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蛇
游蛇 |
|
游蛇(Natrix natrix;racer) [1]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雙孔亞綱、蛇目、游蛇科、游蛇屬的一類動物。分布於西亞、中亞、西北非和歐洲。中國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東北,華北。
目錄
外形特徵
全長可達1米以上。鼻間鱗前端較窄;上唇鱗7,第3、4兩枚入眶,眶前鱗1或2枚。背面橄欖綠色;枕部兩側有1對鮮明的橘黃或橘紅色斑;唇部污白色,鱗溝黑色;頭腹面黃白色;軀幹腹面灰白色,幾乎每一腹鱗有1~4個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斑,有的其間還散有黑點。
生活習性
棲息於林區流溪或其他水域附近。捕食魚、蛙、蟾蜍、蠑螈和蜥蜴,也吃鼠類、小鳥和昆蟲。游蛇有冬眠的規律,到了冬天盤踞在洞中睡覺,一睡就是幾個月,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保持體力。
偶爾也會出來,有時也會進食。待到春暖花開,游蛇就醒了,游蛇開始外出覓食,而且脫掉原來的外衣。游蛇蛻皮時,游蛇的新舊皮之間會分泌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有助於蛇的蛻皮。從游蛇蛻的外衣直徑和長度可測出蛇重量甚至說出蛇的名稱。游蛇蛻皮後,游蛇體況逐漸恢復。游蛇是無足的爬行動物全身布滿鱗片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可活動的眼瞼,游蛇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游蛇身體覆蓋有鱗。
游蛇直線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進,這是游蛇的結構所決定的。游蛇全身分頭、軀幹及尾。游蛇頭與軀之間為頸部,軀與尾部。之所以能爬行,是游蛇的運動方式一種是蜿蜒運動,所有的游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游蛇爬行時,蛇體在地面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後邊施力於粗糙的地面,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游蛇以這種方式爬行。游蛇的肋骨可以前後移動,游蛇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
游蛇收縮時,肋骨便向前移動,游蛇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稍稍翹起,游蛇翹起的腹鱗就像踩着地面那樣,但這時游蛇只是腹鱗動而蛇身沒有動,接着肋皮肌放鬆,游蛇腹鱗的後緣就施力於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體推向前方,游蛇這種運動方式是使蛇身直線向前爬行。游蛇吃足食物後,感到疲倦,游蛇進入休息狀態。至於游蛇的覓食次數,因游蛇品種和大小而異。一般夏令覓食活動盛期,特別是產卵繁殖期。游蛇體稍大的,因覓食量較大,每次進食的量多。游蛇在的活動季節里一定要保持水源的充足和清潔。
盛夏時節,游蛇食各種淡水魚,應根據容易捕獲的季節或的游蛇類多樣化,滿足其身體生長的需要。大多數游蛇食慾旺盛,每隔4—5天便要攝食一次,一般條重約100—200克左右的游蛇,每次可吞食1—2條小雜魚,其牙齒尖銳、獵食動作迅速準確,多者可達3—4條。另外,游蛇凡在吞食的過程中有人在旁邊並不影響進食。游蛇進食後同其它蛇類一樣也有靜臥不動,此時不要過分驚擾它,否則亦會將吞入腹中的食物反吐出來,游蛇行動遲緩。大多情況下,它是處以靜止棲息的狀態中捕食獵物的。一旦獵物靠近時游蛇便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咬住,游蛇並用身體將其纏繞,然後從獵物的頭部開始吞食。游蛇攀纏在樹杆,游蛇尾鱗光滑,無論其體型大小。游蛇都是不經咀嚼方就把獵物吞下食物都是被整個吞入胃內,靠消化能力很強的胃液。
游蛇的這種吞食方式主要來源於它們下頜的特殊結構。它們的下骨由彼此獨立的兩大部分組成,這兩部分可以交替運動,為了更好的進食,游蛇在豎起前身同時,將嘴張大,咬住獵物,然後再閉合下頜,依次讓每個頜交替的運動,減少應有的進食量,頭部膨脹,沖咬對手外,游蛇分布很廣,游蛇的俗稱不一。游蛇夏季高溫經常躲陰涼處,游蛇於夜間活動捕食以突然襲擊咬住獵獲物,將獵獲物用身體緊緊纏住,然後從獵獲物的頭部吞入。
生長繁殖
卵生,7~8月產卵8~53枚,孵化期約兩個月。有後溝牙。
物種分類
還是游蛇科(Colubridae)幾種體大、行動敏捷的蛇類的統稱。
藍游蛇產於北美洲中部和西部,是縊縮游蛇(Coluber constrictor,即黑脊游蛇)的幾個亞種。體色常為單色,為藍色、藍綠色、灰色或淺褐色,腹部常為黃色。東方的亞種叫黑蛇;全身黑色,只有頜和喉部為白色。所有各亞種的幼體都有斑塊或斑點。
縊縮游蛇分布於加拿大南部至危地馬拉一帶。儘管其學名為縊縮游蛇,但實際上它並非用縊縮的方法縊死獵物,而是用盤曲的軀體的重量將獵物(常為小型溫血動物)壓倒,然後吞咽下去。游蛇體細長,尾尖,眼大,鱗片光滑。有的體長達1.8米(約6英尺)。日間活動,為行動最快的蛇類之一,每小時可在地上和叢林裡遊動約5.6公里(3.5英里)。遭受攻擊時擺動尾部,頭部側向運動,反覆進攻,可將獵物的皮膚撕裂。美國西部的鞭蛇(coachwhip)的一些色型稱為紅游蛇和西部黑游蛇。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