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
漳平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介于北纬24°54′-25°47′,东经117°11′-117°44′之间,地处闽西的东大门,东毗永春、安溪,南连华安、南靖,西邻新罗,北接永安、大田,外接厦门等闽南沿海发达地区,内联闽、粤、赣腹地。漳平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县,1990年撤县建市。通行闽南方言漳州腔漳平话,闽南语系漳州腔漳平话(部分地区如溪南新桥等接近泉州地区为泉腔)。
2019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8.71万户,总人口29.36万人。201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0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6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10.47亿元,增长4.9%。[1]
目录
基本介绍
邮编:364400 代码:350881 区号:0597拼音:Zhāng Píng Shì 英译:Zhangping City 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北纬24°54′-25°47′,东经117°11′-117°44′。总面积2951.1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2010年)。通行闽南方言漳平话,闽南语系漳州腔漳平话(部分地区如溪南新桥等接近泉州地区为泉腔)。
全市辖2个街道、8个镇、6个乡: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桥镇、双洋镇、永福镇、溪南镇、和平镇、拱桥镇、象湖镇、赤水镇、芦芝镇、西元乡、南洋乡、官田乡、吾祠乡、灵地乡。市政府驻菁城街道。
地处闽西山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20℃,年降水量1311.2毫米。九龙江横穿中部,水力资源丰沛。鹰厦、漳龙、漳泉肖铁路,岭和、福三、围禾省道纵横全境。名胜古迹有拱桥龙洞、宁洋溪、“永福花乡”、双洋园觉塔和永福平直庙、升隆堂。纪念地有朱德旧居和永福、双洋、溪南、新桥革命烈士纪念碑。
著名三乡:新桥农民画乡、南洋水仙茶乡、永福花乡。
最具有知名度的门户网站: 漳平政府网 漳平小鱼网。
地理位置
漳平,又名“菁城”,人们常称呼其“大漳平”。漳平市,地处福建南部内陆咽喉地带,九龙江(北溪)上游,闽南金三角的边沿及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厦门、泉州的铁路出口都必经漳平,是连接沿海、拓展腹地的要道,介于北纬24°54′-25°47′,东经117°11′-117°44′,东西宽约57公里,南北长近98公里。[2]
历史沿革
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同年,明兵克福建,擒元末一度统治福建近4年的陈友定。改路为府,共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等八府。漳州路于1368年(洪武元年)改为府。龙岩县隶漳州府。1471年(明成化七年),福建巡抚据龙岩县民林廷琥等建议奏闻获准,析龙岩县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五里置漳平县,属漳州。1536年(嘉靖十五年)划出聚贤里置大田县。县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1929—1934年曾建苏维埃政府,1949年6月21日解放。属龙岩专区(地区)。1956年宁洋县撤销,县城双洋县入属。199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福建省第九个县级市,1996年11月成为省直辖市,由龙岩市代管。
气候条件
漳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沛,夏长冬短,无严寒,无冰雪,风灾罕见。年平均气温20.3°C,1月份平均气温11.0°C,7月份平均气温28.1°C,年降水量1486毫米,相对湿度78%。
行政区划
1998年漳平市辖2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6个乡,26个居委会、176个村委会。
菁城街道:驻菁西,辖8个居委会(东门、南门、北郊、西门、西郊、星政、北门、东桥)、4个村(菁东、菁西、福满、顶郊)。
桂林街道:驻上桂林,辖7个居委会(城南、上江、高明、上桂林、下桂林、厚福、南美坪)、4个村(黄祠、瑞都、山羊隔、石坂坑)。
新桥镇:驻新桥,辖2个居委会(和睦、麦园)、25个村(新桥、东坑、水仔尾、易坑、西埔、产坑、南丰、秀溪、城口、珍坂、云墩、双溪、武陵坑、仓坂、城门、钱坂、高美、产盂、陈坑、逢湖、秀岐头、白泉、义宅、石码、坂尾)。
永福镇:驻福里,辖1个居委会(永福)、27个村(福里、李庄、西山、清源、吕坊、后盂、新坑、龙车、石洪、洪坑、大坂、秋苑、蓝田、紫阳、封侯、文星、同春、桂洋、箭竹坪、佳山、和丰、颖水、陈村、元沙、岭下、适榕、古溪)。
溪南镇:驻溪南,辖1个居委会(南洲)、16个村(溪南、下林、久鸣、东湖、大山、郎车、官坑、长荣、南柄、上坂、金菊、吾老、前坪、小潭、官林盂、下河)。
双洋镇:驻城内,辖1个居委会(双洋)、12个村(城内、城外、东洋、西洋、员当、坑源、温坑、百种畲、溪口、徐溪、大窑、中村)。
和平镇:驻和平,辖7个村(和平、和春、春尾、下墘、安靖、东坑、菁坑)。
拱桥镇:驻拱桥,辖8个村(上界、罗山、下界、拱桥、岩高、高山、隔顶、梧地)。
象湖镇:驻象湖,辖12个村(象湖、下地、土坑、杨美、灶头、上德安、长塔、禄前、下德安、宽田、半华、科山)。
赤水镇:驻赤水,辖1个居委会(樟东)、9个村(赤水、田头、香寮、岭兜、大坑、安坑、黄山、罗坑、石寮)。
芦芝乡:驻和宅,辖5个居委会(东坑口、芦芝、大深、洛阳、东郊)、4个村(华寮、月山、圆潭、涵梅)。
西园镇:驻可人头,辖9个村(卓宅、进庄、遂林、基泰、钟秀、西园、丁坂、前洋坪、可人头)。
官田乡:驻官东,辖12个村(豪山、梅营、梧村、下浙、黄坪、坪山、官东、山贝、石门、官西、和坑、桂东)。
南洋镇:驻南洋头,辖9个村(北寮、梧溪、红林、营口、永兴、南洋、党口、暖洲、利田)。
吾祠乡:驻后隔洋,辖9个村(吾祠、留地洋、彭溪、内林、彭炉、陈地、厚德、北坑场、凤山)。
灵地乡:驻灵地,辖11个村(灵地、游山头、谢畲、谢地、文山、易坪、长垵、京口、西坑、赤坂场、留春)。
民族人口
截止2009年12月,漳平人口由16个民族组成,主要少数民族为畲族。以汉族居多,畲族次之,回族、苗族、壮族、满族等14个民族共300余人。漳平人主要为河洛裔闽南人口,亦有部分客属。河洛即黄河、洛水两流域,闽南人自河洛移入,因此闽南人亦称为河洛人。根据黄瀚所作的田野调查,漳平约有客家人口5000人,占全市人口的1.8%,他们的祖先来自闽西和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仍保留着客家语言、生活习俗等,犹如一个个“方言岛”,分布在双洋、南洋、官田、赤水四个乡镇。此外,还有数量不少在漳平工作学习的客家人。[3]
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14亿元,完成计划104.1%,增长15%,持续了2007年15%以上的较快增长水平;农业总产值20.28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31亿元,完成计划115.4%,可比价增长25.8%;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17亿元,完成计划103.4%,增长24.5%;财政总收入5.85亿元,增长28.3%,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02亿元,完成预算102.7%,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1亿元,完成计划109.2%,增长23.4%;实际利用外资4100万美元,完成计划136.7%,增长1.9%;外贸出口4180万美元,完成计划181.7%,增长4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3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5786元,增长1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31亿元,增长24.9%,各项贷款余额30.26亿元,增长14.1%。
工业发展
