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溃坝洪水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溃坝洪水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1]。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2]。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目录

名词解释

堤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瞬时溃决,发生水体突泄所形成的洪水。破坏力远远大于一般暴雨洪水或融雪洪水。蓄水坝体或挡水建筑物、 挡水物体瞬时溃决, 发生水体突泄所形成的洪水。 溃坝属于非正常、难于预料的突然事件。 坝体或挡水建筑物或挡水物体溃决后, 突然失去阻拦的水体以立波形式向前推进, 其运动速度和破坏力远比一般洪水为大, 造成的灾害往往是毁灭性的。

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挡水物体突然溃决,发生水体突泄所形成的洪水。因地震、滑坡或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后,堵塞处突然崩溃引发的洪水,也常划入溃坝洪水。

特征

① 溃坝的发生和溃坝洪水的形成属于非正常和难于预测的事件。突然失去阻拦的水体常以立波的形式向下游急速推进,水流汹涌湍急,时速常达20~30km以上,下游临近地区,难以防护。②洪峰高、水量集中。洪水过程变化急骤。最大流量即产生在坝址处,出现时间在坝体全溃的瞬间稍后,库内水体常常在几小时内泄空。

原因

分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如超标准洪水、冰凌、地震等导致大坝溃决属于自然因素。设计不周、施工不良、管理不善、战争破坏等导致大坝溃决属于人为因素。

灾害

溃坝洪水的洪峰流量、运动速度、破坏力远远大于一般暴雨洪水或融雪洪水。其破坏能力与库蓄水体、坝前上游水深、水头、溃决过程及坝址下游河道的两岸地形有密切关系。溃前库蓄水体越大,坝址水头越高,破坏力也越大。溃坝洪水造成的灾害往往是毁灭性的。例如1933年岷江上游迭溪地震,坍塌的石方堵塞岷江达45d(天),使上游出现深约100m的湖泊,其后挡水体部分溃决,水体突然泄放,冲去灌县的一条街,使流经成都平原的岷江金马河段改道。1975年 8月淮河上游大水,冲毁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淹地1500万亩,冲毁京广铁路82km,中断运输18d。又如1976年6月5日,美国的蒂顿土坝,在首次蓄水时由于坝的右侧底部发生管涌导致溃决,使库内3.03亿立方米水体突然下泄,淹没坝下游7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万亩,洪水摧毁爱达荷州的雷克斯堡和休格两座城镇,死亡14人,25000人无家可归,损毁铁路51km,损失10亿美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