陵祭祀

清帝東巡時所帶的扈從和隨員,少則萬人多則幾萬人,所需要的一些物品,不是取自於沿途各地,而是全部都要從京城當中帶出來,所以當時清帝東巡就是國家的一項盛典。清朝皇帝歷來主張以仁孝治天下而首重山陵,並將皇陵祭典列為國家最重要的典禮之一。按照清朝典制,清永陵每年要舉行四次大祭,小祭二十四次。大祭在清明、七月十五、冬至、歲暮舉行。每月初一、十五均舉行小祭。此外,逢國家重大慶典,清帝東巡謁陵也要舉行祭祖大典。每次大祭的主祭管要由皇帝欽派,一般由宗室王公大臣或盛京將軍擔任。每月的小祭活動主要由永陵總管、永陵掌關防官主持。大祭日五更之時,抬桌官員將祭台抬入啟運殿由執事人將祭品擺放在供案上準備祭典。

祭祀開始時啟運殿前丹墀正中設反坫案。案上設爵三件、祝帛四份。參祭官員身着朝服集於啟運殿前猶如上朝一樣排班肅立。禮部官員行一跪三叩首禮讀祝文,讀祝後送焚帛亭焚化。如皇帝親謁則舉行望燎禮。

永陵祭祀除正常按制祭祀外尚有清帝東巡謁陵祭祖之舉動。自順治元年(1644年)順治入關以後,在清朝長達268年的過程當中,先後有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帝共九次親臨永陵祭祖,其中康熙兩次、乾隆四次、嘉慶兩次、道光一次,除此尚有雍親王等代祭兩次,乾隆皇帝在第二次東巡祭祖往返時間就用了191天,可見當時朝政是相當穩定的,在那時國力比較強盛的時候東巡的次數就相對多一些,其時皇帝東巡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祭祖,沿途還要對當地的政治、軍事以及經濟生產進行視察。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永陵坐落在呼蘭哈達(滿語,漢譯煙筒山)下,蘇克素滸畢拉(滿語,漢譯魚鷹河,今稱蘇子河)北岸。尼雅滿山崗(今稱啟運山)南麓。東距縣城22公里,距永陵鎮2公里。東南距興京故城赫圖阿拉約5公里,西距夏元行宮約3公里。南新公路於陵前通過,交通方便。

東南公路在清永陵前840米處通過,沈通高速 公路距清永陵南2公里,沈通公路距清永陵東南5公里。西距瀋吉鐵路線南雜木站55公里。西距撫順市103公里,距瀋陽市149公里,距瀋陽桃仙機場154公里;南距大連港512公里,距本溪市129公里;東距新賓滿族自治縣城23公里,距吉林通化市126公里;東南距世界文化遺產桓仁五女山城95公里,距丹東市312公里。

遊覽指南

交通路線:從瀋陽出發進入瀋吉高速,沿瀋吉高速/G1212行駛76.8公里(經瀋陽東收費站),從南雜木/白旗寨出口離開(經南雜木收費站),左轉進入鐵長線,沿鐵長線一直向前行駛50.6公里,左轉行駛0.8公里,到達終點。 門市票價:50元/人。 開放時間:8:00~17:00。

參考來源

  1. 世界文化遺產 清永陵, zol論壇,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