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潘公凱(pangongkai)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潘公凱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出生 1947年1月24日
國籍 中國
知名於 舊金山美術學院榮譽博士
知名作品限制與拓展
潘天壽評傳

潘公凱,1947年1月24日出生於浙江寧海,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的二公子。1996年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2001年6月至2014年9月,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現任中國美協第九屆顧問,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等。教授在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和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的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自1979年以來一直擔任中國畫創作和美術史論教學工作,1992年5月至1994年1月曾赴美國伯克利大學研訪。出版論文集《限制與拓展》、專著《潘天壽評傳》、《潘天壽繪畫技法解析》;主編《潘天壽書畫集》(獲國家圖書獎)、《現代設計大系》;編撰《中國繪畫史》。潘公凱教授在藝術方面的造詣也令人仰慕,曾多次在紐約、舊金山、香港、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等地舉辦大型個人畫展,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正是由於在上述方面的顯著成就,潘公凱教授出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1991年10月被評為「有特殊貢獻知識分子」。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潘公凱 職業 畫家
國籍 中國 民族
出生地 浙江寧海 出生日期 1947年1月24日
畢業院校 浙江美院 代表作品 論文集《限制與拓展》,專著《潘天壽評傳》等
主要成就 舊金山美術學院榮譽博士 任職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簡介

潘公凱,男,1947年生,浙江寧海人。畢業於浙江美院,主要成就是舊金山美術學院榮譽博士,代表作品有論文集《限制與拓展》,專著《潘天壽評傳》等,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併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畫藝術家、美術史論家、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評審委員。

個人經歷

1947年1月24日出生於浙江寧海;

1964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附中,班主任系國畫大家吳國亭;

196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附中,受「文革」迫害牽連,下放農村;

1968年—1979年,在浙南貧困山區從事農村文化工作和美術創作;

1978年在浙江美院國畫系進修;

1979年—1986年,任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助教;

1986年—1987年,任浙江美術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講師;

1987年—1992年,任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副教授;

1992年—1994年,赴美國伯克利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4年—1996年,任中央美術學院研究學部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1996年—2001年,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副主席;

2001年 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6年 首次在國內舉辦大型個人畫展

2011年 「靜水深流——潘公凱作品展」13日在澳門回歸賀禮博物館開幕

2010年 06月18日觀潘公凱個展《錯構 轉念---穿越杜尚》

2013年,3月9日大型展覽「潘公凱——彌散與生成」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

2014年9月,卸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一職。

2018年12月,任中國美協第九屆顧問。[1]

任免信息

2014年9月,潘公凱不再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職務。[2]

人物作品

論文集《限制與拓展》

專著《潘天壽評傳》《潘天壽繪畫技法解析》

主編《潘天壽書畫集》(獲國家圖書獎)《現代設計大系》

編撰《中國繪畫史》

榮譽記錄

1991年10月被國家評為「有特殊貢獻知識分子」。

舊金山美術學院榮譽博士。

相關信息

對美術反思與探索

記者:作為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展陳設計總策劃和總設計師,您是怎樣將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元素與現代性元素完美融合的呢?

潘公凱:總的來說,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緊貼中國國家館展示主題,依託中國國家館恢宏大氣的建築空間,採用藝術裝置的手法來造型和營造空間,並利用多媒體影像手段和其他多元的藝術手法表現設計理念。展示內容具體分為三個層次,即:49米層核心展區「東方足跡」,41米層體驗展區「智慧之旅」,33米層功能展區「綻放的城市」。分別從核心展示、動感體驗、未來暢想三個層次演繹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現本屆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中國國家館核心展區的主題是「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這一主題定位就意味着其展示必然要回顧中國城市建設史。我們把《清明上河圖》作為中國城市建設的經典代表進行展示。在中國館最高層「東方足跡」49米層展區,以投影形式在展館牆壁上展示《清明上河圖》中的場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投影版《清明上河圖》中的幾百個人物是運動的、鮮活的。同時,我們還設計了一個巨大的環幕影院,主要展現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城市發展的智慧。

我們把中國館41米層展區「智慧之旅」作為體驗展區。這一層的展示設計方案着力突出一種詩意夢幻般的舞台效果,讓觀眾在獲得特殊審美享受的同時體會中國古代建築的智慧。

中國館33米層展區「綻放的城市」則以環保和低碳生活為主題,營造充滿未來感的舒展空間,展現中國人在發展節能環保城市方面的智慧,給出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國式答案。

從回顧中國古代城市文明、反思現代城市發展模式到未來城市發展道路的創新,中國館傾力向人們奉獻我們關於人類城市發展的深刻思考,讓參觀者在這樣的旅程中領略城市發展的中華智慧。在世博會結束後,中國國家館將作為一軸四館的一部分,成為永久性建築,希望我們的設計團隊能把中國最好的東西展現給全世界。[3]

