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西南台
作品原文
《渼陂西南台》[1]
高台面蒼陂,六月風日冷。
蒹葭離披去,天水相與永。
懷新目似擊,接要心已領。
仿像識鮫人,空濛辨魚艇。
錯磨終南翠,顛倒白閣影。
崷崒增光輝,乘陵惜俄頃。
勞生愧嚴鄭,外物慕張邴。
世復輕驊騮,吾甘雜蛙黽。
知歸俗可忽,取適事莫並。
身退豈待官,老來苦便靜。
況資菱芡足,庶結茅茨迥。
從此具扁舟,彌年逐清景。
作品注釋
《詩》:"兼葭蒼蒼。"鶴曰:萑之未秀者曰兼,葦之未秀者曰葭,至秋成,謂之萑葦。離披,見二卷。
《莊子》:仲尼曰:"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 " 《魏志》:武帝纂兵書,曰《接要》。
《海賦》:"仿像其色。"《搜神記》:南海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紡,時從水中出,寄人家賣綃。
謝朓詩:"空濛如薄霧。"趙曰:言若無而空,若有而蒙蒙也。唐趙冬曦詩:"漁艇散灣曲。"【邵注】"小而長曰艇。"
束皙《補亡詩》:"粲粲門子;如磨如錯。"潘岳《關中記》: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都之南。
《詩》:"顛之倒之。"《通志》:紫閣、白閣、黃閣三峰,具在圭峰東。紫閣,旭日射之,爛然而紫。白閣陰森,積雪不融。黃閣不知所謂。三峰不甚遠。
《西京賦》:"岩峻崷崒。"鄭曰:"崷崒,山峻貌。"曹植《登台賦》:"齊日用之光輝。"
《風賦》:"乘陵高城,入於深宮。"《江賦》:"倏忽數百,千里俄頃。"
《莊子》:"大塊勞我以生。"嵇康《幽憤》詩:"仰慕嚴鄭,樂道閒居。"《漢書》:谷口有鄭子真,蜀有嚴君平,皆修身自保。《三輔決錄》:子真,名朴;君平,名遵。
《莊子》:"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傅亮詩:"張邴結晨軌。"【邵注】張、邴,俱漢人。張仲蔚,所居蓬蒿沒人。邴曼容,免官養志自修。
驊騮不遇知己,甘與蛙黽雜居。蛙黽,即水遷所聞者。驊騮,良馬,周穆王八駿之一。《傳》雲:驊騮、騄耳,日馳三萬。
作品鑑賞
此台,前游所未至者,故重遊而記其勝。此章兩段,各十二句,上段蕭疏,下段沉鬱。
首敘登台望陂之景。台高水闊,故覺風日生涼。台曠無翳,故見天水相連。《杜臆》:冷者,風也,而兼言日;永者,水也,而兼言天。下語之妙,真筆端有畫。目擊心領,束上起下。鮫人意擬,故曰仿像。魚艇遙瞻,故曰空濛。水漾山光,故曰錯磨。山影水面,故曰顛倒。似此山水交輝,但惜俄頃登臨耳。
"勞生愧嚴鄭"以下有棲身物外之思。"身退豈待官",結上勞生六句。"老來苦便靜",起下菱芡四句。杜詩每段各有關鍵如此。末句清景,包括上段所云。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