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滁菊

中文學名:滁菊

產地:安徽省滁州市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目:菊目(Asterales) 科 菊科(Asteraceae)

亞科:管狀花亞科(Carduoideae Kitam.)

屬:菊屬 Chrysanthemum

種:滁菊

分布區域:滁菊主要產於安徽滁州,

是菊花中花瓣最為緊密的一種

滁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cv.chuju俗稱白菊、甘菊。每年春季移栽,11月上旬採摘,取其頭狀花序乾燥或新鮮飲用、藥用。主要產於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為緊密的一種。滁菊偏於平肝陽,常用於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症,高血壓中醫辨證屬肝陽上亢者可將滁菊、決明子代茶飲。

滁菊屬安徽省四大着名道地藥材,名列全國四大藥菊之首。 屬藥、茶兩用佳品。清朝光緒年間《[[滁州志]]》曾記載「甘菊產大柳(今南譙區大柳鎮)者佳謂勝於杭產而不可多得」。

目錄

簡介

中國飲用滁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北宋年間,當地人們就用滁菊做糕點食用,泡滁菊酒消毒祛火。每有親友相聚、賓朋相逢多以滁菊款待和饋贈。歐陽修的前任滁州太守王禹偁在其《甘菊冷淘》中對滁菊入饌曾作過精彩描述:「經年厭梁肉,頗覺道乏渾。孟春奉齋戒,敕廚唯素餐。」清朝光緒元年被朝廷納為貢品,故有「滁州貢菊」之稱。

近代更受到我國中醫、中藥行業的重視,《中華藥典》、《中藥志》、《中藥大辭典》、《中國植物志》、《本草綱目》等數十種國家權威刊物都對滁菊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高度評價。原中科院學部委員葉桔泉先生在《現代實用中藥》一書中對菊花評價到「安徽滁州產者味最清涼,不苦不甘,白菊中以為最良,浙江杭州產次之」。1957年中國《中藥通報》評價到:「中醫界公認滁菊為全國四大名菊中品質最優。」新中國成立後,在國家的關心扶持下滁菊得到了長足發展,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國家。

形態特徵

正宗滁菊株高80—90cm,主莖直徑0.5—0.9cm,呈紫綠色,生長期需2—3次分枝,第一次分枝時長約20—30cm,頭狀花序。全生育期約10個月,每年2月中下旬萌發,10月底採收。單株着花約110—220朵,有效花約80—150朵。花盤直徑4—5cm,花蕊直徑l.0一1.5cm,金黃色,花瓣135—138片、玉白色,單片長1.5—1.7cm,寬0.2—0.4cm,百朵鮮花重約80—110克。

滁菊所含物質

現代藥理檢測分析表明:滁菊中含有的有效成份明顯高於其他藥食用白菊,其主要成份黃酮含量比其他白菊高32-61%;在含有的68種揮髮油中,龍腦、桉葉油素、桉葉二烯酮等主要成份高於其他白菊20-40%;所含的17種氨基酸中,人體必須卻不能合成的穀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等也略高於其他菊花;另外,滁菊還含有鋅、鐵、銅、錳、鍶、鋰、硒等10種天然態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含量,比其他白菊高8.3-50倍。正因為有着如此獨特的藥用價值,千百年來,滁菊一直深受醫藥專家和醫學行業的青睞。

滁菊保健功效

滁菊花蕊大而且金黃色,藥瓣晶瑩淡黃。滁菊常用於治療肝陽上火所致的頭暈、目眩、上火、眼睛腫痛等症狀,滁菊還可以用於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

本草拾遺》記載菊花可「作枕明目」,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屬肝陽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藥枕。長期使用滁菊保健枕能夠起到鎮靜安神,降血壓,理氣解郁,從而提高睡眠質量。菊花茶是寧神靜氣的天然藥方。具有柔和的舒眠作用。[1]

滁菊中富含大量維生素和稀有元素,其中包括硒!硒被稱之為人體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醫學研究發現,血液中硒含量的高低與癌症的發生有所關聯。調查資料還說明,一個地區食物、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與人的身體有密切的關係,與癌症的發病率也有直接關係。

硒的作用有以下幾點:增強免疫力、防止糖尿病、防止白內障、防止心腦血管疾病、防止克山病、大骨節病、關節炎、解毒、排毒、防治肝病、保護肝臟等。

因此,滁菊的藥用價值非常高:清熱、下火、明目、去毒、消炎、降三高等直接作用,還可以預防風熱感冒、流感等疾病,更可以緩解身體各部位疲勞,保健身體!老少皆宜,長期飲用能保持身體健康![2]

滁菊傳說

很早以前,大運河邊住着一個叫阿牛的農民。阿牛家裡很窮,他七歲就沒了父親,靠母親紡織度日。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壞了。

阿牛長到十三歲時,他對母親說:「媽媽,你眼睛不好,今後不要再日夜紡紗織布了,我已經長大,我能養活你!」於是他就去張財主家做小長工,後來,母親的眼病越來越嚴重,不久竟雙目失明了。阿牛想,無論如何也要醫好母親的眼睛。

他一邊給財主做工,一邊起早貪黑開荒種菜,靠賣菜換些錢給母親求醫買藥。也不知吃了多少藥,母親的眼病仍不見好轉。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漂亮的姑娘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盪,盪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乾糧,去天花盪尋找白菊花。在草盪中一個小土墩旁的草叢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這株白菊花一梗九分枝,只開了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

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又香又好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張財主那裡,張財主便派了幾個手下人趕到阿牛家強搶那株白菊花,因雙方爭奪,結果菊花被折斷。阿牛見白菊被折斷,十分傷心,坐在被折斷的白菊旁哭起來,直至深夜仍不肯離開。

後來那位漂亮姑娘又突然來到他的身邊勸他說:「阿牛,你的孝心已經有了好報,不要傷心,回去睡吧!」阿牛說:「這株菊花它被折斷了。」姑娘說:「這菊花梗子雖然斷了,但它沒有死,你只要將根挖出來,移植到另一個地方,就會長出白菊花。」阿牛說道:「姑娘,我要好好謝你。」姑娘說:「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來助你,無需報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種菊謠》去做,白菊花定會種活。」

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栽種,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阿牛也因此給很多患眼疾的百姓治好了眼病。[3]

二、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永豐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一次親朋相聚開懷暢飲,直至酩酊大醉時久未醒,家人便泡了濃濃的滁菊茶,翁公飲後不久,使漸漸清醒,倍感心曠神怡,思緒靈動,一氣呵成千古絕唱:《醉翁亭記》,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成了膾炙人口、流芳百世的經典名句。

參考來源

  1. 滁菊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大眾養生網,2018-09-13
  2. 滁菊, 普洱茶網, 2018-11-30
  3. 菊花的傳說, 百科故事網,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