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光绪 霁青象耳衔环琮式瓶
清 光绪 霁青象耳衔环琮式瓶为清代官窑陶瓷器,约制成于西元1875-1908年,清宫当时称其为“四方象耳瓶”,底部落“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为清代官窑的经典品类。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目录
形制
瓶高29.1公分、口径9.1公分、底径11.6公分,外观沿袭自宋代确立之琮式瓶而来,然其表面光滑且饰有成对象耳,已非琮式瓶原型──良渚玉琮,侧身具横纹的样貌。
琮式瓶最初样式的成形始于南宋,且目前已确认有铜、石、陶瓷三种材质。由于琮式瓶外观方正,不似一般陶瓷品的圆滑,推测可能是受到原型玉琮内圆外方形状的影响,也应该有仿金属器而制的可能。
琮式瓶瓶身之横纹为其一大特色,在南宋也有把横纹设计成八卦的样式,是为八卦方瓶。入清后琮式瓶得到官窑大量的制造,外观不断翻新,而在乾隆朝出现了如本件外表光华、无横纹的样式,瓶身亦加上额外之装饰,光绪年间之官窑便是仿此时期的琮式瓶,而作此件。
用途
本件用途应为盛装器,然琮式瓶之用途有多种说法,一说是花器(盛装器),一说是祭祀礼器,也有人认为是纯粹观赏用。
目前盛装器的说法最为广泛,琮式瓶为自宋代出现的新品类,其正是因为将一端填实、另一端保持开口而得定义为瓶,而非向来玉琮两端皆开口,甚至可穿戴于手上的形象,意即,此时的琮式瓶很可能已失去玉琮原型作为祭祀礼器的功能。然盛装何物,则因时代不同,而发展出了多元的用途。据推测为南宋时期作品的杜良臣〈勤顾帖〉所示,其背景绘有一琮式瓶且内插一株似水仙之植物,所以应可推知本时期的琮式瓶应有作为盛装器──插花的用途。
到了明代,琮式瓶又被称为蓍草瓶。据明万历作为刊载当时流行图纹之用的《方氏墨谱》、《程氏墨苑》所示,蓍草瓶的出现,无异也说明了这款瓶是当时文人爱戴的时尚器式,且除了用作花器,根据同时期的《列仙全传》,可见有将琮式瓶置于文案上、书籍旁的图样,且瓶内为数根笔直之箸状物、如卜卦用之筮竹所填充,扮演了文房装饰、盛装占易用品物的功能。
本件琮式瓶为入清后官窑开发、仿效先前名窑的多种琮瓶造型的产物之一,由于本时期的琮式瓶样式愈趋多元且也有变得华丽的倾向,推测其除了作为盛装器,更多可能是纯粹观赏用。
釉料
本件作品通体施霁青釉,而霁青又有“祭蓝”、“霁蓝”、“积蓝”、“宝石蓝”等别名。霁青釉是一种高温釉,即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著色剂,在窑内1280~1300摄氏度左右与坯胎一起一次性烧制的瓷釉。
霁青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现代。明代早中期霁蓝釉主要用于官家祭祀器和陈设器,属于数量偏少的高档釉种。霁青釉的呈色可依明万历作为主要分期,万历中期以后,由于官窑库存回青料几乎枯竭,所以青花瓷和蓝釉瓷款识就用浙料和石子青等国产钴料书写,之后清代官窑和民窑继续烧造霁蓝釉瓷器,可是由于钴料不同,霁青釉发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苏料和回青料那种靓丽呈色,而呈现另一种厚重、具油画质感的深蓝色。
特色
蓝釉象耳琮式瓶自乾隆朝开始流行,以后历朝均有烧造,为清代官窑传统品种。因瓶谐音“平”,两侧饰象耳,故有“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是典型的清代官窑陈设器。
蓝色在古人眼里实在算不上吉祥颜色,大凡沾上蓝色还有点恐怖。在中国古代陶瓷文明之路上,蓝色出现的几近最晚,唐代之前没有丝毫蓝色的釉彩迹象。从烧造的偶然性上讲,蓝色的出现极有可能,但工匠们没有意识要开掘蓝釉产品,所以直到唐早期,唐三彩的出现才让蓝釉谨慎登场。
蓝釉入清,一切大变。作为传统陶器品种的霁蓝,名正言顺地成为天地日月四大祭器之一,霁蓝亦写作祭蓝就源于此。祭祀之器在明初朱元璋登记后就指定了规矩,《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造解。”圜丘青色即霁青色,就是通常所说蓝釉,这种霁蓝色,深邃沉著。康熙蓝釉开始分出深浅,深者为传统霁蓝釉,祭祀常用,而浅者为创新品种,色淡如晴天,故称天蓝釉。天蓝釉的影响在有清一代一直持续至清末甚至民国初年。天蓝釉在陶瓷中是一种崭新的釉色,虽同为蓝色,但与霁蓝釉相差甚远,而霁蓝釉与天蓝釉的呈色原理相同,只是程度不一罢了。[1]
光绪官窑:复制的制造
光绪时期瓷器大量制造,此时多款“创新”的样式辈出。然而此时期的创新并非真正造出崭新的品类,而是相对于嘉庆后在瓷器样式上迟滞的发展,光绪时期有大量仿造宋朝、明朝、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的倾向,且在此时期产出的瓷器器底常常能发现“大明某某年制”、“大清某某年制”的落款,更是光绪瓷器仿制前朝作品的明证。
不过由于大量又多样化的制造,光绪时期官窑产出的作品有品质良莠不一的现象。自同治朝,瓷器就有胎质不够坚固的问题, 施釉也因此有些疏松, 釉色泛粉白、莹白, 呈色不均。 光绪瓷的胎、釉品质虽较同治瓷稍有提高,但仍是比不上清三代。例如,光绪朝有大量的仿康熙朝的青花瓷器,虽然制造水准高, 但实际上其釉色较白、图样有浮突感,器物重量也较轻,缺乏康熙朝瓷器的沉著、稳定的气韵。
参考文献
- ↑ 蓝釉入清,一切大变,看清光绪官窑蓝釉象耳方瓶,每日头条,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