2008年,加大税费优惠、融资协调、生产调度等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企业稳产、达产、增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25亿元,增长19%;新上规模工业企业33家、亿元企业3家。工业运行质量提升,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0,企业利润4.12亿元,增长5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7%;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级规模工业比重达78.4%,非资源型工业比重提高到30.4%。漳平工业园区入驻企业86家,其中规模企业49家,产值18.74亿元,增长42.2%,上缴税金4461万元,增长38.7%。高新技术产业有新突破,伍洋机械、溢泰科技、金绿源茶多酚、千百汇LED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特色农业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7家,产值9.21亿元,增长72.1%。其中:龙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产值5.28亿元。举办“竹王”、“花王”、“茶王茶艺”等比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木竹花茶”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新植速生丰产林3万亩,规模以上木业加工产值5.59亿元。组织实施竹业重点村和百村竹业工程,竹业产值2.6亿元。整合提升永福“十里花街”,花卉产值9931万元。推广茶叶标准化示范栽培,新植茶叶面积1.79万亩,规模以上茶叶企业22家,茶叶加工产值2.07亿元。茶叶企业获有机食品标志1家、绿色食品标志4家、QS认证12家。
第三产业
2008年,商贸物流业加快推进,新增物流企业4家,公路货运量292万吨,增长49.4%。新华都、米兰春天等连锁超市网点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44.8%;闽西南商贸城、汽车交易服务中心、星级宾馆建设和“凯源锦绣名城”、“万成家天下”等房地产项目有序推进;九鹏溪景区、乡村“农家乐”旅游方兴未艾,成功举办漳平市首届美食节和最美村庄评选活动,共接待游客2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30万元。
项目工作
2008年,龙岩市“三二一”项目共完成117项,生产性项目比重占73.5%。其中策划储备项目70项,新开工项目39项,新竣工项目8项。省、龙岩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8亿元,市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9亿元。十三大重中之重项目完成投资12.97亿元,实现产值54.06亿元。红狮水泥一期实现产值4.5亿元,一期余热发电项目竣工投产,二期及余热发电项目完成投资4.18亿元。振鸿水泥一期实现产值1.4亿元,并积极推进二期核准工作。漳平火电有限公司“上大压小”项目取得核准所有支持性文件;“双永”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于2009年3月25日开工建设。“漳永”高速公路线路规划通过审查,进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9·8”、“11·18”及赴闽南、广东、香港等地产业专项招商活动,新签约项目11个。
工业新区进一步拓展。2008年,万亩工贸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2亿元,完成西园新区、登榜工业小区控规和城北新区详规,平整土地605亩,报批土地1405亩,入驻企业5家,投产1家。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稳步推进。
2008年,兑现落实创品牌奖励扶持政策,开展特色品牌宣传活动月,争创品牌工作有效推进。该市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其乌龙茶加工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漳平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被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九鹏溪景区获国家4A级景区。荣获《移动空中看海西》福建省“十大空中最美家园”。新获省著名商标3件,龙岩市知名商标7件,省名牌产品2个。千百汇“CH”商标成为该市首个申请国际注册的商标。“漳平水仙”茶集体商标成功注册,“九鹏牌”水仙茶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积极参加茶叶博览会,取得“4金6银11个优质”奖。杜鹃花参加省第二届花王赛和花博会,分获“花王”和“1金4银3铜”的好成绩。国家级工作品牌运用成效明显,全市通过各种品牌争取上级资金7799万元。
城乡环境
2008年,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总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顺利推进。实施城建项目26项,总投资3.7亿元。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汽车客运中心、公交货运站、华龙广场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5.56公里的工业路一期建成通车,西园大桥及工业路二期工程动工建设,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城市管理,依法制止违法建筑37处,拆除3471平方米,城区秩序明显好转。实施城区“绿亮美”工程,新增公共绿地3.9公顷,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和平镇东坑村、永福镇西山村等试点村建设初见成效,29个村列入龙岩市“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乡镇和3个村庄完成规划编制。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扎实开展,1乡18村的垃圾治理通过省级验收。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办,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永福三河底农田基本建设有效推进。建立农村公路市补、乡管、村养机制,建成3个农村客运站,完成117.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施九龙江北溪(漳平段)防洪二期工程,完成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面积2.75万亩,涉及农户1.02万户。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基本完成。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2008年,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完成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制定7个乡镇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节能减排任务有效落实,关闭漳平火电有限公司4台发电机组、立窑水泥企业4家。开展“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专项清理整治,取缔“小冶炼”。加大项目环保验收和减排治理力度,清理未验收项目360个,执行环保验收41个,治理减排企业56家。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完成7个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已建成14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强化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完成土地利用调整,新增耕地面积147亩。土地、矿产资源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矿山企业的环保意识增强,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400万元。完成奇和石灰石矿区资源整合工作。[4]
