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珍珠菜
澤珍珠菜 (學名 Lysimachia candida Lindl),為報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屬(Lysimachia)植物,又名白水花,水硼砂,靈疾草,小硼砂,澤星宿菜。本屬在台灣的紀錄有十餘種,在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將澤珍珠菜評定為區域滅絕等級(RE),列為台灣已滅絕的物種之一。[1][2]
目錄
簡介
「澤珍珠菜」,為典型的濕生植物,生長於平地潮濕處、山地邊緣滲水處、農田或沼澤等濕地環境,與雜草混生。廣泛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越南、緬甸、甚至台灣亦有紀錄,屬廣布型物種。只是,它在台灣的實際分布情形及野生植株狀況,一直以來都是植物分類學界的待解之謎。
外觀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單生或數條簇生,直立,高10-30厘米。基生葉匙形或倒披針形,長2.5-6厘米,寬0.5-2厘米,具有狹翅的柄,開花時存在或早凋。莖葉互生,很少對生,葉片倒卵形、倒披針形或線形。總狀花序頂生。花萼5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花冠鍾狀,白色,長6-12毫米,筒部長3-6毫米;裂片5,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圓鈍。雄蕊稍短於花冠,花絲貼生至花冠的中下部。花葯近線形。子房上位,1室,近球形,有胚珠多數生於特立中央胎座上。蒴果球形,直徑2-3毫米。花期3-6月;果期4-7月。[2]
初生莖極短,單生或數條簇生,於植株成熟至花期時延長,偶有分枝。葉匙狀或披針狀,初生時基生呈蓮座狀,成熟植株葉序簇生或明顯互生,幾乎無柄,柄部略帶橘色至黃綠色,鋸齒緣明顯,葉兩面有明顯黑色或深紫色的腺點。[3]
臺灣滅絕物種 重新甦醒
被「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在臺灣滅絕,消失了一百二十三年的濕地植物「澤珍珠菜」3月26日,於基隆暖暖公園一處草地上竟然被發現。觀察野地草花的蘇姓暖暖居民發現後,照片傳給花友協助指認,後經林業試驗所植物專家鐘詩文現場鑑定、拍照、檢視環境後確認,現地觀察發現族群量穩定,且已經擴散生長,推估出現在此處應該已有三、五年的時間。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楊宗愈也到現場勘查鑑定,確認就是澤珍珠菜。[4]
經專家就地觀察發現族群量穩定,且已經擴散生長,推估出現在此處應該已有三、五年的時間。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楊宗愈也到現場勘查鑑定,確認就是澤珍珠菜。
2009年國科會資助三年的台俄雙邊共同合作計畫,楊宗愈從俄羅斯帶回來一百二十三年前的澤珍珠菜副份標本,是日本人矢野勢吉郎在台灣採集製作,由於在台灣各大標本館都找不到,自一八七九年四月以後也再無任何採集紀錄,所以推測澤珍珠菜在野外應該是滅絕了,目前發現後已有六株從發現地移回植物園溫室種植。
功效
此種職務在中國有其功效,全草入藥。廣西民間用全草搗爛,敷治癰瘡和無名腫毒。
參考來源
- ↑ 【濕地植物】滅絕植物沉睡120餘年後再度甦醒:澤珍珠菜. TEIA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2020-04-07 (中文).
- ↑ 2.0 2.1 彥彥. 澤珍珠菜:愛上草地,身高一掌,白花叢叢. 每日頭條. 2017-06-27 (中文).
- ↑ 孫依婷. 【濕地植物】滅絕植物沉睡120餘年後再度甦醒:澤珍珠菜. Yahoo奇摩新聞. 2020-04-07 (中文).
- ↑ 消失百年澤珍珠菜暖暖復活. 中華新聞雲. 2020-04-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