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坪乡
湖坪乡是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下辖的一个乡,地处乐安县境西南部,距县城乐安49公里,与永丰及流坑古村相邻。为省级风景区"流坑--金竹"中间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乡行政区域面积94.73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20个村小组,8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8324人(2017年) 。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年2月被评为江西省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
目录
乡镇现状
湖坪乡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色、红色、绿色交相辉映。
在闻名遐迩流坑古村旁,另一处古建筑群--大湖坪村,也日益受到专家、学者、游客的关注。大湖坪村有三大特点:一是大--是全省最大的王姓大村,且村落布局风格独特。它方圆25平方公里,人口达9800余人。四面青山环抱,地势南高北低,以三排水塘为框架,水塘坎上有用麻石或鹅卵石铺成人行道可相互沟通,每排水塘有水渠排出村外,整个大村相互衔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被各朝风水家、建筑家所赞叹,誉称之为"川"字形或"仙掌"形。二是该村有着古老骄人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积淀着千年的文明,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湖坪王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历代文人、官宦多,誉称为"文献世族"而久负胜名。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族谱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还有装"故事"戏,是湖坪王氏独特的民间文化,富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三是该村是古代建筑的博物馆,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展示着古代建筑精华而闻名遐迩。全村现有各类建筑近2000多座,其中明清古建筑近300多处,虽经一千多年沧桑,几遭战火,兵匪的洗劫,但基本保存明清时代的格局。这些建筑主要有住宅、祠堂、书院、牌坊等,它堪以流坑比美,且有过之而无不过及,被专家誉为继流坑之后又一重大发现。
湖坪又是革命老区,留有老一辈革命 家的足迹,是一块令人缅怀的红故土。在湖坪众多的古建筑中,又以大湖坪整编旧址--国宝公祠最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集"红"色、"古"色两大特点于一身。该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庚申年,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属五进式砖木结构。1933年5月,红军一、三、五军团在该祠进行整编,该祠及周边操场即成为军团主力的驻地和练兵场,并在此成立了"东方军",这给古老的湖坪写上辉煌的一页。国宝公祠虽历经几百年沧桑,但仍保存完好,大湖坪整编旧址已被列为县、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我县为数不多的红色旅游资源之一,并已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坪乡还有一处目前仍保存比较完好的红军整编旧址,善和村庵下大屋,它是"朱德康克清旧居"。在当年那种艰苦斗争环境下,当闲暇时,朱德总司令还陪同其夫人康克清同志到田里捡田螺,这在这当地一直被传为佳话。
湖坪的乡村绿色环绕,景色怡人,"绿"色家园令人神往。境内为群山盘亘,西南多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最高峰以"高龙山"海拔1300余米为冠,登上此山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山上各种古树名木繁多,山间彩蝶翩翩、飞鸟喳喳、爬虫游动、走兽奔跑,有山羊、穿山甲、猫头鹰等国家野生保护动物20多种,满山遍野尽是野生动物的绝好栖息地,无处不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另在连接省级风景区"流坑-金竹"的万银公路边上,有一座海拨500余米的"天子山",该山上出产一种象是大米一样矿产品,因为它是黑色,所以当地人属称为"黑米"。这在当地还留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此山是万家仓,有数不尽的大米,山上住着一个神仙,每天早上只要是穷苦的老百姓上山,就会给一斗米,后来此举得罪了天庭,就叫雷公打了一个大雷,所有的大米就变成了黑米。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以"稳农强桑兴产业,扬优成势谋富民"为目标,以蚕桑生产为突破口,抓住黄金机遇期,共育蚕桑主导产业,着力实施"强桑富民"工程,种桑养蚕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全乡现共有桑园面积10000余亩,是全县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全乡养蚕户366户,养种量7128张,蚕茧产量6540担,平均张种产量达到36.2公斤。另外,乡党委、政府在推进蚕桑专业化发展中,综合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延伸蚕桑产业链,扩大蚕农增收渠道,经过科学合理规划,着力把10000余亩的"绿色"桑园形成绿色产业,造就生态良好、和谐发展的"绿色"家园,打造成精品蚕桑产业旅游观光园。