社会建设
简介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08年,人才工作不断加强,出台引进、留住优秀人才优惠政策,实施名师名医工程,评选奖励优秀高中骨干教师和优秀骨干医生。教育工作通过龙岩市教育督导评估,全面启动“双高普九”迎检工作。校舍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教师城乡交流,发放边远乡村教师津贴,稳定教师队伍;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力度,已化解债务2789万元。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妇幼保健、防疫疾控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现整体提升,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妇幼院、中医院迁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生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成果继续巩固。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和平安漳平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创建活动,顺利通过省第十届文明城市考评。积极做好援助四川灾区工作,共为灾区捐款440万元,先后派出13人次赴灾区支援卫生防疫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和百日督查行动,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和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全面提升,连续5年实现命案全破,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落实市委书记大接访制度,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惠民政策
惠民政策措施较好落实。2008年,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6项,总投资2.09亿元,有13项已经完成。发放粮农直补、石油价格改革综合补贴、农村“六大员”津贴等,共计1021.52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共免补1346万元,“双高普九”和校舍危房改造投入1021万元。120套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完成6层板浇筑。落实库区移民后期各项扶持资金662万元。继续实施自愿免费婚检制度,婚检率达98%。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改善。实施造福工程、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规范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及教师津补贴。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提高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发放低保金1.02万人966万元。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标准。扩大新农合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实施参合农民大病商业统保,参合率达96.57%,补偿住院农民2.06万人次,兑付住院补偿金1830.47万元。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困难家庭救助保障制度,开展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贡献奖励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补助。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送员工4801人,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60户。
服务环境
服务环境不断优化。2008年,漳平市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2件,答复率100%,满意率85.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决策听证制度等民主决策机制,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和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监督。“五五”普法工作有效推进,组织公务员学法考试,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开展规范行政执法机关行政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预防执法腐败机制进一步完善。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报备,部门内部相对集中审批权改革稳妥推进,39个职能部门(单位)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规范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受嘉奖13个单位37人次,被告诫4人。
社会事业
实施名师名医工程,评选奖励优秀高中骨干教师和优秀骨干医生。教育工作通过龙岩市教育督导评估,全面启动“双高普九”迎接检查工作。校舍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教师城乡交流,发放边远乡村教师津贴,稳定教师队伍;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力度,截至目前,已化解债务2789万元。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妇幼保健、防疫疾控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现整体提升,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妇幼院、中医院迁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成果继续巩固。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完成赤水、象湖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启动,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有效推进,文庙修建即将完成。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12个全民健身工程和24套农民健身设施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龙岩市体育健儿参加国家级比赛共有40项获得前三名。全面完成迎奥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顺利推进。
民生工程
