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溫潤如玉(張春波)

​​ 溫潤如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溫潤如玉》中國當代作家張春波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溫潤如玉

覺得女人到了中年,是應該擁有一塊玉的。

玉鐲也好,玉佩也罷,掛在胸前,或戴在腕上,忽然就使女人有了溫婉、沉靜的氣質。典雅中透着柔媚,素淡中隱含風情,內蘊深厚,又含蓄包容,正是中年女人的狀態。

追慕過錦衣華服,姿容靚麗。迷戀過金飾銀器,環佩叮噹。渴望美麗是女人永恆的追求,可是當繁華落於沉寂,當絢爛歸於平淡,女人開始懂得,外表的美麗只是璀璨煙花,瞬間綻放又旋即湮滅,而內在的美才是珍寶玉石,愈磨礪,愈顯光華。

一塊璞玉,初出茅廬,是生澀、冷寂的,似豆蔻年華的少女,有一點羞澀,又有一點孤傲,待字閨中人未識,難免有些落寞。只有遇見了心儀的人,見第一眼,便覺有緣,心有靈犀,兩廂歡喜,於是私訂終身,長相護守。此後經年,彼此耳鬢廝磨,肌膚相親,你浸潤我,我吸納你,互相體恤,相互融合,這塊玉逐漸有了血肉,有了靈魂,生命在蛻變中得到升華

「人養玉、玉養人」,女人與玉一旦相遇,便有了說不完的緣起緣滅,道不盡的前世今生。古人稱女子應具有「三從四德」,又讚美玉具有「仁、義、智、勇、潔」這五德,兩者不謀而合,於是女人與玉之間便有了默契,他們不分彼此,休戚與共,淡然接受歲月的洗禮;他們相互滋養,靜心沉澱,玉漸漸擁有了女人的溫潤,女人也浸透出玉的風骨。

玉有貴賤,人分優劣。不是每個女人都配得上一塊好玉的。心地善良的女人,胸懷寬廣,神態平和,所戴之玉也會受薰染,變得溫潤光潔,色佳而質美,是玉中上品。而心胸狹隘的女人,整日裡勞心役形,愁眉慘目,生活戚戚哀哀,怨天尤人,所佩之玉,也顯得晦暗無光,氣色全失了。

張愛玲筆下的曹七巧,《金鎖記》中一位深受封建禮教毒害而心靈扭曲的女人,性格怪僻,行為乖戾,自己婚姻不幸,便以葬送兒女的幸福來報復生活。有一段描寫,是在她成功扼殺了女兒追求愛情的欲望後,「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讀來讓人驚悚,雖是個可憐可恨的女人,卻也是那個可悲時代的犧牲品。不過倒更讓人憐惜那隻玉鐲,本是翠玉的質地,卻被侵蝕得毫無生氣與光澤,只剩下一副衰朽的空殼,在歲月深處嘆息。

美人如玉,這美人應是內外兼修,秀外慧中的。她不僅有美麗的外表,更應有一顆珠玉之心。被錢鍾書贊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的楊絳先生,秀雅賢淑,沉定堅韌。她聲名顯赫,卻行事低調;才學過人,卻甘當綠葉。平常生活里,她相夫教子,做賢妻良母;動盪歲月中,她平靜以對,泰然處之。在五七幹校勞動改造時,她被安排打掃廁所,她坦然接受,自製工具,自創方法,將廁所打掃成最乾淨的地方。動亂結束後,回首不堪往事,她用筆沉靜詼諧,不枝不蔓,化干戈為玉帛。她以雍容優雅的氣度,淡看名利與生死,從容面對崢嶸歲月,直到百歲還在着書立說,完善人生。她將自己粹煉成一塊沉靜溫潤的美玉,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溫厚潤澤是玉石的本質,淳雅和善是女人的風格,佩戴了玉石的女人,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寬容、勇敢、仁慈、善良,這是美玉的品質,也是女人的追求。

[1]

作者簡介

張春波,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