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灤河,古稱濡Nuán水、渜Nuán水,意通軟水、弱水,唐代因諧音改為現名,是華北地區第二大單獨入海的河流,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北部,承德市境內豐寧滿族自治縣西北的巴彥古爾圖山北麓,向北流入內蒙古自治區,此段稱為閃電河。後向東南急轉進入河北省東北部,一直向東南流入渤海,全長885公里,總流域面積達4.46萬平方千米。基本都在河北省境內。灤河主要支流有武烈河青龍河等,它穿越長城的地方形成長城的一座關口—喜峰口,流經較大城市只有承德[1]

目錄

歷史記載

灤河沿岸風景秀麗,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曾經提到過濡水(灤河的古名)支流武烈水畔的「磬錘峰」。中上游原熱河省的區域,在清朝時屬於皇家禁區,兩岸山上都是高大的松樹,民國以後移民增多,植被破壞嚴重,再加上軍閥和日本侵略軍的盜伐,現在除了避暑山莊內已經很少能見到大樹了,但次生灌木仍然能組成青山綠水的風景。下游兩岸是優質稻米的主要產區。

隨着經濟的發展,目前水質污染問題已經成為需要關注的問題,天津市每年都要對灤河中上游地區給予經濟補貼,以幫助維護水質清潔[2]

河流走向

灤河,發源於河北省豐寧縣駱駝溝鄉東部的小梁山(一說是豐寧縣西北部的巴延屯圖古爾山北麓),西北流經壩上草原,稱閃電河。至多倫大河口附近有吐里根河注入,後稱大灤河,至隆化縣郭家屯有小灤河匯入,而後始稱灤河。然後南流至潘家口過長城,流經遷西縣遷安市盧龍縣灤縣昌黎縣、在樂亭縣南兜網鋪注入渤海。全長877公里[3]

河道特徵

總體概況

灤河水系主要分布於壩上高原燕山山地河北平原。流經燕山山地的屬年輕的山溪性河道,河水下切作用強烈,河道比降較大,多在2/1000-6/1000,一些中、小支流可達20/1000以上。河谷多呈「V」型。流經壩上高原、燕山山地中的山間盆地及河北平原的河流,河道寬闊,河水較淺,曲流發育。灤河幹流不同河段河道情況有所不同[4]

河源頭段

 
灤河流經壩上草原段原圖鏈接來自搜狐 的圖片

外溝門子以上為河源段。河床海拔從源頭1800米以上降到1145米,落差近700米,平均比降為2.5/1000,河谷寬淺,主要流經內蒙古草原地帶。

上遊河段

張百灣以上為上游,河床高程由1145米降到423米,落差達720米,平均比降達3.1/1000,由於水量小,水力資源並不豐富,理論蘊藏量為10萬千瓦,單位蓄能僅有424千瓦/公里。本段河流穿行於壩緣及冀北山地區,河流下切劇烈,河曲發育,彎曲係數為2,凹岸多為懸崖陡壁,凸岸多為礫卵沙灘,河床多由卵石粗沙組成,河漫灘不發育,河谷呈「V」型,水面寬度平水期35-45米,是典型的年輕河谷地貌。

中遊河段

張百灣到灤縣為中游段,河床高程由423米降為25米,落差近400米,河道比降僅1/1000。但由於水量增大,水能理論蘊藏量為30萬千瓦,單位蓄能758千瓦/公里。本段橫穿燕山,形成寬谷與峽谷相間的地貌,在山嶺處形成山地峽谷,多為「v」型,在盆地區則形成寬谷,寬谷與峽谷外貌相差很大,如遷安盆地和附近桑園的灤河河谷就完全不同。潘家口以上河谷較窄,以下的河段寬闊,河床處於中老年期,河曲發育,多分汊,江心洲,邊灘眾多,為辮狀水系,水面寬,河床組成物質較細,多沙卵石。

