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
湘鄉市,隸屬於湖南省湘潭市,居湘中偏東,東臨韶山市和湘潭縣,南接雙峰縣,西與婁底市毗鄰,北界寧鄉市,總面積1967平方千米,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95%。
湘鄉是湘軍的策源地。「自古無湘不成軍,天下湘軍出湘鄉」。湘鄉曾「以百里之地薈萃群才,以一軍之威維繫全局」,「以一縣之兵,征伐十八省」,歷經半個多世紀,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書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發現戰國以來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文物。文廟、伏虎井、褚公祠、觀音閣、狀元塔、宋窯遺址等20多處古蹟保存完好。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毛澤東主席母校——東山書院,陳賡、譚政大將故居,楊尚昆題詞的黃公略故居,江澤民、李鵬題詞的黃公略銅像。
2019年,湘鄉市下轄3個街道、15個鎮、3個鄉 ,常住人口81.21萬人。2019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3億元,同比增長7.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9233元,同比增長8.4%。
目錄
歷史沿革
西漢建平四年(前3年年),皇帝劉欣封長沙王子劉昌為湘鄉侯,此為湘鄉建置之始。
東漢建武初年,在原湘鄉侯領地置湘鄉縣,屬荊州零陵郡。
三國時屬衡陽郡。
南朝宋永初三年(442年)並連道入湘鄉縣。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將湘鄉、湘西、衡山三縣合併為衡山縣,屬潭州總管府。大業三年(607年)改潭州總管府為長沙郡。湘鄉地屬長沙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衡山縣復置湘鄉縣。
元朝元貞元年(1295年),升為湘鄉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湘鄉州復降為縣。
清代,湘鄉縣屬長沙府。
1953年11月,湘鄉改屬邵陽專區。
1965年7月,改屬湘潭專區。
1983年2月,撤銷湘潭地區,湘鄉縣改由湘潭市管轄。
1986年9月12日,國務院批准改湘鄉縣為湘鄉市。
1987年3月6日,湘鄉市正式成立。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湘鄉市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行政區劃
2012年5月10日,正式將湘鄉市9個行政村成建制劃歸韶山市管轄。將湘鄉市龍洞鎮石塘、花橋、谷陽、韶東、韶西、新湖、城前7個村(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9627人)成建制劃歸韶山市韶山鄉管轄;將湘鄉市金石鎮團田、舒塘2個村(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3307人)成建制劃歸韶山市楊林鄉管轄。調整後,湘鄉市建制村數量相應核減9個。 截至2019年,湘鄉市下轄3個街道、15個鎮、3個鄉。湘鄉市人民政府駐望春門街道。
地理環境
湘鄉市居湘中偏東,東臨韶山市和湘潭縣,南接雙峰縣,西與婁底市毗鄰,北界寧鄉市。1996—1998年,根據國務院《行政區域爭議處理條例》規定,湘鄉分別與婁底、雙峰、韶山、寧鄉、湘潭縣(市)勘定邊界為547.33千米。介於東經111°59′40″—112°38′55″,北緯27°29′2″—28°3′45″之間。東西最長平距65.4千米,南北64.8千米。全市總面積1967平方千米 ,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95%。
湘鄉市境地屬華南湘贛丘陵區,處於湘中丘岡向湘江河谷的過渡帶,為雪峰山東北余脈和越城嶺北端余脈所夾峙。西、南部較高峻,東、北部較平緩。最高點為褒忠山的三尖峰,海拔807米;最低處於漣水出境處東郊鄉文佳灘附近,海拔41米。地勢比降從西向東為19‰。
湘鄉市主要水係為漣水匯入的一級支流有13條。漣水最大年徑流量為61.43億立方米,最少年徑流量16.80億立方米。
