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漫天荷香藏心間(梅雨墨)

漫天荷香藏心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漫天荷香藏心間》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漫天荷香藏心間

一、焦崗湖觀荷

望着焦崗湖的千畝荷花,我最初的感覺是震撼,繼而就是無比的欣喜了。在這千里長淮的中游腹地,不僅有六萬畝煙波浩淼的湖面,更有這宛若人間仙境的千畝荷花澱。面對這盛大的花事、萬千的嫵媚和漫天的荷香,我又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天空正落雨,不過卻正應了觀蓮的心境。看着一朵朵艷紅的、粉白的蓮花在雨中俏麗,讓人不由得平生出幾許歡喜。一眼望去,荷葉蒼蒼,或俯或仰,萬綠叢中,朦朧麗色。細細看來,亭亭一莖,漱波而立,上托芳華,下擁團葉,濯姿浣影,流馨泄香,恰似對鏡佳人、出浴美女,凌波仙子。那嬌小的素白的蓮,像是純潔無暇的女孩,顯得是那樣的清麗和淡雅。那豐潤飽滿的粉色的蓮,就像是情竇初開的少女,面對自己的情郎,露出了嬌羞的紅顏。而那燦爛綻放的紅蓮,更像是披着嫁衣的新娘,渾身上下透露着喜氣,散發着迷人的風韻和熱烈的芳香。

在荷花的下邊,有着綠色的闊大的荷葉,鋪陳着一片片柔軟而溫暖的綠,隨着微風輕輕擺動。蜻蜓穿梭於荷葉和荷花之間,有蜻蜓落在未開的小荷上,便讓人一下子想起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句子,心中不禁感慨詩人觀察事物的細緻,也為自己捕捉了這個精彩的鏡頭而莞爾一笑。

離這千畝荷花澱不遠,便是著名的歐蘇堤,相傳北宋大文豪歐陽修被貶為潁州太守時,曾與弟子蘇東坡在此興修水利,並搭台建廬,授教各種知識與農人,傳稱歐蘇台,人們為了紀念他們的功德,便將這條大堤稱為歐蘇堤。看來,只要是做過對人民有益的事情,人們便會永遠地紀念他。而提到歐陽修和蘇東坡,便不能不提到他們吟詠荷花的佳作。他們因這荷花填寫過無數優美的詩詞,想必是很愛荷花的。歐陽修的七絕《荷花》寫的很妙:「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採蓮。」好像是真的看到了一位清麗脫俗、環佩叮噹的荷花仙子一般。而蘇東坡是填詞的高手,留有一闋《永遇樂》傳世:「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豪放的蘇東坡,在填寫這闕關於荷花的詞時,卻也透着幾許蒼涼了。

二、美麗的傳說

站在這清香四溢的千畝荷花澱中,一時恍惚,仿佛誤入了仙境,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關於荷花的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最出名的有兩個:

一是說荷花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最美貌的侍女玉姬的化身,因為玉姬羨慕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的生活,深感天宮的空虛和寂寞。於是,她在河神女兒逢萊尼的陪伴下,偷偷地打開了南天門,悄悄地飛來杭州西子湖畔,兩位仙女看到明鏡般的湖水煞是喜歡,便跳入美麗的湖中恬洗。天快亮了,逢萊尼要玉姬趕快返回天宮,玉姬哪裡捨得這美好的人間。王母娘娘知道後,惱羞成怒,順手拾起蓮花寶座把玉姬打入湖中,還惡狠狠地罵道:「我要把你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玉姬,見人間自由而動凡心,愛西湖秀麗留戀忘返,結果被霸氣專制的王母打入西湖湖底而身陷污泥之中。玉姬僅僅為了追求自由,僅僅試圖接觸美好,就遭遇了無限的痛苦和無望的人生。她雖然被詛咒在污泥里,卻在難耐里匍匐,在忍辱里涅槃,最終汲取了大地萬物和日月的精氣,化身荷花,倔強地挺起了身,抬起了頭,向無盡的蒼穹驕傲地展示自己絕色的容顏,這就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這就是「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玉姬!

第二個傳說是將荷花比做了美女洛神。傳說洛神是伏羲皇帝的小女兒,從小體弱多病,纖麗如玉樹臨風,美艷如荷花戲水,深得人們的喜愛。沒有家庭的羈束,她整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徜徉,潛移默化地感受自然的毓秀鍾靈。隨着年齡的增長,她多愁善感,心儀姣美。一天,她來到洛水河畔,洛水懾服於她的魅力,傾倒於她的神采,向她求愛。粼粼波光幻化出萬千絢麗的景象,靄靄水霧又為之蓋上隱約的輕紗,那沙岸花樹,水潭崖影,涓涓細流,那洶湧的巨浪,險峻的峽谷,廣闊的灘口……無不迷離夢幻,好似仙境一般。最終她為洛水所打動,發誓要做一枝蓮花,生長於洛水之中,於是便投身洛水的懷抱。伏羲帝尋找到洛水河畔,只見碧波漾漾,一位絕色佳人從水中冉冉浮起,正是他要尋找的女兒。但女兒與洛水再也不能分開了,於是伏羲帝便封女兒為洛水的神祗,封號洛神。

