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希伯
漢斯·希伯(波蘭名Grzyb,1897-1941.11.29),記者、國際主義戰士。1897年出生在原奧匈帝國(現波蘭)的克拉科夫,在德國上大學並加入德國共產黨(德名Muller、海因茲·莫勒)。他通曉英、德、俄、波蘭和中國5國文字,後定居德國。1925年來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他到敵後根據地採訪,新四軍衛生部長沈其震給他改名為漢斯·希伯(Hans.Shippe)。1941年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八路軍連隊在沂南費縣交界處的大青山五道溝下的獾溝子附近與敵人遭遇。時為記者的他不幸身受重傷,最後獻出寶貴的生命,時年僅44歲。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漢斯·希伯名列其中。 [1]
目錄
人物生平/漢斯·希伯
初到中國
1925年,他第一次來到中國上海。他作為記者,思想積極、眼光敏銳,經常到貧困的下層民眾中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當上海發生工人運動時,他十分支持,並積極報道,向世人介紹中國工人的貧困和爭取生存、解放的鬥爭。同年於北伐軍總政治編譯處做編譯工作。在那裡,他目睹了帝國主義製造的「五卅慘案」,隨後到達廣州。
返回歐洲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他看到他無法將國民黨的觀點與自己的信念統一起來,於是他憤然辭去了國民黨內的職務,經上海返回歐洲。回到歐洲後,他仍時刻關心中國的革命問題,並根據自己的經歷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用生動的語言寫出了《從廣州到上海:1925年-1927年》一書,於1928年2月在德國柏林出版。此書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了中國的真實國情。
漢斯·希伯並沒有因為國民黨反動派的叛變而動搖對中國的嚮往和對中國人民無私援助的決心,1932年秋,他告別了新婚的妻子秋迪·盧森堡來到了上海,不久其妻也來到中國,定居上海。漢斯·希伯在上海期間,與當時在上海的一些國際友人如史沫特萊、馬海德、路易·艾黎等人組織了「國際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共同研究中國的形勢。
此後的5年間,他在上海廣泛活動,他以筆名「亞細亞人」在美國《太平洋事務》《亞細亞雜誌》和德國《世界舞台》等多種報刊上,發表了大量關於中國和遠東問題的文章,成為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政論家。[2]
重抵上海
1934年由海參崴經蘇聯返回歐洲,半年後回到上海。七七事變後,漢斯·希伯看到中國人民英勇抗日,十分激動,為報道中國的抗日鬥爭,他決心到中國抗戰的指揮中心--延安進行採訪。
採訪要人
血染沂蒙
- 1941年1月初,國民黨悍然發動「皖南事變」。
- 1941年1月8日,重建的新四軍軍部在蘇北鹽城成立。
- 1941年5月,希伯與夫人秋迪化裝成醫生和護士來到新四軍蘇北抗日根據地,見到了劉少奇、陳毅、粟裕等。在蘇北,他完成了一本8萬字的書稿《中國團結抗戰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在蘇北,他提出要到山東進一步了解八路軍在敵後的活動情況,新四軍阻止他「山東敵人大掃蕩要開始了,危險」希伯說:「正因為這樣我更要去。那裡沒有外國記者去過,更需要我許多問題我到那兒才能找到答案」。
同年,希伯夫婦由新四軍掩送到隴海鐵路後,再由115師接到濱海區。
- 1941年9月12日,順利到達山東濱海地區(今臨沂市莒南縣)。當時的《大眾日報》為希伯的到來,刊登了消息,說:「在抗戰中,外國記者到魯南,還是以希伯先生為第一。」希伯到濱海區後受到當地軍民熱情歡迎,有老鄉從院子裡走出來向他打招呼時,希伯總是說:「我叫希伯,你好!」希伯回憶說:「我真像明星!人們追着我,圍着我,一雙雙友善的眼睛望着我,仿佛我是一個天外來客。而我卻有一種到家了的親切感。能和山東的抗日軍民見面我很榮幸,實現了我的願望!」
10月4日,山東抗日根據地舉辦茶話會歡迎希伯。在根據地期間,羅榮桓為了方便希伯採訪,把自己的一匹
棗紅馬送給希伯,希伯堅決不收。為了方便採訪,他換上了魯南特有的鏟鞋,穿上了八路軍的灰棉布軍服。他不僅採訪領導、戰士和當地群眾,還採訪被俘日軍,並且參加夜襲戰鬥,實地觀察戰士們戰鬥。希伯和戰士們打成一片,像小學生一樣認真學習戰鬥經驗,凡和他接觸過的人都願與他交往,並親切的稱他「洋八路」。他白天採訪,晚上寫作,打字機常工作到天亮。很快,他就寫出了通訊《在日寇占領區的旅行》等長篇報道。當時,外國記者的文章要海外發表必須經過上海,希伯的文章能在海外發表於他在上海的妻子是密不可分的。於是希伯讓夫人來山東看看,順便取走他的文稿。
