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湖口米粑是具有江西省湖口縣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曾在2006年大年除夕中央一套《一年又一年》欄目中隆重推出。湖口的粑俗,有着悠久的歷史。

湖口粑俗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古,在湖口新石器時期的史家橋和文昌洑遺址中,發現了用於製作麻糍粑的陶臼,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隨着湖口農村各種節日習俗的增加,品種繁多,形狀各異的粑應運而生,並一直沿續至今。[1]

目錄

品種

湖口米粑,品種有20多個,其中的麻糍粑、柳米粑、糯米粑、炒米粑、印粑和豆粑為湖口的六大粑。也是湖口地區千百年來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粑,是我們九江一帶的習慣稱謂,它其實與江南一帶稱為糕的食品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僅僅是叫法不同而已。它們都是用大米、糯米為主要原料,再酌情配以各種雜糧、豆類加工製作而成的大眾糧食製品。粑的形狀各異,有圓有方,有鼓有扁,粑的顏色豐富多彩,圖案也是五花八門,還有各種吉祥字語

在湖口的20多種米粑中,做工最精、口味最好的要數柳米粑。柳米粑不僅光潔細膩,而且非常甜潤爽口。柳米粑被譽為「米粑王」,是年夜飯桌上的佳肴。在外的遊子無論如何,都要在大年三十趕回家中,與家人喝上一杯團圓酒,吃上幾片可口的柳米粑。

外觀最美的要數印粑。圓圓的印粑上往往印有菊花梅花、福字壽字等許多精美的圖案,顏色有紅、白、黃三種,小孩子們特別喜歡。

雖然每一種粑都有特別的含義,但寓意最深的還是爹娘粑。在鄱陽湖畔,青年男女舉行婚禮前,男方要給女方家裡送去兩塊各用5升糯米做的爹娘粑,並配上裝有結婚日期的帖子和10枚銅錢的紅盒子,象徵着十全十美

「湖口米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文化

湖口米粑,是鄱陽湖畔的米粑文化與當地民風民俗相結合,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種習俗。歷史中,凡逢年過節,生養壽慶,定婚成親,做屋上樑等,鄉民們無不做粑,以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湖口人對粑的感情很深,做粑的時候習慣招集周邊的鄉鄰、親戚幫忙,而幫忙的人自己也認為這是一種榮譽。如果不邀請某人幫忙,則會被認為看不起對方。

湖口米粑也成為當地農村生活及傳統習俗中比不可少的一種尊品、祭品、饋贈品。湖口地區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各具特色,以稻穀為主體的粑食文化既是湖口的飲食文化奇粑,也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瑰寶。

歷史

糕(粑),古時稱為餌為糍。《周禮·天官·籩人》中有「羞籩之實,糗餌粉糍」。的記載,漢代鄭玄註:「之糍糕」。可見糕(粑)作為一種方便可口的乾糧在周代已經較普遍出現,漢代時才正式稱為糕,也就是粑。餌,是將米磨成粉蒸熟製成的糕,食,又稱為粢,是將米炊熟搗爛而已。餌的意義表示堅潔;粢的意義是慈軟,後來才將它們統稱為糕或粑。

中國自古以來大多在北方建國,北方種植以小麥為主,南主則以種稻為主,所以古時吃糕(粑)的人比吃以小麥為原料的麵條、餅、饅頭的人少。

宋代周密《武林舊事》中記載,南方一帶的糕(粑)當時有19種之多:糖糕、蜜糕、栗糕、粟糕、麥糕、豆糕、花糕、糍糕、閒炊糕、干糕、乳糕、社糕、重陽糕。這和湖口歷史上流行的各種叫法的粑基本相同。重陽糕最出名,漢代人們已有重陽節登高習俗,外出登高不便火炊,於是帶糕(粑)這種美味乾糧充飢,後來漸漸形成重陽節吃糕(粑)的習俗,並把重陽節這天吃的糕(粑)叫重陽糕(粑)。

明代張自烈在《正字通》中講,糕本作餻,後來因為多為米制故從米字旁。由於糕字是從古代的餌、糍轉換而來,所以古代重要典籍《五經》中沒有糕字。 新石器時代先人們用來祭祀神靈、祖先、圖騰的供品主要是一些動物、家畜和農作物的植株或顆粒,遠沒有把糧食制或糕(粑)來作供品的文明程度,這是當時農業生產、原始炊具水平所決定的。

視頻

農家樂-湖口米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