由於這個傳說,千百年來,洛神就走進了中國文學有關荷花的辭章,讓無數文人墨客傾倒着無限愛慕的情思: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楊雄的《甘泉賦》、曹植的《洛神》、謝靈運的《沉妃賦》、李鋼的《蓮花賦》、宋之問的《秋蓮賦》、李商隱的《東阿王》、溫庭筠的《蓮花詩》、汪道昆的《洛水悲》……

風流才子曹植是這樣描寫的:「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稼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清代張祖同的《秋荷》寫到:「洛神仙步凌波。襪羅不染珠塵碎。銀河小影,玉奩嬌語,未應無意。解佩褰裳,相思永在,美人秋水。」他們的描寫都是極致的美麗,真好似一幅美人秋水圖,令人心嚮往之,引發無盡遐想。

三、心底的荷香

荷花,古稱芙蓉、水芙蓉,俗稱蓮花,花朵艷麗,人們喜歡用「出污泥而不染」來形容它的高貴。出於對荷花的喜愛,文人們給荷花取了很多不同的名字。依照外形,起名荷花,取「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之意。《說文解字》上說,「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依照親水的生長習性,取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等。依照聖潔高雅的氣質,取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荷花的莖一般稱為藕,但也有玉節、玉玲瓏、玉臂龍等名稱。荷花的果實蓮子又稱玉蛹或是湖目。

三皇五帝到今,人們一直喜歡荷花,讚美青睞她,把她當做仙子看待,文人騷客紛紛填寫詩詞讚美她,荷花與文人自古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詩經·國風》「山有扶蘇」中就有描寫荷花的詩句:「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在「澤陂」詩中這樣寫到:「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著名詩人屈原在他的千古名作《離騷》中這樣描述自己對荷花的喜愛:「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晉代樂府詩中有一首《青陽渡》也寫的頗有意味:「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可以看得出來,這些詩中描寫的場景是借着觀賞荷花來表達愛意,在這裡,男女情愛在荷花的映照下顯得更加的美好,情感也愈加顯得高雅。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寫有一首《荷花》詩令人叫絕:「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看,翠綠的荷葉、粉紅的荷花美似秋雲,恰似晚霞。這秋雲和晚霞既是荷塘的背景,又是荷葉和荷花的比喻,一箭雙鵰。盛夏的夜晚,陣陣微風送來荷的幽香和湖水的清涼。全詩寫出了優雅的環境、美好的夜晚和美麗的荷花,恰如身臨其境,芬香撲鼻。如果可以住在這樣的地方,那可真是猶如身處人間天堂呀。

杭州的荷花因玉姬的傳說而名聞天下,宋代柳永作《望海潮》,詠西湖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兼有楊萬里錦上添花,詠有「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於是,這十里荷花便更引得遊人如織,觀者如潮了。

在杭州觀荷的人雖是多,但終究是顯得有些鬧。揚州的瘦西湖因其瘦便好了許多,坐着畫舫,觀「荷蒲薰風」,聽着嬌巧的船娘用吳儂軟語哼唱着江南小調,眼裡的荷花便也顯得嫵媚多姿、旖旎無限起來。而紹興沈園的荷花更是不同,也許是多了幾分陸游與唐婉《釵頭鳳》的情深緣淺,看着每一朵的荷花都顯得孤單,滿含着江南女子的含蓄和憂傷。雖是並蒂的少,單只的多,但荷的莖卻都直直地挺立着,透着一種不屈服的倔強。

為什麼要單單去提紹興的荷花呢?這就要提起一個倔強的紹興人了,這人便是朱自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寫的好,雖然清華園裡的荷塘並不算大,但心裡一直頗不寧靜的朱自清,怎麼算也還是一個白領的他,最終選擇了拒領美國人的食品,在飢餓和病痛中高傲地離開了人世。怎麼去想,都似乎受了些荷花的影響。而離開人世的朱自清,在人們的心目中,除了他那清癯溫和的面容,穿着一身半舊西裝,一手拿着書,一手攜杖,慢步走在清華園林蔭路上的身影,就是那一大片皎潔月色下的荷塘了。那片布滿月色、蛙聲悠揚的荷塘就是讀書人骨子裡的傲氣和心中的倔強。

一代文豪沈從文的一段經歷,更是使人們對荷花帶來的思索而感慨不已。那時,沈從文不僅遭到無數次的批鬥,而且每天還要負責打掃歷史博物館的女廁所。後來,他又被強制下放到多雨泥濘的湖北咸寧接受勞動改造。沈從文在飽受踐踏的痛楚中,給他的表侄、畫家黃永玉寫信道:「這兒荷花真好,你若來……」

