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宮
溪源宮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溪源村龍潭山南麓,毗鄰福州大學城,是福州地區歷史悠久的道教宮觀之一。[1]
中文名稱: 溪源宮
地理位置: 福建省 福州市 閩侯縣上街鎮溪源村龍潭山
著名景點: 大學城
文 獻: 《榕城考古略》
目錄
旅遊指南
交通
福州市區乘坐150路公交車至上街超山站可步行前往溪源宮。
餐飲
可在溪源景區內品嘗特色農家菜。
住宿
大學城西北方有一家鯉魚洲賓館,大學城內也有一些招待所可供住宿。
活動
露營、燒烤、釣魚、聚會等。溪源宮到真人寺,來回20多公里,快走6小時,慢走8小時,半程更休閒,隨心所欲。小路沿溪,時左時右,有時涉溪而過,全程都可見水,趣味多多。路較平,較好,少上坡,較安全,是健行的典型線路。
特別注意
下大雨時要防山洪,不要冒險涉溪。
景區簡介
清代林楓《榕城考古略》載:「龍潭山在十一都,一名西山。……旁有屋數楹,祀張真人,俗稱溪源宮」。溪源宮背山臨溪,依山而築,坐北朝南,橫向排列。從東至西計有宮門、真人殿、三相公殿、彭李獅公殿等建築物,占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宮觀為牌坊式建築,宮門為三級馬頭牆,土石結構,開三個拱門。正門上方是白石鐫刻「溪源宮」橫匾,直行楷書、字徑約40厘米。真人殿右側有一摩崖石刻,長2.6米,寬0.95米,中間橫行楷書陰刻「溪源古蹟」字徑約50厘米。真人殿、三相公殿(即護國留侯)和彭、李獅公殿均為單進仿古宮殿建築,面闊三間,混凝土結構,布局嚴謹,規模宏大。
溪源宮前面的溪源出自永泰、閩清二縣的崇山峻岭,流到閩侯縣上街龍潭山前受巨崖阻隔形成深潭。傳說時有蛟龍現身,故名龍潭。《榕城考古略》記載「山下有潭,龍居之。歲旱祈雨,以瓷瓶塗蠟於口。懸而下之,以有無得水測雨候。潭中群魚游泳,無敢捕者。有靈石四,若龜、蛇、劍、印,溪源之水出焉。」傳說這一帶溪潭中蟄伏一頭修煉成精的巨黿,時常出沒,興風作浪,殘害蒼生。被降伏在虎頭盆深潭後,月朗風清之夜,還不時浮出水面觀月。四處雲遊的道教神靈張真人到此降龍伏黿後,託夢上街二十四境民眾擇定龍潭山腳建宮廟,廟宇正面朝向牛姆山、羅漢山、鯉魚山三座重疊的大山,民間稱為「真人得地三重山」。宋政和四年(1114年)當地民眾從坑口小廟真人寺分爐起建溪源宮大廟,供奉張真人。從溪源宮宮門古石刻「溪源宮(1114年)」的落款,也可佐證其建宮歷史。《福州府志》也有記載「溪源宮有神日三相公,公祈雨最靈」。溪源宮峰巒靈秀,岩石崢嶸,溪澗蜿蜒,碧水如帶,山光水色,令人流連。因此溪源宮聞名遐邇,香火旺盛,信徒遍及海內外。據王應山《閩都別記》記載,明代太守林春澤、詩人王應鐘、王湛、林世璧、陳鳴鶴等曾多次游宿溪源宮,並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如明代太守林春澤在《夜宿溪源宮》詩中寫到「雪花飛瀉訪其源,溪畔仙風醒客魂。怪石倚雲臨截鎳,哀泉渡壑弄潺湲。蛟龍洞口如相會,虎豹庭前不敢喧。高閣夜深聞磬咳。青鸞隨月到宮門。」又如明代詩人林世璧訪溪源宮而作「溪源勝自類桃源,別有桃花映洞門。水竹遠村人世隔,桑麻仍見古風存。潭清好趁游魚泳,樹密時聞曉鳥喧。明發又隨塵跡混,不堪遐思屢飛翔。」
歲月滄桑,溪源宮容顏亦老。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青州十三都緣首楊昌范,發動24境民眾將山上的舊廟宇改建在現在的溪源宮處(舊宮)。此次建殿有摩崖石刻「威鎮溪源」為憑。民國十四年(1925年)都巡人許美山為溪源宮總理,再度大規模修建溪源宮。文化大革命期間溪源宮慘遭破壞,夷為平地。溪源宮門殘垣上的「溪源宮」三個石刻大字、靠山依溪方向殘存的石基、石牆及宮門前石椅和大榕樹見證了這場災難。所幸刻於岩壁上的「溪源第一峰」、「威鎮溪源」、「別有天地」等明清摩崖題刻完整地保留下來。這些摩崖石刻不但具有藝術觀賞價值,更具有考古佐證價值。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根據黨的宗教政策,信眾在原址上相繼搭起兩間小廟,塑張三爵主神,供奉張大真人。從此,溪源宮香火又開始興旺起來。1994年起海外僑胞和當地群眾又捐資重建溪源宮並於2000年落成。新建的溪源宮金碧輝煌,琳琅滿目。宮門雙龍搶珠、主體古裝泥塑尤為精緻;宮內塑有張大真人等神像31尊和三米高的大寶馬二匹,造型逼真。溪源宮後山還辟有陳立夫、盧嘉錫、鄭乃王光等名人題字題詩的摩崖群。這些人文景觀與周圍的玉兔弄月、八仙聚會、壬母蟠桃、仙涼坪、一線天等岩石崢嶸的天然景觀相互映襯,使千年宮觀煥發新姿,溪源景區是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視頻
福建福州閩侯上街鎮,溪源宮後山亂石堆,石頭縫剛好走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