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漠南之戰西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在西漢匈奴的戰爭中,漢武帝三次派出十萬大軍,出擊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右賢王部和伊稚斜的作戰。

目錄

基本信息

  • 名 稱 ;漠南之戰
  • 地 點 :漠南
  • 時 間 ;元朔五年至六年
  • 參戰方漢軍匈奴軍
  • 結 果 :漢軍元朔五年勝利;元朔六年平(雙方均有一路敗)
  • 傷亡情況 :匈奴被俘1.5萬,被斬1.9萬
  • 主要指揮官 ;衛青

文獻記載

元朔五年春,令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衛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俱出右北平。匈奴右賢王當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追數百里,弗得,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十百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立號而歸。

出自《漢書·傳·衛青霍去病列傳》

過程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今黃河河套南內蒙古伊克昭盟一帶)之戰(參見河南之戰)後,匈奴不甘心失敗,先後襲掠代郡(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代王城)、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城南)、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市南魚河堡)等地。 漢武帝劉徹遂決定對右賢王和匈奴單于發起反擊。

五年春(公元前124年),武帝以10餘萬騎兵反擊右賢王。

以車騎將軍衛青率3萬騎出高闕(今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並指揮游擊將軍蘇建強弩將軍李沮騎將軍公孫賀、輕車將軍李蔡四位將軍俱出朔方,遠程奔襲右賢王庭;同時,以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率部出右北平(郡治平剛,今遼寧凌源西北),牽制左賢王部。

衛青軍出塞數百里,乘夜包圍襲擊右賢王。右賢王毫無防備,率數百精騎逃走。衛青俘獲其男女1.5萬餘,牲畜數十萬頭。

六年春,武帝命大將軍衛青率中將軍公孫敖,左將軍公孫賀,前將軍趙信,右將軍蘇建,後將軍李廣,強弩將軍李沮等六將軍共10餘萬騎出定襄擊匈奴,斬首數千而還,休整於定襄、雲中、雁門。(定襄北之戰)

同年夏,衛青率六將軍10餘萬騎又一次出定襄擊匈奴,斬殺和俘虜1萬多人。兩齣定襄累計斬殺匈奴1.9萬人。

詳述

西漢收復河南地的第二年,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發兵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兵敗降漢,漢武帝封其為涉安侯,不久死於漢。

伊稚斜單于即位後,對西漢邊郡進行了更加頻繁的襲擾。

匈奴右賢王對西漢收復河南地,築朔方城,更是怨恨之極,數次進襲朔方,企圖奪回河南地。

為了確保朔方,給予匈奴進一步的打擊,漢武帝決定實施第二步戰略計劃,發兵十餘萬,進攻盤踞漠南的匈奴右賢王。漢軍兵分兩路,以西路軍為主攻方向,由衛青直接統領3萬騎兵,出高闕北進,並指揮游擊將軍蘇建、強弩將軍李沮、騎將軍公孫賀、輕車將軍李蔡等統兵數萬,出朔方,直接進攻右賢王的王庭。東路軍由大行李息、將軍張次公率領,統數萬騎兵,出右北平,進擊匈奴左賢王,牽制其兵力,策應衛青軍的進攻。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衛青率大軍出塞,乘夜悄悄包圍了右賢王的王庭(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南戈壁省)。右賢王自以為王庭距漢境遙遠,漢軍不可能奔襲至此,因此未做任何防備,當夜右賢王還喝醉了酒。衛青乘機指揮漢軍發起突然進攻,匈奴立刻亂作一團,右賢王從夢中醒來,大驚失色,無法組織抵抗,急忙攜愛妾,領數百精騎突圍逃走。衛青急令輕騎校尉郭成等率軍向北追擊。郭成等追趕了數百里,見無法趕上,才返回。此戰,漢軍俘獲右賢王部眾男女15000人,裨王(匈奴小王)十餘人,牲畜數十萬頭,大獲全勝。李息、張次公統率的東路軍也取得了勝利。