目前,参陂村依托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连接省级风景区"流坑-金竹"的万银公路穿村而过),其蚕桑产业旅游观光园建设已初具规模,也初见成效。"好桑好水好风光",这是到过参陂村客人的偏爱之说。的确,这里桑树葱葱、风吹枝摇可称桑海,树中鸟歌虫语;泉水潺潺汇成溪,水中走蟹游鱼;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上有着500余年历史的两座小桥(一座石桥,一座木桥)连接着两岸农民;田野青青丘长坎高还叠层层,畈里人锄牛耕;炊烟袅袅旧屋新楼相挨,村里宁谧祥和,好一派大自然的无暇风光;夕阳西下,好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湖坪乡"红色"、"古色"、"绿色"三大特点交相辉映,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乡党委、政府依托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确立"旅游旺乡"的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进行统筹规划,这将有效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湖坪乡旅游业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湖坪旅游业面临着"头次创业"和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紧迫现实。乡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旅游资源不可替代性、再生性的优势愈发显现,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旅游和农业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也愈加突出。在巩固和提升农业的同时,把现代旅游服务业摆放在重要位置来发展,无疑是实现湖坪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关键。[2]
湖坪旅游
剑五公祠
瑞庭先生,行剑五,此宅建于清道光二十年,祠中有"积善之家"之匾,院中正中壁上有状元罗洪先手书的"高明广大"之句,瑞庭是一儒生,但急公好义,曾在抚州市建有书试馆,是湖坪当时颇有声望之人,此宅是他和儿子创建的,是一个古建筑群,整个建筑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
尚质公祠
尚质公 名超文,生于明朝是湖坪颇有声誉的传奇人物,足智多谋,为争回上社岭立下了不朽功勋。此祠建于明朝,后多次复修,祠内还保留着一座古戏台。
三贞公祠百岁坊
是纪念王从训而建的,王从训是湖坪王氏子祥系二十世孙,明朝儒生,著有《石崖集》诗一部,同当时户部尚书张元祯为挚友,他活了96岁,而赐"百岁坊",但此坊建于民国初年。
王晋坊
王晋是湖坪王氏子文系十六世孙,元延佑已未科进士,封中议大夫,承旨兼太子说书。此坊原建于下村,清乾隆移建于此,曾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清宣统辛亥年。
节孝坊
建于清嘉庆庚辰年,王兆富之妻,董氏,28岁夫病故,生活极苦,但贞洁志坚,勤俭持家,家成小康,嘉庆庚辰年,朝上赐给白银三十两立坊。
王家井
是湖坪村最古老的井,不知掘于何朝,湖坪开基一千多年(即北宋初年)这口井就有,此井水质好,清凉透彻,是酿酒上等水源,在明朝天启甲子年修整此井,并立了一块字碑元朝太史虞邰庵,明朝诗人黄观都曾作诗称赞此井之水。
武显将军宅
武显将军 王长贵,谱名执珪是湖坪王氏,丕烈房32代孙,20岁出头为寻弟出外从军投奔左宗棠门下,屡立战功,诰封武显将军加提督,总镇府始造于1879年8月,后因王长贵身亡而未造完。
翘生公祠
王翘生 生于清乾隆年间,国学、同进士张琼英是同窗好友,他为了治理湖坪水患,放弃了进考的机会投资潜力,此祠建于清咸丰年间,二进式砖木结构,门前有牌坊,灵寝中有八仙飘海的壁画。
绾六公祠
绾六公字树屏,清乾隆年间恩科进士,此祠在湖坪号称"九幢十三厅"建于清乾隆年间,内设有鱼塘、花池等十分壮观,现在已完全破坏,失去了它原貌。
炽光公祠
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炽光名文熹,生于乾隆死于道光,
其妻董氏抚侄为儿,善承夫志,乐善好施颇有声誉,此祠三进式砖木结构,门前有牌坊。
国宝公祠
是五进式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祠雄伟壮观,工艺精湛,内有石柱九大对、木柱二十余对、石狮一对,厅堂上雕刻花卉鸟兽、千姿百态,是典型的清代江南宗祠建筑风格,是十分宝贵的遗产。1933年春,红一方面军在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三军团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在湖坪进行整编。7月成立东方军,7月上旬在湖坪召开东征大会,随即移至广昌入闽作战,当时东方军领导是彭德怀兼司令员、滕代远任政委、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1999年张震曾回"国宝公祠"视察。
美十公祠
此宅颇有传奇色彩,是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将领石达开帮助造的,此宅冬暖夏凉,特别是夏天夜晚无蚊,令人称奇。
丕烈坊
始建于明景泰年间,是纪念湖坪王氏十九世孙王丕烈有功于朝而建的,后多次重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