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潞江壩傣語稱"勐赫",位於中國雲南西部,由橫斷山脈縱谷(怒江大峽谷)中的低海拔台地構成,包括保山市隆陽區的潞江鎮、芒寬彝族傣族鄉、楊柳白族彝族鄉、潞江農場、新城農場,面積20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萬畝。[1]

目錄

區域劃分

據有關史料記載,過去潞江壩是傣族土司管理的地方。它的轄區西至高黎貢山頂,東至潞江,北至上江,南至臘猛。而當地人則習慣把西至高黎貢山山頂,東至道街沿江的村寨,北至芒寬上21公里的栗柴壩,南至潞江鄉白花村這一區域稱之為潞江壩。如今,不少旅遊宣傳冊子,都這樣來劃分潞江壩的地界,並形象地將潞江壩的神韻歸結為"一山"(高黎貢山)、"一江"(怒江)、"一壩"。

潞江壩的"壩區"主要分布在海拔640米至1400米之間丘陵里,光照充足,終年無霜,是全中國少有的幾個典型的亞熱帶乾熱河谷之一,這裡一年四季草木清蔥,花果飄香,無時無處不體現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奇"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享譽世界的潞江小粒咖啡在這裡成長壯大;飄香萬里的保山香科煙從這裡走向世界;蜚聲海外的白胡椒、優質荔枝、龍眼博得了眾多商家的青睞;在這裡,你將突破季節和時令的限制,一年四季享受豐收的喜悅……。

物種資源

矗立在潞江壩西側的高黎貢山和與潞江壩唇齒相依,都是風格迥異,站在熱氣騰騰的潞江壩眺望高黎貢山的山頭,滿眼都是皚皚白雪。4000餘米的海拔,顯著的立體性氣候,使"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民謠只有在這裡才能得到最為貼切的體現,高黎貢山是國家級動植物保護區,1992年被WWF(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列為世界A級生物保護區。82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60種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2138種高等植物使它同時獲得了"自然博物館"、"物種基因庫"的美譽。[2]

歷史典故

潞江壩有自己漫長的歷史故事,戰國時,一條重要的國際貿易通道--"西南絲綢之路"就從這裡穿過,經緬甸和印度,到達西亞,為中國大西南與外界溝通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國時,統治怒江流域的孟獲也對這裡情獨鍾,寬闊的撒馬壩、神秘的孟獲城就是鐵的見證。自明以後,潞江壩又有長達568年的封建領主經濟,26代潞江土司的衙門、水庫、鄉樓遺址反倒成了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財富。二戰時期,倭寇也曾對這片美麗的土地進行了兩年之久的瘋狂蹂躪,二十萬健兒大舉反攻,使潞江壩的每一寸土地都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許多戰爭遺蹟至今猶存,頗具研究價值。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知識青年懷着他們那個時代特有的激情和奉獻精神,憑着血肉之軀、用青春和血汗一寸一寸地征服着這片蠻荒之地,把毒瘴四起的潞江壩變成了富饒美麗的"聚寶盆"。

主要景點景觀

望江樓現代咖啡園、赧亢植物園、芒旦風情園、赧滸白龍潭、擺樂塘變色溫泉、大榕樹群、三疊水瀑布、怒江第一灘等。潞江壩居住着漢、傣、僳僳、德昂、回、彝等多種世居民族。在這裡,各兄弟民族和諧共存、團結繁榮,共同孕育廠潞江壩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並保持了各自的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組合。傣族的象腳鼓舞、傣戲、潑水節、百家飯、傣錦、丟包,彝族的火把節、大鈸舞,僳僳族的闊時節、刀杆節、三弦舞、三杯灑(交杯酒、倒杯酒、同心酒),德昂族的水鼓舞等民族歌舞、節日和民俗異彩紛呈。每逢節日,各民族載歌載舞,慶祝自己節日,歌唱自己的美好生活。

特產

保山潞江小粒咖啡,是名冠全球、世界稱譽的優良品種,在北京的展銷會上,人們寫詩讚道: 咖啡馨郁產潞江,中外來賓共品嘗。京華五月爭春意,歸去尤覺有餘香。 保山種植咖啡,始於五十年代中期,首株咖啡苗是已故愛國華僑梁金山先生從東南亞引進的在當地農民和技術人員的精心培育下,創造了潞江壩小粒咖啡質優高產的經驗。種植面積擴展到上萬畝,產量占雲南全省總產量的70%左右。1980年,先後到潞江壩考察學習咖啡種植的省內外科技人員一千多人次。同年,支援全國選作良種的咖啡量達數萬斤。潞江壩小粒咖啡的"子孫"遍及全國。潞江壩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良種基地之一,生產加工小粒咖啡的合資和外資企業就有數十家。

伴隨着西部大開發的步伐,潞江壩的水、電、路、小集鎮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加強,科技興農日益深入民心,富饒美麗的潞江壩更加光彩奪目。[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