湘鄉市境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域,夏秋多旱,嚴寒期短,無霜期長,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作物生長期長。
湘鄉市植物種類繁多,分屬300多科(目),600多屬,1000多種。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水杉、樟等20多種。有利用價值和已被利用的野生植物有600多種。
1998年,湘鄉市進行野生動物資源普查,全市有陸生野生動物15目,78科,110種,屬省二級保護的有穿山甲、水獺、果子狸等9種;屬省三級保護的有白鷺、灰燕、喜鵲、貓頭鷹等37種,另引進繁殖動物有梅花鹿、牛蛙等。
湘鄉市已勘明優質礦藏32種,礦產地169處 。「棋梓灰岩」、含鋅天然礦泉水、白雲石、矽石、石膏、滑石、鐵、錳等質優量多。
歷史文化
風土人情:湘劇早期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及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
「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國九年(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韻、長沙官話演唱的,故一度稱為「長沙湘劇」。湘劇有高腔、低牌子、崑腔和彈腔(南北路及一些雜曲小調)四大聲腔、現有傳統劇目682個,其中彈腔劇目有500個以上,高腔劇目近百個。
民俗風情:湘鄉每到賽龍舟的時候常常出現街空巷淨的局面。漣水兩岸有賽龍舟的傳統習俗,多以宗族社團為單位組織船隊,船首扎龍頭,也有扎公雞、鯉魚及獸頭的。民國年代的賽期間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鋪和縣城(有段時間縣城因漲端午水之故,議定改在六月初六)。
風景名勝
湘鄉東山書院
湘鄉東山書院是毛澤東走出韶山,求學勵志、成長報國的第一站。東山書院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由原湘軍將領、新疆巡撫劉錦棠及湘鄉縣舉人許時遂、黃光福等人倡修,於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建成,規模為正廳三進,東西各五齋,合計60餘間。書院門額「東山書院」四字,系清代榜眼、大書法家黃自元所書。書院建築具有典型的湖湘書院文化特色,在布局上體現了「禮樂相成」的儒家思想,採取中軸對稱、多重院落、前後連串、層層深入的空間組合,給人以幽深寧靜的感覺。在裝璜上不求華麗,青磚青瓦,沒有堆砌的裝飾和虛造的聲勢,呈現出端莊、樸實、寧靜、典雅的特色。書院建iaoti築同時融入了地方祠廟建築特點和西式建築風格,如圍以圍牆,環以便河,飾以照壁,架以石橋,配以過亭,設以天井,無不體現出傳統建築的作法。出入書院的兩座大門,亦依文王八卦卦位建在「乾、坤」二卦的位置上,喻意從東山書院走出的學生,都將大有作為、響震乾坤。[1]
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湘潭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漣水之濱的湘鄉城南經濟開發區,與市區隔河相望,總面積370平方公里。這裡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山體秀美,形如儀鳳翔空,昔人美曰「東台起鳳」,故名鳳凰山,是湘鄉八景之首。,領袖讀書台是毛澤東少年求學東山書院時,與同學們指點江山,激場文字之地。將軍坨留下了新中國名將陳賡、譚政、黃公略的足跡。文塔、鳳凰寺、八角亭、白雲觀、景行亭等人文景觀,為森林旅遊增添了亮麗風景線。龍鳳山莊、娛樂小村、兒童娛樂場為渡假、休閒提供了溫馨場所。東台山側,有仙人井、曬藥石、天書石,皆以仙跡而名。山中舊有鳳凰寺,乃釋迥所建,另唐道士曾于山麓修有仙林觀,內有二仙女像。山上森林茂密,萬木蔥鬱,綠蔭護夏,紅葉迎秋,花香四季,百鳥爭鳴,環境優美,風光秀麗。這裡的天然礦泉水,水味甘冽,香如椒蘭,堪稱東方神水。人文古蹟,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原有的文塔、八角亭、鳳凰寺有千餘年歷史;唐代恆氏二女練丹求仙的曬藥石、洗藥井,旁側的天書石獨具神韻;紫樹玄台,風景別致;領袖台、將軍坨挺拔秀麗,氣勢雄偉;引鳳橋、門樓群,古色古香,構造絕妙,獨一無二;鳳凰山莊集樓閣亭榭、碑林書畫、奇花異草、山珍野味於一體,引人入勝,耳目一新。[2]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