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漏油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漏油

外文名;oil spill

行業標準;設備漏油標準

漏油原因;加工不當、安裝不當、維護不當

漏油,是液壓設備存在的共性問題。油液從油缸高壓腔泄漏到低壓腔或泄漏到缸體外面去,將會造成工作機構運動不穩定和定位不準確 ,容積效率低,嚴重時使系統壓力上不去,甚至整個系統無法工作。另外還會造成工作環境污染、浪費油料等一系列問題。[1]

目錄

液壓系統漏油原因分析

液壓系統漏油分為內 漏和外漏,通常所說的漏油主要是指系統外部漏油。液壓系統漏油的原因很多,從方案 設計到每個工藝過程(鑄造、焊接、機加工及裝配),從密封件質量到維修管理等都會造成漏油。漏油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加工或操作不當而造成漏油

(1)零件密封槽加工不當造成漏油

密封槽過深或過淺,相對運動件的密封接觸面橢圓度、錐度超差等,使O型密封圈安裝後很難得到均勻準確的壓縮量。這種情況在低壓時可能不明顯,甚至不漏,但在高壓時就比較嚴重。

(2)固定螺孔深度不合適造成漏油

平面密封的固定螺釘孔的深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孔夠深但螺紋長度不夠;另一種是孔淺而螺紋過短,不論哪種情況,都是螺紋長度不夠。若用原來設計的螺釘來連接,就顯得長了。表面看起來已經擰緊,而實際兩個平面並未貼緊,密封不嚴,產生漏油。高壓時,甚至會把密封圈擠壞。

(3)平面密封加工不當造成漏油

平面密封中,若在同一平面上裝有多個O型密封圈,其尺寸可能不同,其安裝槽又有止口型和凹槽型兩種。除前述原因造成漏油外,還有端面上的壓力不夠、壓縮量不均勻、止口尺寸較小、O型圈在工作時易脫出、結合面不平行、平面和螺孔不垂直。

(4)密封面粗糙造成漏油

管接頭採用O型圈或組合密封圈時,如果密封面加工粗糙,則管接頭旋緊時,就會劃傷密封圈表面,嚴重時,會使組合密封圈的掛膠尖部輾掉,使密封失效產生泄漏。

(5)操作不當造成漏油

維修不當引起的泄漏,相關件裝配不合適引起的漏油情況比較常見,如箱體和箱蓋之間的結合處有油漆、毛刺或碰傷,使結合面貼合不嚴 ;未加蓋板密封紙墊或蓋板密封紙墊損壞,密封圈在拆卸過程中劃傷損壞或者裝配不當都會引起漏油。

設計或安裝不當而造成漏油

(1)管接頭處漏油

管接頭安裝不當是液壓系統發生漏油是最為多見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接頭密封不良,封油壓力低於峰值壓力,密封面的清潔程度對漏油影響很大,當油中雜質過多易加速密封件與摩擦面的磨損,形成密封件過早失效。另外,當密封件材料質量差而壓壞、因油液不合適而膨脹、因扭曲、預壓量過小等安裝不當原因而封油壓力不足等,都會使密封件失效而漏油。

(2)管路安裝不當

安裝軟管時彎曲半徑應不小於膠管外徑的9~10倍或內徑的15倍,彎曲處距管接頭的距離至少是外徑的6倍。當小於這些數值時,其耐壓性迅速下降,從而導致管路漏油。

(3)密封件設計不合理或安裝不當

當工作壓力較高時,易將密封件部分擠壓於零件之間而損壞。另外,在安裝時如果使油封扭曲、刮傷等都會降低密封件壽命和封油性能。

(4)安裝U型密封圈時 , 壓緊力過大而產生卷唇現象,造成泄漏

由於密封圈與支撐環之間的壓力過大,唇部捲起後脫離密封面,因而降低了密封性, 出現漏油。Y 型密封圈也有類似情況。正常工作時,密封可靠,高低壓及無壓時都能阻止油液泄漏;若摩擦阻力大,壓緊力過大或不均勻,則將出現局部升溫和磨損,這是此種密封圈產生泄漏的主要原因。

(5)油封漏油

液壓油泵與液壓馬達軸頸和滑閥閥杆外端的油封是專用於高速旋轉和低速往復運動的低壓油封。裝配時,唇邊易被鍵 (平鍵或花鍵 ) 劃破或被彈簧推掉,造成漏油。所以,油封漏油也很普遍。

維護或材料選用不當而引起漏油

(1)密封圈表面損傷造成漏油

性能 良好的密封圈,密封部位必須光滑無損、形狀規整。密封圈進入安裝位置時,往往需要通過螺紋、帶尖角的缸口或孔口、軸端頭等,如果入口處不加修整、又沒有專用的安裝工具,稍不注意就會劃傷密封圈,造成工作時漏油。另外,密封件如果長期使用超過其壽命,會逐漸老化變質失去彈性,使封油壓力低於工作壓力,從而造成密封面處漏油。

