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齋
模板參量錯誤!(代碼34)
|
潘立齋(1854年-1926年),廣東梅州市梅縣區南口寺前村人,客家人,晚晴民初實業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華僑領袖。
潘立齋 | |
---|---|
出生 |
1854年 廣東梅州市梅縣區南口寺前村 |
逝世 | 1926年 |
職業 | 實業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華僑領袖 |
目錄
人物簡介
潘立齋,梅縣南口鎮寺前村(今南口鎮僑鄉村)人。年13歲,其父親去世,乃輟學奔喪,家居二年,復在舅父家繼續學業。喜書法,尤善刻印。19歲時,家境艱難,再度輟學。赴瓊州(今海南)、廣州和梧州等地為書庸或刻印勉以糊口。兩年後,他歸家徵得母親同意並得舅父之資助,毅然乘木船南渡荷屬爪哇吧城(今雅加達)。初受聘為人店傭。不久他辭去店職,獨自經營小商店。期間,他認識了同鄉簫郁齋。兩人合資開設"增興公司",後分設支號於吧城大港唇。同時,又與其堂侄潘祥初在香港合資開辦一間兼營出口、匯兌和旅店的商號"萬通安記"。後在吧城合組"綸昌號"。數年間,在吧城、孟加錫、三吧冷、日本神戶、澳門等地開設數十間商號,他被公選為吧城中華總商會會長。
潘立齋熱心致力於華僑的團結互助和興學育才工作。1900年,潘立齋、丘燮亭、梁映堂等在吧城八帝貫成立中華會館。
1901年,潘立齋與中華會館同人捐資開設了中華學堂,並由他出任學堂董事。這間學校的成立,改變了華人社會文化落後面貌是印尼華人教育史之開端。1907年,他還領銜率領中華學堂部分畢業生歸國,讓他們肄業於南京暨南學堂,開創華僑子弟回國就學的先河。
1902年,潘立齋由於樂助國家海防經費,被獎敘知縣,晉京引見,被派到福建六府辦理賑濟捐務。由於成績卓著,即保升同知。
1902年,潘立齋與堂侄潘祥初在其家鄉寺前村共建毅成家塾(即今南口鎮安仁學校前身)。它是梅縣最先建立的新式小學之一。
1913年,潘立齋回到故鄉南口,頤養天年。1926年10月19日,因病去逝,終年73歲。
生平
潘立齋生於清咸豐四年(1854),父國文公,母鄧太夫人。兄弟四人,先生居其次。幼年以家貧寄讀於舅父家,舅父為當時地方上頗有名氣的塾師。年十三因嚴父國文公棄養,輟學奔喪,家居二年,復往舅父家繼續學業。喜《左傳》,工書法,善刻印,常制百印圖懸掛於家中。年十九以家境日非,為謀求升斗計,不得不再度輟學,橐筆於瓊州,羊城和梧州等地,為書傭或刻印以自給。
時距鴉片戰爭事已三十餘年,海運大開,國人遠赴東南亞或美洲、非洲等地謀生者日眾。加之為書傭,刻印所得之資,遠不足以養母贍家。於是先生慨然興遠適異國謀求進取之志。乃歸家稟命萱堂並得舅父之資助,毅然乘木船南渡爪哇吧城(現今之雅加達),初為人店傭,以勤樸誠信深受店東和環近店鄰的信任與讚許。所以當先生辭去店職,獨立自營小商時,在組織貨源方面,能得到很多的便利。在這期間,認識了一位鬆口龍牙人蕭郁齋先生。兩人意氣相投,互認為對方可靠,於是兩人共同合資開設"增興號"於吧城大港唇。此為先生事業起飛的始點。與此同時先生又鑑於香港為中外交通的樞紐,是國貨和外國貨物的集散地,與南洋關係至鉅,因而又和其堂侄潘祥初合資開辦一間兼營出口、匯兌和旅店三業的商號--萬通安記於香港。
隨着業務日有進展,不久,又設增興分號於泗水並組織綸昌號於吧城。此後,逐步擴大其投資範圍。如吧城的興隆、阜通、遠通;孟加錫的興昌;三吧冷的匯群;日本的廣興昌;澳門的同昌等,莫不有其資本的參加。商業網擴大了,先生的聲望也跟着日益顯著。由是而被公選為中華總商會會長。卒於民國15年(1926),享年73歲,吧城的總商會還為他下半旗致哀。
相關
潘立齋對於印尼華僑子弟的關心,還不止於辦學校,而且還有一個創舉,至今猶為人們所樂道者。即他於1907年率領部分的暨南大學的頭一批學生回南京就讀的事情。這件事情,說明先生不僅是中華會館和中華學堂的始創人之一,而且是在僑領中開華僑子弟回國就學先河的第一人。事情是這樣的:1907年端方在南京設立了一間專門培養僑生的暨南學堂(即今暨南大學的前身)。向印尼招生,共得31人,這31人是暨南大學第一批學生。南洋華僑子弟的回國就學、接受祖國的文化教育,是從這31人開始的。31人招就後,分兩批回國。第一批由清政府派往南洋的視學員--知府錢恂和舉人董鴻緯率領回國。第二批10人是由先生領銜偕同鬆口人梁映堂率領回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