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6项,总投资2.09亿元,有13项已经完成。发放粮农直补、石油价格改革综合补贴、农村“六大员”津贴等,共计1021.52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共免补1346万元,“双高普九”和校舍危房改造投入1021万元。120套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完成6层板浇筑。落实库区移民后期各项扶持资金662万元。继续实施自愿免费婚检制度,婚检率达98%。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改善。实施造福工程、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规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及教师津补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发放低保金1.02万人966万元。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标准。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实施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大病商业统保,参合率达96.57%,补偿住院农民2.06万人次,兑付住院补偿金1830.47万元。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困难家庭救助保障制度,开展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贡献奖励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补助。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送员工4801人,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60户。
其他
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双拥”和退伍安置工作继续加强,顺利完成2008年冬季征兵工作,取得25年26次无政策性退兵的好成绩。支持工、青、妇和科协完成换届工作。外事、侨务、审计、民宗、老干、老龄、统计、人防、市志、档案等工作都有新的进展。[5]
2011概况
2011年,与2006年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个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个指标实现翻两番以上;外贸出口总值实现翻四番以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一年实现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超过90亿元”的奋斗目标,年均增长14.8%,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时期。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3亿元,每年持续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4亿美元,年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9284元提高到16930元,年均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4561元提高到7900元,年均增长11.6%。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1.4:31.7:46.9调整为14:45.8:40.2。工业总产值是2006年的3.9倍,年均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2006年的4.6倍,年均增长28.1%;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189家、20家,比2006年增加101家和17家;工业占GDP比重达37.7%,比2006年提高12.1个百分点;非资源型工业与资源型工业比例由2006年的26.5:73.5调整为30.1:69.9;市本级规模工业比重由2006年的64.2%提高到89%。“433”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建材、能源、农产品加工产业年产值均超20亿元;轻纺、矿冶产业年产值均超10亿元;化工、机械产业年产值均超5亿元。培育了红狮、木村、正盛等产业龙头企业;建立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龙岩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正盛公司被命名为中国硅化物产业基地。
农业总产值比2006年增长25.7%。五年完成林改276.8万亩,造林绿化39.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4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8%,竹业、花卉、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37.4万亩、2.4万亩、10.2万亩;相继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福建十大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标准化县”、“中国特色竹乡”称号,注册了“漳平水仙茶”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农业加工企业135家、产值实现2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37家、增长6倍,其中龙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占龙岩市的17.4%。农民专业合作社13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
全年旅游人数达105万人次、总收入4.4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4倍、11.4倍,九鹏溪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永福镇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点,香寮村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开发建设万成、凯源、九龙桂冠、大景城等房地产项目,五年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17万平方米、销售额28.5亿元。新华都、米兰春天等知名连锁超市入驻我市。
拥有白炭黑“正”字牌等省名牌产品8个、木村“美丽家园”等省著名商标17件,龙岩市知名商标24件,取得有机食品标志1家、绿色食品标志8家、QS认证42家。
森林氧吧
漳平全市森林覆盖率77.9%,林木蓄积量1503万立方米,是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市)之一,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漳平天台国家森林公园,2008年5月九鹏溪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漳平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于200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命名,总面积3987.4公顷,分天台山、大涵溪、紫云洞山及九鹏溪四大景区。森林公园内的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各类植物197科1300余种。境内双洋镇为古宁洋县治所在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众多名胜古迹。天台山所在地——赤水镇香寮村是明代航海家王景弘的故里,其壮举已被福建省教委收入初中乡土教材。我市将根据森林公园的地理分布特色和森林公园自身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把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漳平旅游业发展的载体。
