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堰
溢流堰是一个科技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录
名词解释
溢流堰为塔板上液体溢出的结构,具有维持板上液层及使液体均匀溢出的作用,又可分为出口堰及入口堰。
除个别情况外,溢流堰大多设置弓形堰,一般堰长可取为塔径的0.6~0.8倍。出口堰一般用平堰,当流量很小时可采用齿形堰,堰的高度根据不同的板型以及液体负荷而定。入口堰主要是为了减少液体在入口处冲出而影响塔板液体的流动。
为使气液两相充分混合,板上要借溢流堰维持一定的清液层(假设液层中不含气相时),清液层增高,形成的两相混合体也增高,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也均相应增大,传质愈为充分;但气体通过液层的压降也相应增加,漏液概率也会增加。清液层高度等于堰高与堰上清液层高度之和,而后职责取决于堰长和液体流量。下降液流全部在堰的上方通过,对一定堰长,液流增大,堰上清液层高度增高;对一定液流量,堰长愈大则堰上清液层高度愈小,故堰长又称为溢流周边。 如液量很小,可选齿形堰,齿形堰的实际溢流周边可随液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工程设计
堰体与水沟间一有橡胶垫防水,以30~50cm距固定.因堰的目的之一为均匀堰的辐射方向出水,故堰体打孔为长椭圆形,以利将来水平校正。
参考文献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 ↑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