一句話,竟使那段苦難的日子洋溢着荷花的芬芳,令人以為多雨泥濘的咸寧是王孫可游的人間仙境了。「荷花真好。」身陷苦難的沈從文卻仍為荷花的盛開欣喜讚嘆不已,腳下雖多雨泥濘,眼前卻荷花正好。「荷花真好」,說這話時,沈從文的心中也一定是開滿了荷花,這又該是一種怎樣的胸襟、怎樣的境界呀?這裡的荷花成了讀書人一種趨於澄明的境界,一種曠達灑脫的胸襟,一種面臨磨難坦蕩從容的氣度,一種對生活童子般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充滿嚮往的生命情感了。

四、離佛最近的花

在印度教中,常常把蓮花比喻成起源信仰,和毗濕奴神聯繫起來,而在佛教中因為借用了印度教的象徵意義,所以在佛教符號體系中,蓮花代表漂浮在欲望的污水上,身體、言語和心靈的純潔。佛通常被描述是坐在巨大的蓮花和蓮葉上,而普度眾生的觀世音也是常常坐在蓮花台上,顯示着她悲天憫人的慈悲情懷。所以說,蓮花是離佛最近的花,也最能表達佛的教義,看來,蓮花天生就不是俗物,正所謂:心事無塵土,蓮花自在開。

而觀蓮悟禪是需要一定的境界和緣分的。曾經看過一個偈子,說一個和尚問智門光祚禪師,蓮花未出水之前是什麼,禪師說,是蓮花,和尚又問,那出水之後呢?禪師說,是荷葉,這就是佛門中很著名的「智門蓮花」公案。原文在《碧岩錄》第21則有這樣的描述:僧問智門:「蓮花未出水時如何?」智門云:「蓮花。」僧云:「出水後如何?」門云:「荷葉。」

智門對僧人問話的回答,非常奇特,據《佛光》第5023頁中這樣解釋:「蓮花未出水之前,所見的應是荷葉,而光祚答為蓮花,甚具深意,因為蓮花雖未出水,但蓮花的性質已完全具備,以後出水成為蓮花,不過是其潛在性質的引發,意在比喻自性妙體未發生作用以前,一切妙用已經存在,以後由體起用,均系自性妙體的作用。蓮花出水後,所看到的應是蓮花,而光祚答以荷葉,荷葉是根本,荷葉是圓的,而禪宗常以圓相,代表自性妙體,以比喻蓮花,乃以荷葉為根本,現象界一切變化,仍為此一自性妙體所涵攝。」

佛門教義很深,是需要人們去認真思索的,我們在面對生活的時候,是必須看破表象而去仔細探尋其內在的因果的。要做一番事業,是必須要經過充分的準備的,而這個準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是日積月累的積澱和承繼,是需要很高的自身修為的。即使是在別人還看不出來的時候,那你的心中也要明白,自己是不是具備了驚艷綻放的條件。果有需要你盡情發揮、展示才華、綻放美麗的時候,你可一定要做好了準備呀。

一旦條件和時機成熟,就一定會像這荷花一樣,「蟄伏淤塘無人曉,一朝綻放天下驚」了。

註:6月25日,中央電視台在上午《早聞天下》和下午《新聞直播間》欄目一日兩次對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實驗區焦崗湖美景進行現場直播報道,引發全國關注。近日,焦崗湖荷花澱更是天天遊客爆滿,詩人、作家對焦崗湖荷花讚嘆為「萬花美艷,一水祥和」。今日,初語閱讀隆重推出《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執行總編梅雨墨先生這篇力作,以饗讀者。

本文中所有插圖均系梅雨墨先生在焦崗湖荷花澱拍攝,享有完全的版權,希望大家不要隨意複製!特此申明!

如果覺得本文精彩或者圖片精彩,打賞請點擊二維碼:

藏頭七律 萬花美艷 一水祥和

李保才

萬畝湖荷迤邐開,

花妍疑是月宮栽。

美出傘影托霞夢,

艷動天庭醉客懷。

一路芬芳仙子氣,

水鄉繾綣玉皇裁。

祥雲幾抹開蓮座,

和玉如潮滾滾來。

萬花美艷 一水祥和

萬翔

萬嬌千媚語還休,

花影蓮歌驚鷺頭。

美似瓊瑤能宴客,

艷如雲綺競回眸

一湖瑟瑟凌波去,

水照夕煙放扁舟,

祥瑞漁家多悅色,

和風伴酒月如鈎。

萬花美艷 一水祥和

艾蓮

萬種風情一湖開,

花搖蓮動引客來。

美不自詡花仙子,

艷罷群芳獨自哀。

一波煙雨橋頭過,

水天映日碧霞舟。

祥雲做伴採蓮女,

和風好送客歸舟。 [1]

作者簡介

梅雨墨,滿族,散文家,舜耕書院院長,子怡影視工作室總策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