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清迈倡议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清迈倡议是个名词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1],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其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可以说,汉文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目录

名词解释

2000年5月,刚经受金融危机的东盟的10个成员国以及中日韩3国(即“10+3”)的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即《清迈倡议》。

“清迈倡议”是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次10+3财长会议上达成的,即将东盟内部原有的货币互换机制扩展到中日韩三国,在10+3范围内逐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网络,以便在有关国家出现短期资金困难时进行援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此次特别财长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将筹建中的区域外汇储备库规模从800亿美元扩大至1200亿美元,并努力在2009年5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10+3财长会议前就各国出资具体比例、借款条件等达成一致。

《清迈倡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扩大了东盟互换协议(ASA)的数量与金额;其次,建立了中日韩与东盟国家的双边互换协议。之后,东亚“10+3”货币互换机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迄今,《清迈协议》是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它对于防范金融危机、推动进一步的区域货币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清迈倡议-目的

根据《清迈倡议》达成的协议事项,相关国家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外汇储备资金,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帮助其缓解危机。 在“清迈倡议”框架下,“10+3”各国之间已签订16个货币互换双边协议,涉及8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今年2月23日,“东盟+3”特别财长会议决定将清迈倡议(CMI)共同储备基金增至1200亿美元,为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作出共同努力。这是相当于除了韩中日和新加坡等4国之外,其余9国外汇储备总额一半以上的额数,可见当某国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这笔基金将大为有助于缓解其危机情况。《清迈倡议》最终目的是建立亚洲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就是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

清迈倡议-目前状况

在2000年5月于泰国清迈举行的10+3财长会议上,各方一致通过了关于建立货币互换协议网络的《清迈倡议》。决定扩大东盟原有货币互换网络的资金规模,并号召东盟国家及中、日、韩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共同达成的基本原则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便在一国发生外汇流动性短缺或出现国际收支问题时,由其他成员集体提供应急外汇资金,以稳定地区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在《清迈倡议》框架下先后与6国的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2008年5月4日,各国财长同意,为筹建中的共同外汇储备基金出资至少800亿美元,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日韩3国分担80%的出资额,东盟国家负担20%。同时,各方承诺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以便就包括借款的具体条件以及借款协议条款的具体内容等所有要素达成共识。

“清迈倡议”将东盟内部原有货币互换机制扩展到中、日、韩三国,在“10+3”之间逐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有关国家出现短期资金困难时可以向与之签有协议的另一国寻求资金援助,防范金融危机发生。

一旦“10+3”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运行,原来“清迈倡议”下的货币互换体制将由双边扩展到多边。由于出资方增多,每个国家可减少为防范风险预留的外汇储备,但如有需要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援助。

在“清迈倡议”框架下,“10+3”各国之间目前已签订16个货币互换双边协议,涉及8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清迈倡议”问世以来,有关协议设定的最高贷款额度至今仍未使用。“10+3”各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总计约3.4万亿美元。

清迈倡议-重要意义

《清迈倡议》是亚洲金融合作的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对防范金融危机、推动进一步的区域货币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在亚洲有重要意义,建立具有法律约束的外汇储备库,在正常情况下由各国自己管理,一旦出现危机和风险,就由各国共同管理应对危机。各方对此态度积极,有关管理、监督、运行、规模等机制上的细节问题已责成副手们进行研究。

亚行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环境等提供了资金支持,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出不少建议,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亚行的欣赏。

2004年中国成为亚行的捐助国,是亚行的第3个股东,对亚行的工作也给予了帮助和支持,双方合作是双向、互利、共赢关系,希望双方今后在节能和环保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中国奉行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希望周边的国家也得到发展,期待亚行在促进中国与亚洲重要区域合作方面发挥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