(2)間隙咬傷及密封圈翻扭引起漏油

密封圈材質較軟,密封間隙較大,又常在高壓往復運動下工作,很容易被擠入間隙咬傷,從而導致漏油。

(3)油液污染造成漏油

液壓設備工作時,油液的流動循環會把塵埃、磨損磨粒、污染物等帶入密封部位,損壞液壓元件及密封,造成漏油。

(4)密封件預壓量過小或不均勻造成漏油密

封件預壓量增大時,其封油壓力增大,密封性好;預壓量過小或不均時易產生漏油。但過大預壓量也會使磨損和摩擦熱增加,從而降低密封件工作壽命。油封預壓量不均勻時易漏油,是因為預壓量最小的部位,封油壓力可能低於工作壓力的峰值。預壓量是否均勻,取決於所密封的兩零件間的同軸度。若上部預壓量過大 , 下部預壓量過小,不難想象重負荷下擺動油缸易漏油的原因 。

(1)調整好密封件的預壓縮量。

(2)加強密封件的保管。

(3)拆卸或裝配時,不使用鋒利和粗糙的工具鈎。

(4)與密封件接觸的兩個固定面一般較間隙密封的粗糙度差1~2級。

(5)確保安裝密封件的溝槽尺寸精度和粗糙度。

(6)有些密封件其密封作用有方向性,如Y型、V型、Yx型等,因此裝配時不能裝反,應將唇口對着壓力油腔,使唇口在壓力油作用下漲開,則其密封效果隨着壓力的升高而更可靠。

(7)一般密封件後面有壓蓋、擋圈擋住以防滑出(如液壓缸中的密封件)。在調整時不能壓得過緊以增加摩擦阻力,但也不能壓得過松而引起泄漏。往復運動的雙出杆液壓缸,其兩端支架中的密封件壓蓋調整的鬆緊程度應儘可能一致,否則會產生往復速度差。

(8)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的密封件,應設置防塵 、 隔熱裝置,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壽命。

管路原因造成漏油故障的排除措施

(1)選擇質量合適的管子

(2)正確的安裝管路。當系統結構要求採用小的彎曲半徑時,應選擇耐壓性好的膠管。

(3)合理的使用管接頭

系統設計不合理造成漏油故障的排除措施

(1)在滿足同樣功能的情況下儘可能簡化液壓迴路,減少漏油環節。

(2)擴大回油孔通徑,使回油舒暢,有的可增加導向孔、槽等,將漏油聚集回收。

(3)增加封油面積和封油長度。如靜壓導軌油腔的封油邊應有足夠的尺寸且接觸良好,否則靜壓建立不起。

(4)改進或增加密封裝置。

(5)選擇粘度合適的液壓油。漏油量與油的粘度成反比,粘度小,泄漏量大。因此液壓用油在滿足設備性能的前提下,其粘度應合適。在環境溫度高時,應選用,粘度較高的油液;環境溫度低時,選用粘度小的油液。

設備漏油標準

設備漏油標準是指:潤滑油泄露影響設備的正常潤滑和磨損,造成現場污染且浪費能源。制定此標準是為了加強設備漏油治理及管理,推動潤滑系統無維修設計。

設備漏油標準分為以下幾類:

(1)滲油--油跡不明顯或擦淨後5分鐘不出現新油跡;

(2)漏油--油跡明顯或形成油滴,擦淨後2分鐘不漏稱為不滴油;

(3)漏油點--有一條明顯油跡或一個油滴為一個漏油點;

(4)不漏油設備--靜結合面不漏油,動結合面不滴油;

(5)嚴重漏油--滴油點每分鐘超過3滴。

汽車漏油原因分析

1、潤滑油添加過多、油麵過高或加錯油品,在汽車漏油原因中占有最主要的比例。

2、車上各類緊固螺母擰力不均、松曠脫落等導致工作失效。隨着車輛的過多使用,這一條慢慢就會發生。所以要定時做檢查,避免此種汽車漏油原因的存在。

3、很多客戶為了節約用車成本,選擇汽車配件的時候,可能會找點「便宜貨」來用,但是配件質量、材質、工藝不良,結構設計不當,是汽車漏油原因的高發區。這一條告訴我們,選擇正規廠家的配件很重要,千萬不要為了貪圖小便宜,用山寨配件,最後吃大虧的是自己。

4、通氣塞、單向閥堵塞後,引起密封薄弱處漏油。這類汽車漏油原因比較專業,我們自己很難檢測,要依靠4S的專業檢修工具才能發現。

5、汽車老齡化也是汽車漏油的一大原因。密封材料使用時間過長磨損過度,老化變質、變形失效。車輛使用年限過長都會這樣。條件充許的話,車輛進入老年期就快點更換。

汽車漏油應對措施

1、輪轂軸承採用適量潤滑,經常疏通和清洗後橋殼上的通氣孔與螺塞,確保其與大氣連通。頻繁制動時為防止輪轂發熱,油脂變稀,可向輪轂灑水降溫或安裝淋水裝置。

2、油封、密封墊圈損壞失效,應更換新的密封件。如果仍然不能消除漏油,應拉出減震器,若感到有發卡或輕重不一時,再進一步檢查活塞與缸筒間的間隙是否過大,減震器活塞連杆有無彎曲等。

3、車上各類緊固螺母都需按規定的扭矩擰緊。零件使用過久會產生磨損過限(如活塞與汽缸等),應及早檢修或更換磨損件。

4、避免單向閥、通氣閥堵死,需對車輛進行定期檢查、疏通、清洗。

參考來源

奔馳發動機漏油事件終於結局了

參考資料

  1. 淺談新車老車漏油之我見,新浪網 , 2003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