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丰富,林冠一般带有照叶林的亮绿色特征,林相比较整齐,群落的垂直层次较分明,加之丰富的降水,温暖的气候,较大的相对湿度,照叶林外貌带有南亚热带雨林的一些特征。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松、银杏、红豆杉、毛红椿、伯乐树、金毛狗等20多种。森林中还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使公园充满生机;在天台山景区,时常有猕猴出没,在秋冬季节,九鹏溪景区更有珍稀候鸟鸳鸯嬉戏水面,给人们带来很好的观赏素材;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被列入我省一级、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一级云豹、蟒蛇等;二级穿山甲、猕猴、黑熊、灵猫、虎纹蛙、豹、苏门羚(岩羊)、松鼠、龟、丛林猫等。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山菜野果给森林公园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食品资源。丰富的森林动、植物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可爱和美丽。
“4A”级景区。水上茶乡——九鹏溪风景区,位于漳平市南洋乡,于2005年5月1日开园,是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2008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景区。景区面积1800公顷,距市区28公里,省道永(安)—漳(平)公路纵贯其间,交通便利。景区按照“规划开发、规范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水体景观为主体,保持景区内原生态的森林环境,造就了幽爽清新的空气,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9820个以上,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2007年由省林业厅与省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07年我最喜爱的“绿色之旅”暨最具体验价值的十佳森林人家评选活动中,九鹏溪景区名列其中。景区融合森林旅游、人文旅游等特色,充分发挥茶山水景、森林人家特色,参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现建有别墅22栋,游客休息亭5座,森林漫步道5公里,成为众多旅游观光者的休闲度假游览胜地。
南方重点林区。漳平是中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地面积383.5万亩,占土地面积86.7%,有林地面积337.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99.3万亩,商品林238.2万亩,森林覆盖率77.9%,林木蓄积量1503万立方米,位于全省前列。漳平市及永福镇于2000年6月分别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杜鹃花之乡”。漳平作为全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市)之一,林业经济是我市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深化林业各项体制改革,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以科技为动力,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大力实施发展漳平现代林业的“321”工程,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旅游景点
桂东洋森林公园:漳平市桂东洋森林公园位于漳平市官田乡桂东村内,景观以其“稀”、“秀”、“幽”、“旷”为显著特征。风景区所属的桂东山主峰火烧岭头山海拔1530.3米,为当地第一高峰,雄伟的山势与变幻莫测的云雾刚柔相济;山里溪涧幽邃、植物茂盛,是闽西南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庇护地和资源库之一。
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漳平市北部,包含如下景观:马山、紫云洞山、宁洋古城、天台山、宁洋溪。
王景弘故里:古称“香山”、“风寮”。香寮村地处漳平市西北部,曾产生宋代高僧慧真祖师、道教教主曹泗公、明代航海家王景弘和明代农民起义军首领苏阿普、隐士王镜等杰出人物。
2011年福建乡村游首批星级单位出炉。[6]
花木之乡
2000年6月,漳平市获得国家林业局及中国花卉协会授予的“中国花木之乡”称号,永福镇获得“中国杜鹃花之乡”称号。荣誉称号的获得,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花卉界人士的普遍认可。永福杜鹃在全国的花卉市场上大放异彩,其产品占全国同类产品的70%以上。漳平市牵头制定的杜鹃花产品及生产标准,通过福建省技术监督局的审定并颁布实施,成为行业共同遵守并执行的标准,永福杜鹃已成为行业的领跑者。2004年漳平市永福杜鹃花行业协会的“永福”商标获得了龙岩市知名商标。
漳平市荣获国家级“中国特色竹乡”称号
2011年10月14-16日,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漳平被中国竹产业协会评为“中国特色竹乡”,我市又新添一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此次中国竹产业协会共评选出9个中国特色竹乡。我市竹林资源丰富,竹林面积已达37.42万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培育特色竹产业作为重点“三农”项目来抓,通过科学育竹、示范引导、重点村建设等措施迅速推动竹产业发展,形成了集竹林培育、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出口创汇为一体的竹产业运营体系。中国竹产业协会冠名漳平“中国特色竹乡”势必推动我市竹产业新一轮快速、健康发展。
特产小吃
漳平笋干:又称“闽笋”,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嫩脆,被列为是百味山珍。
漳平水仙茶饼:又名“纸包茶”,是乌龙茶类惟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为福建名茶之一。
米浆粿:漳平特色传统小吃。因其用米浆蒸制时,蒸熟一层再加一层,循环反复,故又名“千层糕”。
风鸭糊:在漳平,每逢入冬,家家户户杀番鸭,褪毛去内脏后,用竹片撑开鸭肚,再用特制香料(双洋镇上一陈姓人家有卖,家家户户知晓,最正的)加食盐等抹遍净鸭内外,并腌制一个晚上,让味道渗入全身,最后将鸭悬挂在通风日照的走廊过道或庭院处,任风吹日晒使鸭自然风干,故俗称“风鸭”。
油炸粿:漳平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制作时,把大米、黄豆等浸泡后磨成米浆,用圆勺子取适量,然后放入碎肉或萝卜丝等馅料,再盖上一层米浆后,将其放入热油锅中炸制而成。其状为圆形,其色金黄,味香爽口,诱人食欲,用天然茶油炸制的食用起来风味更佳。
萝卜糕:漳平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制作时,先把切好的肉和萝卜丝加点盐﹑酱油去炒熟,在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然后把炒好的肉和萝卜丝放到米浆去搅拌均匀后,将其放入蒸笼蒸熟。
民间活动
清代盛行于民间,有火龙、布龙两种。火龙流行于新桥西埔、云墩等地,长达110节,200余米,龙头、龙尾各3米多长,龙身每节长2米,底平,上呈拱圆形,安装3层灯座,上层装彩灯10盏、下层36盏。整条龙有彩灯1000余盏。龙头、龙尾各由8—10人肩扛,龙身每节6—8人抬扛,前面灯牌引路,接着是鲤鱼、龟虾等各式彩灯,10组鼓乐队,30多把响铳首尾相随。1987年春,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播放了这一巨龙奇观。布龙有7节、9节,分青龙、黄龙、红龙,盛行于菁城、双洋、永福一带,飞舞穿行组成“福、禄、寿、全”字样。配鼓乐以壮声威。
舞狮即狮子舞,是漳平流传广泛的主要民间文娱活动形式之一。大体有狗头狮、杂艺狮、簸箕狮3种。狮的造型大同小异,不同的是狗头狮和杂艺狮的嘴、眼是活动的,而簸箕狮是固定的,狗头狮和簸箕狮的狮身均用布饰成,杂艺狮另披一层毛皮。3种狮的下嘴唇均有八卦图。在民间,狮子象征吉祥,是一种驱邪神兽。表演时,由一人掌头,一人伺尾,用小堂鼓、马锣、大钹等打击乐伴奏。狗头狮与簸箕狮都有个嬉狮角色称小鬼或叫“逗弥”,带娃娃面具,穿羔羊皮背心,右手持葵扇,左手拿竹枝戏狮出场,而后由猴子和歪嘴两个角色出场与“逗弥”一块耍狮、驯狮、洗狮、量狮、抓虱子等。簸箕狮另有跳狮、杀狮、翻狮等武艺表演。舞后有矛、盾、铁尺、双刀、九节鞭、棍棒等武术表演。