下遊河段

灤縣以下為下遊河口段,此段基本上屬灤河三角洲地區,河寬平水期400米,洪水期2000米,河谷寬闊,曲流漫灘發育,多分汊,河床主要由細沙組成,河漫灘多由亞粘土,亞沙土組成。由於河道比降小(僅0.28/1000),流速減緩,水流挾沙能力減低,泥沙大量沉積,河床逐漸抬高,向「地上河」發展。且泥沙不斷在河口區堆積,使三角洲逐漸向外推進。

流域概況

位置地貌

灤河為河北省第二大河。流域位於東經115°30′-118°45′和北緯39°10′-42°40′。流域南北長500公里,東西平均寬90公里。上游最寬處1175公里,下游最窄處12公里,流域面積4488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44070平方公里,平原810平方公里[5]

流域西南以燕山山脈與潮白——薊運河為界,北部和東部以蘇克斜魯山七老圖山和松嶺與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大、小凌河流域相鄰,南面東側為洋河飲馬河流域。西側為泝河流域。分水界不明顯,南臨渤海。整個流域西北高,東南低。由於流域所跨緯度大,因而自然地理條件南北差異較大。

灤河上游發源地為壩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是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表微波起伏,相對高度200米左右,低洼處為碟形窪地,以風積風蝕作用為主,灤河流過壩上高原後,進入冀北山地丘陵區,海拔1300-1500米,嶺谷高差500-800米,坡陡流急,河流下切強烈,地表破碎,黃土分布廣。中游主要流經燕山山地,海拔800-1200米,向南逐漸降到200-500米,包括中、低山、丘隴及盆地等地貌類型。下游主要流經平原,包括燕山山前沖積扇、沖積平原及灤河三角洲,海拔大部分在20米以下,地表平坦,河谷寬淺,曲流發育。

氣候植被

南北相差也很懸殊。年平均氣溫由1℃增至11℃,1月氣溫由-2℃增至-5℃。月氣溫由17℃增至25℃,1月積溫由1600℃以下增至38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氣候類型由寒溫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過渡到暖溫帶半濕潤氣候。自然植被由乾草原向南依次為森林草甸草原、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到落葉闊葉林,丘陵坡地上多為灌草叢。相應的土壤有栗鈣土、黑土、草甸土、灰色森林上、棕壤、褐土及沼澤土、鹽土。在一些較高山地,又具有不同的垂直帶譜。

開發治理

蓄水工程

1979年灤河幹流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先後蓄水投入運行,78.60%的匯水面積得到了控制。1998年位於灤河最大支流青龍河上的桃林口水庫啟用後,控制了灤河流域89.9%的匯水面積,調蓄了灤河下游(灤縣站)63.6%的徑流量,也使其泥沙量減少了99.3%。

引水工程

主要是引灤入津工程。主要為解決天津城市城市用水問題而建。1981年9月經國務院於決定興建,跨流域從300多公里以外引灤河水。

引灤入津工程發揮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在正常情況下每年可輸水10億立方米,為天津市提供了一個穩定可靠的水源,緩解了天津城市用水緊張狀況,結束了天津市民喝鹹水的歷史,改善了工業用水條件,從而促進了天津經濟的發展[6]

河道治理

遷安市灤河生態防洪工程,沿左堤修建4道橡膠壩,在東、西支流交匯的灤河灣處第二、第三號橡膠壩之間挖湖築島。在大堤左側修築黃台山公園及周邊工程。

視頻

灤河相關視頻

灤河神韻,展示在草原上
灤河故事第一集_標清
行走灤河(一)——灤河印象

參考文獻

  1. 京津冀版圖中的「灤縣現象」:灤河文化承載復興夢,灤州市人民政府網站,2015-09-11 13:46:00
  2. 《水經注》濡水解讀,新浪博客,2016-08-20
  3. 承德灤河水道旅遊走廊 ,搜狐網,2018-05-21 17:39
  4. 做為灤河兒女,這件事兒你必須知道!,搜狐網
  5. 灤河流域的人文經濟地理狀況,豆丁網
  6. 【1983】引灤入津工程通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