自覺與四大主義

現代世界的出現對於所有古典社會來說,都意味着秩序的打破、結構的重組、心態的轉變、價值的顛覆,這是全方位的斷裂。自16世紀開始,現代巨變就在持續醞釀之中,歷史條件(經濟、政治、科技、觀念)積聚到19世紀,突變達到高潮並在一切方面都表現出來。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關係不停的動盪,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遵從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     

西方社會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這一重大突變進行勘察:西美爾揭示出作為現代性之產物和象徵的現代都市生活和精神上的特點——緊張、刺激、瞬間性以及冷漠、功利、疏離,與前現代的穩定、緩慢、習以為常區別開來,並以貨幣經濟來分析經濟現代性,正是貨幣使得現代社會的理性化進程得以啟動;同樣關注資本主義經濟理性化的韋伯,在看到現代科技之基礎作用的同時,更從文化精神上聯繫到新教倫理的理性(禁欲主義和計劃性),這正是現代性進程中的關鍵環節——理性化的「祛魅」,既消除了世界的神秘和迷信,又杜絕感官的欲求和衝動,把現代社會鍛造成理性化的牢籠而迥異於古代世界;桑巴特從消費的角度考察了奢侈之風的興起、奢侈品的生產消費及與之伴隨的工業市場、商貿活動乃至政治結構,這與古代向現代的世俗化轉換是同步的;舍勒側重人心秩序的轉型,判定現代性就是價值的顛覆,本能的欲望和衝動對傳統的精神理念構成挑戰和威脅。吉登斯的考察圍繞着現代制度而展開,針對人類史上這次最為深刻、全面的斷裂和突變,指出其嚴重性和特徵所在:就其動力、就其侵蝕傳統風俗習慣的程度及其全球性的影響而言,現代制度與以前所有形式的社會秩序迥然有別。然而,它們不僅僅是外在的轉型:現代性完全改變了日常社會生活的實質,影響到了我們的經歷中最為個人化的那些方面。   

現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們拋離了所有類型的社會秩序的軌道,從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態。在外延和內涵兩方面,現代性捲入的變革比過往時代的絕大多數變遷特性都更加意義深遠。在外延方面,它們確立了跨越全球的社會聯繫方式;在內涵方面,它們正在改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帶個人色彩的領域。     

關於傳統與現代的張力結構,西方社會學者有過不同的觀察和表述。不過誠如特洛爾奇的考察所表明的,古代世界與現代世界具有起源性關聯,近代就是古代與現代之連續性的體現,古代世界以一統性為特徵,這種一統性在近代開始分化,並愈益加劇直至破裂而轉變為現代世界。從近代的分化來聯結古代的一統和現代的破裂,其間確實具有某種連續性,但這種一統性之分化的漫長過程到17、18世紀突然加速,19世紀以後一直處於持續的劇變高潮,現代世界就以從此前的社會結構、生活品質中突變和與之斷裂的方式表現出來。吉登斯肯定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延續性,緊接着指出:「但是,過去三至四個世紀(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以來出現的巨大轉變如此劇烈,其影響又是如此廣泛而深遠,以至於當我們試圖從這個轉變以前的知識中去理解它們時,發現我們只能得到十分有限的幫助。」這確是人類史上的一次空前裂變和飛躍,其所影響的深度在人類社會演進過程中是前所未有的,在廣度和規模上,則從原發國家向後發國家蔓延擴散,形成世界範圍的連鎖突變現象。  

世界範圍的現代化過程,以不同的標準可以總結出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尤其從先發國家的經驗中抽取出了被認為是標準范型的現代性模式,但是現代事件在世界範圍內連鎖突變式的擴張,卻涵蓋了所有的發展道路,這是總括了先發與後發經驗的現代事件本身的程序與機制。以英國為原發點,現代化浪潮依次席捲歐洲大陸、美國、日本、印度、中國……形成一種連鎖突變的巨大態勢。艾愷指出現代化本身具有侵略能力,在其面前最有效的自衛就是儘快實現現代化。本身就富於侵略性和傳遞性、擴散效應和示範壓力的現代化進程,能夠持久鼓動起一波又一波後續的現代化突變和擴散,而其動力和先進性就體現於制度上的不斷突破和持續創新,並輻射到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構成愈益暴漲的空前突變。在超大時空尺度和最為寬泛的意義上,可以將迄今為止正在演進中的這場涵蓋原發與繼發、規模空前的「突變」作為現代性研究的本體,這將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現代化過程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的轉折意義及在未來景觀中的序幕地位。「突變本體論」整體地看待現代事件,整體地看待過去、現在、未來的突變加速過程,這同時既是對現代與後現代之爭的超越,也是對衝擊—回應論及與之相反的內源說的超越。[4]



潘公凱作品欣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