迎竹马竹马,又称竹马灯。明清以来,历代相传,流传于溪南、拱桥、新桥、永福、赤水等地。马灯采用竹篾扎成,糊以色纸,分红、白、黑、斑花4种,马分前后两节,系于马童的前后腰间,以12—24人组成队列。配上鼓乐,赋于一定的历史故事情节。马童按戏剧人物装扮表演,如“昭君和番”、“宋江入城”、“唐僧取经”、“薛仁贵征东”等。迎竹马,民间视为丰年之兆,祈求国泰民安。春节、元宵,迎竹马最为活跃。
采茶灯这是闽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在漳平城乡广为流传。采茶灯反映采茶姑娘上山采茶的欢快情绪,音乐优美轻快,散发浓郁的茶乡气息,民歌风味。舞女手持彩扇、花篮,以云步、碎步表演上山、踩石过山涧,运用兰花手,表演正采、倒采,将层次逐渐展开。扑蝶成为高潮。先以打击乐为前奏,到采茶时以笛子为主,三弦、二胡、扬琴伴奏,边歌边舞。
花船又称旱船、船灯。由闽南沿海传入漳平,流传于菁城、双洋等地。花船下部以竹片仿制木船,上部以花轿结构装饰,男、女两人表演,女乘船,男撑船,反映开船、上滩等情节,表演中赋有历史故事情节,如桃花搭渡等。
闹宋江“闹宋江”是起源于明朝末期,流传于永福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古装服饰,八音伴奏,表现宋江组织出征、下船过渡、进攻战斗、胜利入城等历史故事情节。此一形式现已失传。
宝塔灯为永福龙车所独有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以木片为杠架,制成高10余米的宝塔造型,左右用竹竿支撑以求平稳,上扎各色纸花,数十名男子抬着游村过河,配以“战鼓”。而后翻倒在地,观灯者争抢纸花,带回家中,悬挂门上,以祈求吉利安详,多子多福。
相关的文章
漳平——我的家乡[来源:陈鑫的日志] 漳平,这个中国最小的城市,自古以来传承着浪漫的风情。这里,是情侣们的小天堂、、、
如果在漳平遇到你,那么我一定要在清晨带你去高明寺。骑着小毛驴,踏上微微的凉风越过青翠的小山坡,在香火缭绕的山腰寺院为我们的爱情求一支上上签;
如果在漳平遇到你,那么我一定要在夏日的夜晚带你去九龙广场。在晴朗的星空下,肩并着肩坐在草地上,看喷泉给萤火虫的夏日洗礼;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那么我一定要带你去橘子洲公园的振文塔和东山别墅区的东山塔,两座古塔隔着九龙江相偎相望千百年。据说,只要在双塔的最高层同时系上同心结,我们的爱情将会受到古塔的庇佑。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那么我一定要带你去九龙江畔的秘密草坪上放烟火,我会把烟花用力的抛向夜空,从清澈的江底顿时冒出一颗流星,在它冲出江面的一刹那,许下永久的心愿。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那么我一定要带你去我们的小吃街,让你尝尝我的爷爷初中时第一次请我奶奶吃的,我的爸爸高中时第一次请我妈妈吃的,我在家乡第一次请你吃的——---米浆粿。配着传统手艺制成的臭豆腐,古色古香的木质刀叉——---但愿我们也能幸福地告诉我们的孩子,这个浪漫的、米浆粿的故事。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豪佳源,用20块的现金券,换两杯饮料,吃光他们免费的沙拉,走之前服务员会热情地告诉我们:桥那头的海市蜃楼有免费的蛋挞噢!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凌晨才开市的桥头水果夜市,让你把从来没吃过瘾的荔枝龙眼西瓜杨梅李子栗子梨……拨壳拨到手抽经,吐籽儿吐到嘴麻木。临走还让拎着两大袋没来得及吃的,嘴里念叨着:以后每年夏天都给我寄两箱冰镇的来!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挑个好日子,骑上踏板车载着你穿过青山,绕过绿水,翻过河滩,走进山涧,来到拱桥泉水瀑布一起“燃烧青春”。渴了喝岩缝里冒出来的泉水,饿了自己砍柴烧烤,热了在瀑布下的小潭子游个泳,倦了躺在自制的木筏上,在花香鸟语中小憩片刻...到了夜晚,支起帐篷,生起篝火,让我们在林间歌唱家的伴奏下来一曲——---爱的私语...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瑞都瀑布,踏着布满青苔的林间小道,穿越香蕉林,一个世外香蕉园出现在眼前,摘下满满一捧香蕉,借着瀑布的推力从光滑的岩面来个天然漂流,带着香蕉冲进....我不会告诉你,这尽头是一个水潭的^.^嘻嘻~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骑两个小时车去吃最正宗的漳平笋干、双洋板鸭、拱桥番鸭、南洋油炸粿、还有高中时候每周末早上都去吃的花生浆配油条。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嘉亿看午夜场,然后带哭得稀里哗啦的你去吃十二点才开门的豆浆油炸粿,哄着你说:乖乖,别哭了 ,电影都是骗人的,我向最爱的油炸粿发誓我们一定会更好的。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百年橘子洲公园,乘着夕阳,拎着高跟鞋,光着脚丫子和老人们一起漫步在青石路上,一直走一直走,直到青石小路冒出了新芽...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九鹏溪原生态游乐园,乘着小竹筏与白鹤共舞。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大锦城酒吧,化妆成两只吸血鬼,任随洋酒的化学作用在闪光灯下和你调情....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去龙江大桥上,趴在桥栏上,伸出半个身子,指着桥墩上的那条破布说:那个破东西在某天假扮水怪吸引了半个市的市民....
如果在漳平遇见你,我会带你离开这里
家乡总会是最美,
故土永远是亲切
我要带着你离开,
就像左丹说的
“我们离开,是为了再回来。
回来了就不会再离开。”
漳平大事记
1949年10月1日,宁洋县和平解放,成立以林维邦为主席的宁洋县地方维持会。
10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派军事代表团驻平,张震东、林敏为该团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漳平县委,张震东任书记。撤销中共漳平临时县委。隶属关系从闽南地委划归中共福建省第八(龙岩)地委领导。
10月13日,驻平军事代表团前往永福接受国民党漳平地方武装陈祖仁部投诚,同时接管永福、官田两区国民党区、乡政权。
10月底,县支前办事处成立,筹集军粮40万公斤,运至华安、和溪支前;配募军政人员寒衣款1.6万元。
11月中旬,原宁洋县长、宁洋和平解放协议签字者之一的俞水潮,令汤玉金率领部分逃往赤水的旧军政人员,武装包围驻黄山头中共永宁游击队一小队。漳平军事代表团得悉派部驰援。解围后,乘胜攻占俞驻赤水白土楼总部,俘获官兵83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等物资。
12月,漳平县大队(团级建制)在城区成立,隶属福建省第八军分区。
同月,新中国建立后漳平第一支文艺宣传队——县文工队成立。在城区首次演出歌剧《白毛女》。
是年全县人口为18854户,76108人。
是年漳平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125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69万元,农业产值为1090万元。
1950年1月16日,第八专署发出布告,自即日起禁止银圆、铜币流通,市场交易一律使用人民币。但漳平直至7月,人民币才逐步取代银、铜币。
4月4日,省第八专署改称龙岩专署。漳平县人民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政府,张震东任县长。军事代表团撤销。
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县妇女组织开展宣传贯彻并配合司法部门查处杀妻虐女案件4起,解决包办婚姻和家庭纠纷案件近2000起。
7月1日凌晨,张景清勾结安溪吴增辉、詹福瑞等股匪300余人攻占溪南区人民政府,俘走2人,张自立为“漳平县长”。1951年初,张被剿匪部队捕获处决。
7月,宁洋县第一区区长孟继业和通讯员陆阿泉,在赤水乡田头村开会,归途中遭土匪伏击牺牲。
10月17日,原菁华、党泰、永福、官田、溪南、新桥六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漳平县第一至第六区公所,为县府派出机构。
10月,中共宁洋县委组织部长黄加其在小陶镇遭土匪伏击牺牲。
