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曲
湖北小曲
|
|
|
湖北小曲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汉滩小曲又称“汉口滩小曲”、“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口、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戏为主,天沔小曲也叫“内河小曲”,主要流行于汉水沿岸湖北的天门、沔阳(今仙桃市)、潜江、汉阳、汉川等地,以敲碟子演唱民间小调著称
湖北小曲格调严谨,旋律优美,以曲牌连缀形式演唱民间故事及有故事情节的折子戏为主,具有鲜明、强烈的地方色彩,唱腔曲牌丰富多样,曲腔婉转动听。代表曲目有《抢伞》《西京词》《苏文表借衣》等。
湖北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的汉口、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地区。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申报的“湖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70。
目录
历史沿革
湖北小曲由湖北中部地区流传的明清俚歌俗曲衍变而来,约光绪年间,天沔小曲艺人开始与汉滩小曲艺人搭班,进入茶馆坐唱,逐渐融为一体。并逐渐盛行于长江沿岸的汉口、武昌、黄石、沙市、江陵、宜昌、九江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沙市、宜昌、天沔一带沦陷,百业调零,小曲艺人被迫四处逃散,寻求生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的关怀下,小曲艺人有了从事艺术的生活保障和自由,于是他们重新组织起来,恢复并整理演出了《秋江》、《抢伞》、《苏文表借衣》等传统曲目和一批小曲曲牌,并由县至市、省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曲艺团队,培养了一批小曲演员,使得小曲艺术重获新生。
1958年,沙市曲艺队付桂兰演唱的新曲目《看铁牛》作为优秀剧目参加了全国曲艺汇演,将汉滩小曲和天洒小曲合二为一,定名为“湖北小曲”,使其成为湖北省的重要曲种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湖北小曲资料散失、传统曲目遭到禁演,艺人被驱赶或遣散,一度十分繁荣的湖北小曲遭遇厄运。
20世纪70年代后期湖北小曲重又复苏,并在开拓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逐渐呈现出兴旺发展之势。
艺术特色
表演方式
湖北小曲表演方式灵活自由,有坐唱、站唱、走唱等多种形式。职业艺人流动演出多为二人坐唱,并无动作表演,全凭演唱、演奏吸引观众。坐唱适于表现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曲目,演唱一些情节比较通俗易懂的故事为主,如《双下山》《张生跳墙》《鸿雁捎书》等。站唱是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由明眼人站立舞台,辅以适当的面目及动作表演的演唱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小曲艺术从乡间禾场、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得以登上大舞台,为了表现活生生的现实和英雄人物,小曲演员站立起来,突破了演唱的局限,增加了可观赏性。如单人表演的《雷锋参军》、双人表演的《开箱教女》等。走唱,即边走边唱边表演,并配有一定的舞步和打击乐器,手敲碟子或打三棒鼓表演单支曲牌或小调,这种表现形式在原天洒小曲中较为常见。
曲词特点
湖北小曲的文词大多以唱为主兼有少量的道白或夹白、韵白等。唱词每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也有少量的四字句、五字句以及长短不齐的句式。整个唱词要求合辙押韵、一韵到底。唱词大都比较朴素大方、通俗易懂。湖北小曲文词中的韵白往往安排在曲目的开头或中间。
伴奏乐器
湖北小曲的伴奏乐器以四胡、云板为主,也可增加琵琶、三弦、扬琴、二胡等。
唱腔曲牌
湖北小曲唱腔曲牌丰富多样,曲腔婉转动听,由“南曲”、“西腔”、“文词”、“滩资”4个腔系和100余支民歌小调(曲)组成,其中“南曲”是湖北小曲唱腔中的主要腔类。在唱腔上,湖北小曲长于抒情,善于叙事,刚少柔多,具有和缓、悠长之特色,尤其注重声腔感情。
湖北小曲现存百余支曲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板腔性曲牌。这类曲牌具有多种板式结构,善于表现单折子戏曲曲目,其中包括原汉滩小曲中板腔性的曲牌,如“南曲正板”;汉滩小曲艺人从文曲中汲取而来的“文词调”;原天沔小曲中的板腔性曲牌,如“西腔头”。
二是一曲多用的曲牌。这类曲牌具有多种表现功能,既可单独演唱一个完整的曲目,又可套用其他唱词;可以独立出现,也可数个曲牌相连接,或者套用于板腔性曲牌之间,如“慢四平”在南曲中是一个曲牌,单独演唱时又作为小调单曲来用,使这种曲牌具有“两栖”的特征。
三是单曲独词的小调。如“调兵调”和“孟姜女调”等。
代表曲目
湖北小曲流传下来的经典曲目有一百八十多个,《抢伞》《西京词》《苏文表借衣》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2] 湖北小曲传统曲目题材大多来自传奇杂剧和民间流传的故事,《逃水荒》《卖杂货》《苦力歌》等曲目描写的是人民遭受痛苦、反对民族压迫;《恶婆婆》《告阴状》反映妇女遭受凌辱;《思凡》《小女婿》《割韭菜》歌颂和追求自由幸福、反对封建旧礼教;《看铁牛》《雷锋参军》《碧血丹心》《江姐进山》《牢房烈火》《唱春花》则充满了当代现实意义和生活气息。 [1]
参考文献
- ↑ 黄陂文艺家在行动 ‖ 湖北小曲:白衣天使赞 ,搜狐网 202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