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游清涼寺》是北宋文學家鄭獬的作品之一。

鄭獬,字毅夫,號雲谷,江西寧都人。鄭獬從小學習刻苦,勤奮上進,以「少負俊才」享譽鄉里,北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高中癸巳科狀元,是贛南第一位狀元,更是《宋史》中單獨成傳的狀元之一。中狀元後,通判陳州,入直集賢院,度支判官,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從二品)。

游清涼寺

目錄

應舉從仕

鄭獬一生(1022-1072)的輝煌,體現在他從宋仁宗慶曆二年(1053)進士第一起,到熙寧五年(1072)在提舉鴻慶宮、引疾祁閒、卒為止,整整二十年間的仕途生涯。

從鄭獬的從政經歷看,大致可以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平步青雲,一帆風順期。這一階段的鄭獬從皇佑五年(1053)進士第一、任陳州通判起,到直集賢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荊南、為集賢校理、除知制誥、知荊南、兵部員外郎[1]、判三班院,直到神宗熙寧元年(1068)戊申的授翰林學士,也是他官場生涯的黃金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倍受排擠,引疾乞閒期。這一階段的鄭獬從熙寧二年(1069)權發遣開封府,出為侍讀學士,知杭州,徒知青州,到熙寧四年(1071)提舉鴻慶宮、引疾祁閒,以致於不到一年便離開人世。而且還落了個「家貧子弱」無法為其安葬,置樞於僧屋十餘年,令人扼腕的結局。

從政之道

鄭獬的二十年官場生涯中,無論是平步青雲、順風順水時期,還遭到排擠,貶謫至州郡時期,他將一顆憂國憂民之心,化用在直言敢諫上,並貫徹整個官場生涯的始終。據史料記載,除了他從政開始的幾年,需要熟悉政務,了解國情、民情外,一旦進入角色,便為國分憂,為民請命,從他的諸多奏、疏、狀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在此,完全可以借用他的好友滕元甫[2]的姑舅表哥范仲淹的那句傳頌千古的名言,就是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湖廣通志》卷一0三)中所說的:「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也憂,退也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視頻

游清涼寺 相關視頻

繁榮的宋朝文化
解說:歷史中的宋仁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