11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2年8月基本结束,镇压一批反革命分子。有个别起义投诚人员被错杀错判,到1981年落实政策时逐个进行甄别纠正和平反。
11月,全县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剿匪反霸斗争。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253团到平剿匪,并抽调部分骨干协助土改工作。
12月14~17日,漳平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城区召开,会议选举张震东为常务委员会主席,邹永贤、张朝芬为副主席。
12月下旬,漳平举办第一期土地改革工作队学习班,至次年1月上旬结束。参加学习人员六七十人。
是年,为抗美援朝而举行的增产节约、捐献武器弹药运动中,全县捐款49131.29元。
1951年1月上旬,县土改工作队集中在新民村(现上、下桂林)开展土改试点工作。春节后,在列为第一批土改的菁华区八个行政村全面铺开。以后全县共分三批进行。
同月,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成社会救济委员会,向各界劝募衣物、款项,赈济1950年中秋节遭土匪洗劫的下林村群众。受惠54户。
2月1日,福建军区、十兵团通令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253团在漳平剿匪斗争中于1月18~25日奔袭詹福瑞股匪时,一举歼灭454名的战绩。
2月5~6日,漳平大雪,平地积雪10~20厘米,高山150厘米左右,竹木断裂甚多。
同月,漳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接着全县各区相继成立分会。
3月8日,漳平城区妇女首次集会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
4月,第一期土改结束,在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号召下,芦芝乡的杨柏、许生花等首先组织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至1952年3月,全县发展到977个组,入组农户8372户18543人,占总人口的21.8%。
5月1日,漳平城区举行万余人的爱国游行示威。全县31984人参加和平签名,反对美国武装日本。
7月1日,漳平首家国营商业公司——县国营贸易公司在城区成立。
8月下旬,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莅县,分赴永福等地慰问革命老区人民。
12月20日,县直机关开展“三反”(反贪污、浪费、官僚主义)运动,至1952年6月底基本结束,查出有贪污行为的103人,占参加运动人数的32.9%。贪污总金额为32015.13元。
同月,漳平县首次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漳平初中操场举行,同时举行全县首次文艺汇演。
1952年2月,在全县工商界中开展“五反”(反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6月,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至9月全县各区供销合作社全部成立。
6月底,全县(除山羊隔乡外)土改结束。依法没、征收土地88374亩、耕牛709头、农具15491件、房屋3608间、多余粮食439741.5公斤、家具7485件,分配给17775户贫雇农和其他劳动者。封建土地所有制至此结束。
8月,原属地方建制的县人民武装部正式编入军队序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漳平县人民武装部。
12月24~28日,县二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漳平城区召开,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部分职权,选举张震东为县长,余山为常务委员会主席,陈国霸、邓添水为副主席。
是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1204万元,比1949年增长14.9%,人均国民收入121.07元。粮食总产28518吨,比1949年增长29.7%。
1953年1月12日,城区召开物资交流大会,会期3天。县第一届戏剧会演同时在一中操场举行,共搭4个舞台,观众达3万多人。
2月2日,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活动,取缔一贯道、先天道、同善社等道坛9个,依法判处反动会首死刑1人,徒刑7人,管制3人。
4月,公安机关破获赤水区香寮乡林清河、张炮等为首组织的大刀会(又名吹符会、天公会)策划反革命暴动案,林、张被处决。
夏,以杨柏互助组为基础,在芦芝乡邦坑试办漳平第一个初级农业社。
6月30日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漳平全县总人口为84693人。
6月,自1950年开始的剿匪斗争至此月共歼灭土匪1077名(其中生俘995名,击毙60名,畏罪自杀22名),缴获各种枪支675支,弹药2.6万发。
同月,私立永福菁华初级中学改为公办,改名为漳平县第二初级中学。
7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识别小组施联珠等5人到山羊隔村作民族识别调查,确定山羊隔少数民族为畲族。
9月29日晚,在卢长兰妻子的揭发下,桂林乡民兵捕获隐藏土匪卢长兰。次日顶郊民兵和县武装部据捕获卢经验,于当晚围搜匪首欧阳豪家,一举捕获欧阳豪。10月4日晚,桂林民兵又捕获土匪陈云贞,三匪均被依法惩处。
9月,双洋百种畲翁头林村猛虎伤人,公安人员和民兵闻讯前往捕杀,虎被击毙,重163.5公斤。
10~12月,全县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贯彻活动,提出“十五年实现社会主义”的口号。
11月,在全县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严禁私商经营粮食、油料,取缔粮、油自由市场。
是年冬,全县共组织互助组1366个(其中常年450个,临时916个),参加户11723户,48721人,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7.5%;农业人口的61.9%;入组耕地9355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8%。
1954年6月24~30日,召开漳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学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产生出席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名。
9月16日,漳平按国家规定,对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棉布定量凭票供应。直至1984年,始取消棉花、棉布的统配,实行免票供应。
9月,漳平县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改校名为漳平第一中学。
是年,各乡辖村重新调整:全县从原来71个乡调整为103个乡(镇)。
是年,原属华安县的大深(洛洋、陈坂)、岭头、半岭、大樟、涵口、大杞、小杞等8个自然村划归漳平管辖。
1955年4月6~8日,县民主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漳平城区召开,出席代表118人。大会选举范淑妹为县妇联主任。
6月中旬,城区、永福、官田等地流行小儿疫痢,死20人。
7月,鹰厦铁路漳平段开始施工。
9月,在全县农村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政策。当年全县粮食定产3349.5万公斤,定购444.8万公斤,定销156.45公斤。
11月25~27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漳平城区召开。大会选举于联为县长,余彬、叶加林为副县长,杨金山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11月下旬,铁道兵司令员王震来闽视察鹰厦铁路建设。27日路经漳平,会见县一届人大会议代表,并在闭幕式上讲话。
1956年1月,县成立支前委员会,动员民工、民船,运送粮食、副食品、柴草等支援鹰厦铁路建设。