羅榮桓、朱瑞等115師主隊作戰頻繁,多次到後方進行反「掃蕩」,希伯夫婦在此十分不安全,115師把希伯夫婦轉給山東分局機關。在日軍掃蕩時,山東分局機關提出讓希伯夫婦提前回上海,希伯說:「讓秋迪先回去,我同意,而我決不離開山東。一個想有所作為的記者是從來不畏懼槍炮子彈的。讓我留下吧!」沒想到,這次是希伯和夫人的訣別。
- 1941年11月初,羅榮桓政委親自指揮了「留田突圍」(留田,沂南縣境內)。五萬多分別來自費縣、平邑、蒙陰、莒縣的日、偽軍在平家溝進行了「圍剿」
- 1941年11月5日 ,115師向東突出漢河向西南方向突圍。由於指揮得當,八路軍一槍未放,無一傷亡,一夜之間就突破敵人3道封鎖線,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到達預定地點。希伯立刻在《戰士報》上發表了《無聲的戰鬥》,大加讚揚這次突圍。
敵人並不甘心,一場更大的「掃蕩」正在醞釀中。不久,發生了魯中南地區抗戰史上最悲壯的一次戰役——大青山戰役。
- 1941年11月下旬,沂蒙山飄起了小雪,掃蕩進入了白熱化,115師勸希伯離開濱海區。希伯說:「現在正是最需要我奮鬥的時刻。我要和你們在一起!」
- 1941年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連隊在沂南費縣交界處的大青山五道溝下的獾溝子附近與敵人遭遇。敵人以一個混成旅將八路軍一個連緊緊包圍起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連隊戰士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希伯也參加了戰鬥。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太大,領導當機立斷讓連隊分3個小分隊向西南突圍。希伯被安排在第1分隊先走,但他不肯先走。第2分隊開始突圍時,他又要求戰鬥到底,領導未同意。當他拔出手槍,加入最後突圍的第3分隊時,敵人已經從四面八方壓過來了,突破口被封鎖。儘管指戰員們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打退了敵人多次猖狂進攻,但傷亡很大,希伯的翻譯和警衛人員都倒在血泊中。希伯滿腔怒火,從犧牲者身邊撿起槍來,猛烈地射擊敵人。他不幸身受重傷,最後獻出寶貴的生命,時年僅44歲。
戰鬥結束後,在清理戰場時,發現了希伯彈痕累累的遺體。山東軍民以隆重的葬禮將希伯的遺體安葬在他犧牲的地方。
如何把這一不幸的消息告訴秋迪女士,中共上海地下黨員都覺得十分為難,怕這位伉儷情深的異國友人經受不住沉重的打擊。
秋迪女士得知心愛的丈夫犧牲在戰場上,異常悲痛,但她堅強地說:「希伯是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光榮犧牲的,我也是共產黨員,難道不相信我能夠經得住考驗嗎?」
徐向前、聶榮臻元帥分別為希伯題詞:「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希伯同志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親密戰友漢斯·希伯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中國懷念
1942年,山東軍民為了紀念希伯烈士,為希伯建立了一座白色圓錐形紀念碑,碑上刻着羅榮桓等題寫的「為國際主義奔走歐亞,為抗擊日寇血染沂蒙」的題詞
後世紀念/漢斯·希伯
1942年,山東軍民為了紀念希伯烈士,為希伯建立了一座白色圓錐形紀念碑,碑上刻着羅榮桓等題寫的「為國際主義奔走歐亞,為抗擊日寇血染沂蒙」的題詞。「奔走歐亞、血染沂蒙」,這是對希伯一生精闢的評價。
漢斯·希伯墓為六面體塔形,高9.4米,1963年11月1日落成。墓身上層呈雙層皇冠狀,墓身為六角立體塔形。大型漢白玉雕像,是為紀念漢斯·希伯犧牲48周年,於1989年10月雕刻而成,像高2.2米。採用漢斯·希伯兩臂交互放置胸前,一手拿鋼筆,一手持採訪本的姿式,神態安詳,深邃的目光凝視前方,表現出一位國際主義新聞戰士的崇高形象。
徐向前、聶榮臻元帥分別為希伯題詞:「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希伯同志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親密戰友漢斯·希伯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參考文獻
- ↑ 漢斯·希伯戰鬥在中國黨史頻道-人民網
- ↑ 漢斯·希伯:第一個為中華民族捐軀的歐洲人行知互動
- ↑ 漢斯·希伯 英烈紀念堂 - 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