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寺
《游金山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全诗二十二句,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前八句写金山寺山水形胜,中间十句写登眺所见黄昏夕阳和深夜炬火的江景,末四句抒发此游的感喟。贯穿全诗的是浓挚的思乡之情,它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和官场生涯的厌倦,希望买田归隐的心情。
目录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词句注释
⑴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宋时山在江心。
⑵"我家"二句:古人认为长江的源头是岷山,苏轼的家乡眉山正在岷江边。镇江一带的江面较宽,古称海门,所以说"直送江入海"。
⑶"闻道"二句:苏轼登寺在冬天,水位下降,所以他写曾听人说长江涨潮时潮头有一丈多高,而岸边沙滩上的浪痕,也令人想见那种情形。
⑷中泠:泉名,在金山西。石盘陀:形容石块巨大。
⑸归楫:从金山回去的船。楫原是船桨,这里以部分代整体。
⑹"微风"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微风吹皱水面,泛起的波纹像靴子上的细纹,落霞映在水里,如金鱼重叠的红鳞。
⑺初生魄:新月初生。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⑻"江心"一句: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古人亦曾有记载,如木华《海赋》:"阴火潜然。"曹唐《南游》:"涨海潮生阴火灭。")或只是月光下诗人看到的幻象。原注:"是夜所见如此。" 另有一说"江中炬火"是一不明飞行物,后一句"飞焰照山"才能够解释。
⑼谢:道歉。
⑽如江水: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白话译文
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
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
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
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
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
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
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
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
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
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
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
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
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
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
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
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
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
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
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苏轼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判官。当时王安石秉政,大力推行新法。苏轼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拟进士对御试策》等文,直言不讳批评新法,自然引起当道的不满。苏轼深感仕途险恶,主动清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苏轼当时三十六岁。途经镇江,他曾到城外长江中的金山寺,拜访了宝觉、圆通二位长老,二者盛情款待,盛情难怯,苏轼宿在寺中,半夜得以观赏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