2月上旬,县委举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积极分子训练班,传达贯彻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指示。到年底,全县共办高级农业社164个,入社农户22147户,占农户总数的90.52%。
同月,城区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改造高潮,有9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并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城区的竹器、造船、棕棉、修理等12个行业的私营手工业者,分别组成6个生产合作社、13个生产合作组。
4月1日,据67个乡统计:全县有知识分子1487人,其中高级知识分子8人,一般知识分子1479人。
4月2~5日,漳平县召开首届知识分子代表会议,共86名出席。贯彻中央关于知识问题指示,号召向科学进军,迅速改变科学文化落后状况。
5月10日,西园民用木船一艘因超载在石鳖潭触礁沉没,死4人。
6月2~8日,中共漳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漳平城区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漳平县第一届委员会,王曙东为书记,于联、朱振来、刘同武、张金标为副书记。
6月,自1955年11月动工续修的岩平(龙岩——漳平)公路建成正式通车。全长81公里,每天对开客车一班。
7月31日,宁洋县撤销建置,原辖境分别划归漳平、龙岩、永安三县领属。划归漳平管辖的有:城厢、员当、徐溪、溪口、城口、中村、温坑、坑源、赤水、田兜、安坑、香寮等12个乡(镇)、116个自然村、3001户、10930人,耕地面积42943.06亩。
7月,漳平按照国家规定,在全县职工中实行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参加工资改革人员1806人,人均月增资5.5元,增长幅度13.73%。
同月,漳平酒厂动工兴建,年底建成投产。累计总投资83.8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各种饮料酒1000吨。
9月2日,漳平—永福公路动工修建。次年4月6日竣工,5月2日正式通车,全长41.5公里,该线为龙岩专区第一条民办公助线路。
9月16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人员首次到漳平桂林乡,将该乡为支援修建鹰厦铁路而种植生产大量蔬菜的事迹摄制并编入彩色纪录片《鹰厦铁路》中。
10月19日下午,漳平各界1万余人举行集会,欢庆鹰厦铁路铺轨到漳平县城。
10月23日,印尼华侨归国观光团闽籍团员25人,到达漳平参观鹰厦铁路铺轨工程,受到热烈欢迎。
12月5日下午,省人民慰问团一行140多人,由尤扬祖团长带领到漳平慰问修筑鹰厦铁路的8503部队和民工。
12月27~29日,县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漳平城区召开,大会选举周晓斌为县长,方大刚、张金标、叶加林、范淑妹为副县长。庄殿杰为法院院长。
是年,县粮油加工厂在城区建成投产,总投资63万元,年生产能力为加工大米1.5万吨,饲料5600吨。
1957年1月,中共漳平县委机关报——《漳平报》创刊。该报为不定期二开单版。
2月18~26日,漳平县委第一个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桂林乡的黄祖复,到京出席全国第一次农业劳模代表大会。
4月初,中国土产出口公司向漳平竹编艺人唐永魁订购手提青丝竹篮1000个,外销苏联等东欧国家。
4月12日,鹰厦铁路全线通车。
4月20~26日,溪南乡暴发松毛虫危害松林,受灾面积达1.7万亩。
7月,县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动员干部大鸣、大放,帮助县委领导整风。不久,整风运动转为反右派斗争,历时半年,由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全县错划“右派分子”47人。
8月2日,西园乡前洋坪民用木船一只,因人货混装、严重超载,行至石鳖潭拐弯处沉没,淹死7人。
12月,漳平最大的引水工程永福新坑圳动工修建,次年夏竣工。圳长15公里,灌溉面积为1348亩。
是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777万元,比1952年增长47.59%,人均国民收入154.10万元。粮食总产37247吨,比1952年增长30.6%。
1958年2月23~28日,县五级干部扩大会议在城区召开,共2800人参加。会议传达贯彻中央中共杭州、南宁会议精神和省党代表会决议,提出“反右倾、鼓干劲、超英赶美、苦干3年,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40条”的急躁冒进口号,组织各行各业“大跃进”。
3月,漳平县高山石墨矿建成投产。
5月,为适应“大跃进”形势需要,县成立多种经济生产委员会;农具改革委员会;山区生产规划委员会。
6月6日,县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罗才为县长,刘清琪、张金标、范淑妹为副县长。
同月,龙岩专区京剧团下放漳平,改名为地方国营漳平京剧团。
7~8月,在全县开展宣传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全面跃进的号召,开展“插红旗,拔白旗”运动,在全县迅速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8月,龙岩专区文物普查队与县文化馆员,在漳平西园盐场洲后头山、菁城东山塔附近、上桂林伏尸垵东端山坡和西园宫后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到石器11件、陶片270片。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丢失。
8月中旬,为贯彻全党全民“大炼钢铁”的号召,全县动员组织七八万人挖煤、采矿、烧炭、建土高炉,至11月底建土高炉1684座。为完成任务强令居民将铁锅、铁器回炉“炼铁”,滥伐大片林木烧炭,农村劳力被抽调一空,晚稻、甘薯等农作物无法及时收藏,损失严重。
8月底~9月10日,将全县16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轻率地并为9个政社合一、农工商学兵五位一体的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取消按劳分配制度,办公共食堂726个,全县99.3%的人在食堂就餐。11月1日,宣布实行“放开肚皮吃饱饭,吃饭吃菜不要钱”,任意抽调大批劳力修水利、开公路,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平调风和强迫命令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县严重泛滥开来。
秋,《漳平报》改为《漳平日报》。至1960年10月停刊。
9月1日,反映老区人民支援铁路建设的故事片《山里来的人》在漳平城区浮桥头开拍。
同月,县木船修造社在漳州造船厂技术人员指导下,修造60匹马力载重8吨机动船1只,用于漳平—梅水坑航运。
11月15日,在毛泽东“全民皆兵”和“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下,成立漳平县民兵师,下辖16个民兵团,6个基干团,88个营,共39461人(其中基干民兵1162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是漳平历史上民兵总数最多的一年。
11月26日,《漳平日报》刊登溪平煤矿放出日产煤8千吨的所谓“巨型卫星”的浮夸报导,宣称“人均日产量跃居全省首位”。
11月28日,在县委组织的所谓第四次钢铁战役中,宣称当日产铁达11294吨,其中,大深铁厂放了1颗日产4235吨的“巨型卫星”,又成为全省“高产奇迹之一”。
是年冬,省办漳平煤矿建成投产,投资总额3016.6万元,年生产能力为原煤20万吨。该矿为福建省唯一烟煤生产单位。
12月,省属潘洛铁矿建成投产,至1962年5月停产,1965年恢复生产。总投资6436.3万元,年产铁矿石60万吨。
是年,多次开展群众性除“四害”(鼠、雀、蚊、蝇)运动。在灭鼠除蚊蝇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错把麻雀当“害鸟”捕杀,破坏了生态平衡。
是年,全县平调大量农村劳力,修建麦园—下洋、县城—高山、梅水坑—洛洋、永福—龙车、官田—华安等5条公路,计83公里。为日后修筑标准公路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因缺乏施工技术和质量检查而大多数无法正式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