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遊記 |
中文名稱: 遊記 性質: 一種文體 目的: 對遊歷進行記錄 |
遊記是漢語詞語,意思是對旅行進行記錄的一種文體,現在也多指記錄遊覽經歷的文章,遊記有帶議論色彩的,有帶科學色彩的,有帶抒情色彩的。[1]
目錄
出處
巴金《光明·好人》:"我動身回國的時候,穆東先生 還把他自己珍愛的一本絕版的遊記送給我。"楊朔《<海市>小序》:"這本集子所收起來的主要是我近年來寫的一些散文特寫,有遊記,有人物特寫,也有文學雜記一類東西。"
清楊名時《<徐霞客遊記>序》:"大抵霞客之記,皆據景直書,不憚委悉煩密,非有意於描摹點綴,托興抒懷,與古人遊記爭文章之工也。"林紓《<慎宜軒文集>序》:"得桐城之嫡傳者,惟上元梅曾亮,顧其山水遊記,則微肖柳州。"
文體
遊記,顧名思義,指記述遊覽經歷的文章。遊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袁宏道的《滿井遊記》
在現當代文學中,遊記被賦予了歷史與人文內涵,其中以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余秋雨的《山居筆記》、韓晗的《大國小城》、路東的《一路東去》最為代表。
遊記分類
遊記可以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敘型遊記;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是抒情型遊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遊記;通過遊記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是說理型遊記。
途徑
寫作途徑有兩條,多看和多寫。正如歐陽修所說:"作文無它術,唯勤讀書多為之自工。"
多看包括閱讀和閱歷。
(一)閱讀。這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閱讀,是讀他人的書,有的稱為讀"死書"。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編竹簡的牛筋斷了多次。杜甫"讀書破萬卷",這才"下筆如有神"。韓愈"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處若忘,行若思"。閱讀對於寫作的基礎和前提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閱讀能夠開闊思路,積累材料,掌握寫作規律,豐富語言詞彙。但是,這種作用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一般來說,閱讀越多對於寫作的作用越大。多是無限的,但是以寫為目的。
閱讀的內容,一是閱讀哲學、政治、經濟、文學等方面的社會科學書籍。二是閱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書籍,文理兼通,尤其是閱讀自己專業以外的書。三是閱讀寫作方面的書籍,揣摩名家的方法技巧。
閱讀方式一是泛覽。還可以稱為博覽,略讀,通讀,賞讀等。陶淵明正是這樣做的,"好讀書不求甚解"。諸葛亮也是"觀其大略"。閱讀時候往往採用速讀法,或者稱跳讀法。巴爾扎克在《路易·拉別爾》一書中描寫了這種閱讀法:"他的目光一下子能抓住七八行,而且他的智力理解意義的速度是與眼睛的速度相等的,往往是一個唯一的詞便能使他掌握全句的意義。"二是精讀。還可以稱為攻讀,研讀,熟讀。這是帶着清醒的抽象思維的意識去閱讀,以理解掌握書籍的內容。有的人還發展為抄讀和誦讀。尤其是誦讀,可以說是對原著的一種再創造。
(二)閱歷。人們稱為讀"活書",是讀"自己的書"。魯迅先生說,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閱歷是寫作的根本途徑。寫的都是個人在當代生活中的認識和感受。因此,古人常常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歷實際上是一生經歷中的觀察體驗。觀察是對事物外在形態及其所處環境從總體到局部的視覺運動。而體驗則是自身在現實生活處境中的獨特感受和發現。從記敘文體來說,觀察成分多的文章多是報告文學一類的新聞或者應用文,注重認識的反映論。不少偏重於題材新穎的小說實際上是這樣的。而體驗成分多的文章,向內心深處開掘,能夠寫出靈魂深處的東西,情緒氣氛沉浸籠罩全篇。不管怎麼說,閱歷都是寫作的根本的途徑。
多寫
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說:"我們大家都應該寫,寫,寫,寫得儘量多……寫到手指頭斷了為止。(人生大事不就是寫得乾淨漂亮嘛!)"有志於寫作的人,都應該多寫多練。
多寫是寫好的關鍵。要把寫作當作生活中的樂事,隨意地寫,不要總是絞盡腦汁。寫作是學習寫作理論的目的和歸宿。正如古人所說:"讀十篇不如做一篇。"多作自好,寫得少是一種通病。當然,不能盲目多作,要和現有水平的突破結合起來。可以說,一個人的寫作水平有這樣三道關:順暢關,發表關,風格關。一旦突破某一個關口,就不會倒退回去。多作還要和爭取發表實用結合起來。
提倡模仿。模仿是寫作教學的必經階段。對模仿這種方法的確認,來自於長期的思考和反覆的實踐。人們常常自覺不自覺地使用模仿來寫作。人盡皆知,學習繪畫要求臨摹,學習書法要求臨帖。不管是學習國畫還是學習西方畫的創作,都要求學生首先把所有的繪畫名作用心閱讀一遍,然後還一定要精心地臨摹相當數量的名作。自古至今, 模仿的例子可以說數不勝數,特別是不少大作家都是這樣。漢代楊雄以善於模仿出名。他的著作中《太玄經》模仿《易經》,《法言》模仿《論語》,詩賦模仿司馬相如的作品。小小的王勃模仿瘐信的詩句"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寫出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國古典四大小說都有比較清楚的模仿的著作或者底本。《紅樓夢》模仿了《金瓶梅》。《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都有歷代傳下來的神話或者話本。郭沫若的詩歌模仿了歌德、泰戈爾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詩人的詩歌。他還爽快地說:我有一個寫作秘訣,就是先看人家的書再寫。魯迅的小說模仿了東歐的一些小說,據說在他的26篇小說中就有16篇屬於模仿之作,最明顯的是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記》就和果戈里的一篇小說同名。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據人們研究,模仿了莎士比亞的劇作《李爾王》中的父女關係發展線索。文學傳統中偉大的作家都不排斥模仿,我們更沒有理由自負高傲地反對模仿。
代表作品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馬可波羅遊記
相傳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出身於1254年意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他也是歐洲當時著名的旅行家、商人。在17歲時他跟隨了自己的父親和叔叔,途徑中東,歷時四年多來到中國,在中國遊歷了17年,回國後著出《馬可·波羅遊記》,記錄了他在東方國家-中國的旅途見聞,激起了很多歐洲人對東方中國的嚮往。
遊記共分四卷,在遊記的第一卷記載了馬可·波羅諸人東遊沿途見聞,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記載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宮殿,都城,朝廷,政府,節慶,遊獵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東地沿岸及諸海諸洲等事;第三卷記載日本、越南、東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諸島嶼,非洲東部;第四卷記君臨亞洲之成吉思汗後裔諸韃靼宗王的戰爭和亞洲北部。每卷分章,每章敘述一地的情況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在書中有很大部分都是關於亞洲的記錄,書中大多重點內容是關於當時中國元朝的遊記記錄,因為他在中國停留時間最長,足跡所至,遍及西北,華北,西南和華東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