當漢軍凱旋迴至邊塞時,漢武帝派出的使者手捧大將軍印信趕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所有將領統歸衛青指揮。其餘各將也都被大加封賞。為了嘉獎衛青,漢武帝甚至封衛青3個尚在襁褓的兒子為侯,分別封為宜春侯(衛伉)、明安侯(衛不疑)、發乾侯(衛登)。衛青推辭,漢武帝堅決不准。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為了尋殲匈奴,鞏固邊防,漢武帝令大將軍衛青從定襄出兵,公孫敖做中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信為前將軍,蘇建做右將軍,李廣做後將軍,李沮做強弩將軍,率領十萬騎兵出兵匈奴,衛青部斬殺敵人幾千人而回。一個多月後,衛青部再從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殺敵一萬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衛青的外甥、驃騎校尉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初次參加對匈奴作戰,時年僅17歲。他率800騎兵,追擊數百里,斬獲匈奴2000餘人,殺伊稚斜單于大行父(與單于祖父同輩)藉若侯產,俘單于叔父羅姑及匈奴相國、當戶等高官,全身而返。漢武帝以其功冠全軍,封為冠軍侯,賜食邑二千五百戶。

而另一路,衛青將趙信和蘇建兩支軍隊合為一部,與大軍分開行進,結果他們單獨遇上伊稚斜單于軍,3000餘漢騎與數萬匈奴騎兵搏殺,激戰日余,漢軍不支,蘇建率部分精騎突圍逃回。趙信原本是匈奴降將,降漢後受封翕侯,他見匈奴軍勢眾,發生動搖,領800殘軍投降匈奴。衛青不願擅殺大將,遣人將蘇建送押長安。漢武帝赦免蘇建,將其貶為庶人。

趙信降匈奴後,向伊稚斜單于獻策,將匈奴人畜軍隊向北遷移,誘使漢軍深入,乘其遠來極疲時,再給予打擊。伊稚斜單于見漢軍日強,便採納了這個建議,下令撤離漠南地區,向漠北遠移。

在兩齣定襄的戰役中,漢軍改變了以前臨戰臨時編組軍隊的作法,建立了中、左、右、前、後諸軍,由大將軍衛青統一指揮,並直接掌握強弩軍,從而提高了諸軍協同作戰的能力。這是漢武帝對匈奴用兵以來,軍隊編組最為嚴密的一次。但在實戰中,由於通信聯絡不暢,未能協調好右側防衛軍,導致其單獨遇上匈奴單于軍,3000餘騎幾乎全軍覆沒。漢軍兩齣定襄,雖共殲敵19000騎,但並未達到襲殲伊稚斜單于本部的預期目的。漢武帝以這次軍功不多,賞主帥衛青千金,未再益封。

點評

漠南之戰是一個打得有點奇怪的仗,史記中對此戰記載不詳,因此後世的評價也不一致。漢軍此戰是第一次跟匈奴單于主力對戰,帶有一定試探的性質,所以衛青打得很小心。

農曆二月第一次出塞,殺敵三千後即退回關內修整。

農曆四月,漢軍再次出塞,這次雖然斬敵1萬,但是蘇建和趙信帶領的三千人幾乎全軍覆滅,趙信投降了匈奴。

漢軍第二次出塞雖殲敵更多,但事後武帝沒有對衛青加封,可見沒有達到武帝的預期效果。不過霍去病的勝利卻給漢武帝大大地長了臉。他率800輕騎,離開大軍,獨自追擊匈奴數百里,偷襲了匈奴一個營地,斬敵2028,俘獲了一大批身份重要的匈奴貴族。

漠南之戰的挫折說明,中期作戰,衛青兵團遇到不可克服的問題就是,匈奴已經清楚漢庭意圖,後撤形成戰略縱深,衛青兵團不敢長驅直入,怕被匈奴穿插分割,證明衛青兵團做戰依然是改進型的陣地戰,並未形成有效的高機動運動模式,從戰略上對匈奴未形成威懾 。

漠南之戰雖然總體上取得了勝利,但是並沒有完成漢武帝殲滅匈奴主力的戰略目標。所以戰役結束後,漢武帝雖然對霍去病褒獎有加,但卻未給衛青賜封行賞,說明他對這個戰役的結果並不滿意。 [1]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