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濱海濕地固碳能力評價技術方法

濱海濕地固碳能力評價技術方法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書名:濱海濕地固碳能力評價技術方法

作者:葉思源,趙廣明,裴紹峰,王錦,丁喜桂,袁紅明,等

出版社: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簡介: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編寫的《濱海濕地固碳能力評價技術方法》一書正式出版。該專著系統總結出了一套我國溫帶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評價技術方法。

目錄

基本內容

據作者葉思源研究員介紹,本書主要依託青島海洋所承擔的國土資源部公益性科研專項《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探測與評價》,通過與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美國地質調查局國家濕地中心以及丹麥奧胡思大學開展國際合作,在我國溫帶濱海濕地地區開展了一系列有關固碳過程與機理以及增匯固碳濕地修復工程等實踐活動,總結出了一套碳在土壤、水、植物以及氣體等各層圈中循環的探測技術方法。一是概括了碳在濱海濕地土壤加積過程及其控制因素等相關研究的方法,特別是在土壤加積速率的探測技術方法上總結了杆型地表高程及同位素技術的利用,同時也總結了碳的穩定性探測方法。二是利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分批培養和連續培養技術,研究了利用碳14技術測定水域初級生產力的技術。三是研究了利用長時間序列的MODIS遙感數據,通過定量遙感反演研究區相關的遙感參數,並結合研究區的實測氣象數據,採用基於遙感的光能利用模型計算方法,探測研究區初級生產力的相關方法。四是利用靜態箱和色譜分析的方法,全面總結了野外開展定點監測溫室氣體釋放的技術方法。五是總結了濕地生境修復和生物修復技術。

目前,低碳經濟是人類面對的共同主題,增強生態系統的固碳功能是低碳經濟的核心內容。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很高的固碳能力,尤其是濱海濕地大量存在的SO42-離子阻礙了甲烷的產生量,高的碳積累速率和低的甲烷排放量,使濱海濕地對大氣溫室效應的抑制作用更加明顯。因此,濕地生態系統碳容留量及增匯固碳的調查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遺憾的是目前固碳能力調查與評價技術方法沒有統一的規範可循。《濱海濕地固碳能力評價技術方法》專著可作為從事濕地管理和保護、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以及碳循環領域研究科研院所的師生和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書,也可用以指導今後類似的調查研究活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