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東正教堂
漢口東正教堂,原名阿列克桑德聶夫堂(亦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是俄國僑民在中國漢口興建的唯一一座東正教教堂,建於1892-1895年,坐落在當時的漢口英租界內,今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與天津路交界處。
此教堂奉基輔大公聖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為主保聖徒。1998年,教堂被列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專門為市民舉辦婚禮活動的場所。[1]2015年,湖北省整修漢口東正教堂,把原本教堂頂的洋蔥式尖塔復原,目前教堂做為中俄交流中心與展覽館使用。[2]
目錄
歷史
1861年英國開闢漢口租界以後,租界內設施迅猛發展,順豐、阜昌、新泰等一批俄國磚茶公司來到漢口經營。磚茶廠的設立使英租界內俄國人數量大增,茶商遂與首任駐漢領事夏德爾商議籌建東正教堂,以滿足宗教事務需求。1876年5月2日,俄茶商代表彼特·波特金從俄國運來建築材料,初建活動教堂。1885年俄駐漢副領事伊望諾夫出資將教堂建成為磚木結構,完工後北京俄國東正教總會派修士大司祭尼可萊伊·阿多拉茲契來漢舉行開堂儀式,正式定名「阿列克桑德聶夫堂」。1891年,漢口的俄資順泰磚茶廠舉行25周年慶典,俄國皇太子尼古拉,也就是後來的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來漢口參加這次慶典活動。他許諾捐贈一座東正教堂給俄國僑民。1893年,新教堂建成。
1895以前教堂內沒有固定專職神父,聖誕節、復活節等重大節日時由北京俄國東正教總會派神職人員來漢主持儀式。1896年沙士丁神父被總堂任命為祭司,1904年委派康德拉司契乙就任第二任祭司。到1905年已有17人擔任祭司、大祭司等神職。1905年後改由總會派神父來漢主持教務。1924年,北京總會接莫斯科東正教牧首3644號命令在漢成立教務委員會。1925年任命順豐磚茶東主李特芬諾夫為主席、阜昌東主莫爾強洛夫、牙醫羅拔、那克伐申及彼爾申科、威爾尼娜為委員,負責管理教務。1904-1954年間,共有160名俄僑在該堂受洗,60人舉行婚禮,120人舉行喪禮。在漢主持教務時間較長的神父有兩位。1908-1924年在職的阿德利昂神父任內辦有小學、中學,因反對十月革命無法回國。弗拉基米爾·牙古舍夫(Б. Якушев, протоиерей)為末任祭司,1938年上任。
1954年,俄羅斯正教會將在華的不動產移交給中華東正教會,牙古舍夫於次年回國,改由阿爾巴金人後裔 尼基塔•杜弼寧(Fr Nikita Du Bining, иерей Никита Ду Бинин;1887-1967)與其兒子 頻納•杜恩盛(別名德樹志或德克強, Fr Pinna Du Ensheng, иерей Пинна Ду Эньшен;1919-1970) 擔任阿列克桑德聶夫堂神父。這時,在漢俄僑大多離境,信徒只剩下38人。1956年,杜恩盛被國務院國家宗教事務局任命為漢口東正教區負責人。
1958年,杜恩盛神父參加政府組織的社會主義教育學習班後,帶領漢口的東正教徒參加天主教愛國會的聯合禮拜。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杜恩盛神父被鬥爭;1967年,杜弼寧神父被鬥爭,因拒絕放棄信仰紅衛兵把他押到教堂當場砸毀東正教聖物,過程中杜弼寧神父心臟病發猝死。1920年以前教堂經費有1/3都由茶商支付,1951年董事會解散後僅靠房租慘澹維持。多年以來教堂的損壞已相當嚴重。
建築
阿列克桑德聶夫堂位於鄱陽街48號,被眾多房屋包圍在一個小院中。該堂採取集中型制,有着拜占庭式尖頂與拱券,是東歐流行的東正教堂風格的體現。教堂規模較小,磚石結構,主體為八面體。每面為尖券頂,由34塊條石擠成上部有尖突出(尖券)的圓拱。底層牆面為多向透高拱券,外牆使用壁柱。七面有開窗(尖券窗),一面連至門廊。教堂頂部為比主體小很多的八面體,每面有尖券窗。
頂部與主體由八個坡面八個圓拱相連。頂篷為綠漆鐵皮製八稜錐體。尖頂上有十字架、風向儀。教堂正門面向鄱陽街,門與主體由圓拱狀門廊相連。門廊兩側上下各有窗一扇,窗的頂部與門的頂部亦成尖券。該教堂已被列為保護建築,但所受的破壞較大。
參考文獻
- ↑ 漢口東正教堂. 長江網. [2013-10-25].
- ↑ 俄羅斯全權代表巴比奇出席漢口東正教堂修復竣工儀式. 人民網. [20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