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以仁
溫以仁 Wen, Yi-Jen(1971年 - ),出生於台北,旅奧指揮家。
先後畢業於維也納市立音樂院及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並取得指揮家文憑。
溫以仁為台灣年輕一輩指揮家中少數同時具有國際與國內舞台演出實力者,對於台灣作曲家新作品首演也積極參與,如作曲家劉學軒管絃組曲陳慧坤之畫(高雄市交響樂團、陳玫琪歌劇梧桐雨(NSO國家交響樂團)等等。
目錄
指揮成績
2005年,指揮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The National Theatre Belgrade),創下票房佳績,陣容包括著名蘇黎世歌劇院首席男高音濟維塔諾夫(Boiko Zvetanov)及英國柯芬園歌劇院女高音瓦希列娃(Zvetelina Vassileva),由塞爾維亞國家電視台進行實況轉播及製作成DVD發行。
受赫爾辛基愛樂首席指揮賽格斯坦大師 (Leif Segerstam)賞識提攜,曾多次隨赴聖彼得堡愛樂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及布魯克納管弦樂 (Bruckner Orchester, Linz)參與音樂會及首演作品的排練指揮。
期間並多次受芬蘭國家藝文雜誌(Kauppalehti Optio)及聖彼得堡音樂電台(St. Petersburg Klassika)專訪。
曾是台灣指揮界的明日之星
他曾是台灣指揮界的明日之星,日本媒體盛讚他是「必須記得的名字」。
台灣媒體搶搭日劇《交響情人夢》熱潮,稱他「千秋王子」。
在家中他也是指揮家,所有物品都在他號令下歸類安放。
他的一絲不苟,連太太都抱怨:「很機車,非常講究細節,可能因為是學音樂的吧。」
卸下燕尾服的他,長髮依舊,卻不再飄逸飛揚。他過去常和國際級樂團合作,像是小澤征爾創辦的新日本愛樂管絃樂團,指揮過無數樂曲,但永遠忘不了人生中最後一場大型音樂會,「那是最痛苦的一場演出」。
他當時指揮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四號交響曲》,後人稱柴氏的「命運交響曲」。[1]
命運交響曲
2008年,受聘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擔任台灣國家國樂團專任指揮,任期從2008年1月1日起到同年12月31日為止。
2009年,一則惡意爆料他持假學歷的新聞,讓人生從此變調。
2009年,起擔任籌備處主任的柯基良,明知國樂指揮為一年一聘,且是年年皆續續,卻不予續聘,另行對外公告甄選國樂團的專任指揮。[2]
他失業、罹患憂鬱症、自殺,花了數百萬元打官司控告所有妨礙名譽的人,官司永無寧日,妻子、小孩也離開他。
7年來,他堅持透過法律討回名譽,甚至為此自修法律學分,終於勝訴。他再婚,改學室內設計,但他未從被傷害的痛苦中走出,仍堅持未盡的官司,無論生命樂章多麼孤獨痛苦,他要指揮自己的命運交響曲。[3]
人生轉彎 走出新的道路
現在他與現任妻子一同從事室內設計,並自修法律,將來準備報考律師執照。
「如果沒有經歷這件事,或許我一輩子就只會是個音樂家,但對社會是冷漠的。」溫以仁說,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轉折,他明白,正義不是平白無故得到,權利也不是唾手可得,而是要去爭取、去行動得來的。司法的制度,為了讓錯誤判決的狀況降到最低,有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這需要全民的努力與關心。
「司法只是救濟,但不是救贖。」溫以仁說,如同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所表現的─「命運扼住了我的喉嚨,但我不會輕易地屈服」一般,他帶著堅定的信念:「你可以說我能力不夠,但不能說我的成就是偷來的。」即便過程宛如跌到谷底,但他堅持沒有放棄,終於等到司法還他清白的那天。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最後,一樣的節奏,但旋律走向光明,象徵雖然經歷命運無情的捉弄,但他始終沒有被擊倒,而是光榮地勝利了;溫以仁雖然人生遇見了大轉彎,但終究他戰勝了命運,心境的轉變,也帶給了他人生真正的救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