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湖北小曲

 

 

 

湖北小曲由「漢灘小曲」和「天沔小曲」組成。漢灘小曲又稱「漢口灘小曲」、「外江小曲」,主要流行於湖北境內的漢口、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戲為主,天沔小曲也叫「內河小曲」,主要流行於漢水沿岸湖北的天門、沔陽(今仙桃市)、潛江、漢陽、漢川等地,以敲碟子演唱民間小調著稱

湖北小曲格調嚴謹,旋律優美,以曲牌連綴形式演唱民間故事及有故事情節的折子戲為主,具有鮮明、強烈的地方色彩,唱腔曲牌豐富多樣,曲腔婉轉動聽。代表曲目有《搶傘》《西京詞》《蘇文表借衣》等。

湖北小曲主要流行於湖北的漢口、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地區。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武漢市申報的「湖北小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70。

目錄

歷史沿革

湖北小曲由湖北中部地區流傳的明清俚歌俗曲衍變而來,約光緒年間,天沔小曲藝人開始與漢灘小曲藝人搭班,進入茶館坐唱,逐漸融為一體。並逐漸盛行於長江沿岸的漢口、武昌、黃石、沙市、江陵、宜昌、九江等地。抗日戰爭爆發後,武漢,沙市、宜昌、天沔一帶淪陷,百業調零,小曲藝人被迫四處逃散,尋求生路。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政府的關懷下,小曲藝人有了從事藝術的生活保障和自由,於是他們重新組織起來,恢復並整理演出了《秋江》、《搶傘》、《蘇文表借衣》等傳統曲目和一批小曲曲牌,並由縣至市、省建立了為數眾多的曲藝團隊,培養了一批小曲演員,使得小曲藝術重獲新生。

1958年,沙市曲藝隊付桂蘭演唱的新曲目《看鐵牛》作為優秀劇目參加了全國曲藝匯演,將漢灘小曲和天灑小曲合二為一,定名為「湖北小曲」,使其成為湖北省的重要曲種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湖北小曲資料散失、傳統曲目遭到禁演,藝人被驅趕或遣散,一度十分繁榮的湖北小曲遭遇厄運。

20世紀70年代後期湖北小曲重又復甦,並在開拓新的題材和表現手段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逐漸呈現出興旺發展之勢。

藝術特色

表演方式

湖北小曲表演方式靈活自由,有坐唱、站唱、走唱等多種形式。職業藝人流動演出多為二人坐唱,並無動作表演,全憑演唱、演奏吸引觀眾。坐唱適於表現有一定故事情節的曲目,演唱一些情節比較通俗易懂的故事為主,如《雙下山》《張生跳牆》《鴻雁捎書》等。站唱是從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由明眼人站立舞台,輔以適當的面目及動作表演的演唱形式。新中國成立後,小曲藝術從鄉間禾場、街頭巷尾、茶樓酒肆得以登上大舞台,為了表現活生生的現實和英雄人物,小曲演員站立起來,突破了演唱的局限,增加了可觀賞性。如單人表演的《雷鋒參軍》、雙人表演的《開箱教女》等。走唱,即邊走邊唱邊表演,並配有一定的舞步和打擊樂器,手敲碟子或打三棒鼓表演單支曲牌或小調,這種表現形式在原天灑小曲中較為常見。

曲詞特點

湖北小曲的文詞大多以唱為主兼有少量的道白或夾白、韻白等。唱詞每句一般為七字句、十字句,也有少量的四字句、五字句以及長短不齊的句式。整個唱詞要求合轍押韻、一韻到底。唱詞大都比較樸素大方、通俗易懂。湖北小曲文詞中的韻白往往安排在曲目的開頭或中間。

伴奏樂器

湖北小曲的伴奏樂器以四胡、雲板為主,也可增加琵琶、三弦、揚琴、二胡等。

唱腔曲牌

湖北小曲唱腔曲牌豐富多樣,曲腔婉轉動聽,由「南曲」、「西腔」、「文詞」、「灘資」4個腔系和100餘支民歌小調(曲)組成,其中「南曲」是湖北小曲唱腔中的主要腔類。在唱腔上,湖北小曲長於抒情,善於敘事,剛少柔多,具有和緩、悠長之特色,尤其注重聲腔感情。

湖北小曲現存百餘支曲牌,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板腔性曲牌。這類曲牌具有多種板式結構,善於表現單折子戲曲曲目,其中包括原漢灘小曲中板腔性的曲牌,如「南曲正板」;漢灘小曲藝人從文曲中汲取而來的「文詞調」;原天沔小曲中的板腔性曲牌,如「西腔頭」。

二是一曲多用的曲牌。這類曲牌具有多種表現功能,既可單獨演唱一個完整的曲目,又可套用其他唱詞;可以獨立出現,也可數個曲牌相連接,或者套用於板腔性曲牌之間,如「慢四平」在南曲中是一個曲牌,單獨演唱時又作為小調單曲來用,使這種曲牌具有「兩棲」的特徵。

三是單曲獨詞的小調。如「調兵調」和「孟姜女調」等。

代表曲目

湖北小曲流傳下來的經典曲目有一百八十多個,《搶傘》《西京詞》《蘇文表借衣》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2] 湖北小曲傳統曲目題材大多來自傳奇雜劇和民間流傳的故事,《逃水荒》《賣雜貨》《苦力歌》等曲目描寫的是人民遭受痛苦、反對民族壓迫;《惡婆婆》《告陰狀》反映婦女遭受凌辱;《思凡》《小女婿》《割韭菜》歌頌和追求自由幸福、反對封建舊禮教;《看鐵牛》《雷鋒參軍》《碧血丹心》《江姐進山》《牢房烈火》《唱春花》則充滿了當代現實意義和生活氣息。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