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瀑河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瀑河 一名雹河,亦名鮑河。即《水經注》所稱南易水。發源於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流經易縣、徐水縣、安新縣、容城縣等地入藻咋淀。瀑河為歷代的戰場,遠在戰國時期,燕國沿該河築長城為防線。趙將李牧攻克燕之武遂。東漢耿況於瀑河源之西山破吳耐蠡10餘營。迪城為西漢樊輿侯國和樊輿縣治所,迪城西之防陵為樊輿五代侯的陵墓,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瀑河屬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幹流有瀑河水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瀑河 [1]

外文名稱 BaoHE

別名 雹河、鮑河、南易水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清水河水系

發源地 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

流經地 河北易縣、徐水、安新、容城等縣

幹流概況

瀑河(南易水)古稱鮑水,發源干狼牙山東麓,由沙嶺向東南流至西山北轉為向東北,流至塘湖又轉向東南,至曲城出境流入徐水縣。境內河長33公里,長5公以以上的支流有7條,主要有潦水河。河谷寬一般4~5公里,塘湖附近河床寬約100米,為砂夾卵石,縱坡1/130。西山北附近河床寬50~60米,縱坡1/100。流域而積約213平方公里,呈扇形。流域內地下水位很深,補給地下河段有潛流現象。塘湖以上常年有水。

瀑河,一名雹河,亦名鮑河。即《水經注》所稱南易水。發源於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石虎嶺(也稱楊樹嶺),自發源地東下,流經西山北、塘湖、至屯莊村北入徐水縣境內,流向東南,於小老赤魯村南接納曲水河,轉向東,至石橋村西遇屯莊河匯入,經遂城、南鄉豐境內,到前所營村東穿京廣鐵路、107國道公路,遂分為南北二支。北支過北下關,再經大寺各莊境,在崔莊鄉北邵村東入萍河。此支已不通水;南支經徐水縣城轉向東流,於葛莊村村西接納黑水溝,復向東南,穿南白塔鄉,大因鄉到迪城村北進安新縣境內,後注入白洋淀,該河為常年河,全長73公里,總流域面積545平方公里,其中徐水縣境內長43.2公里,流經11個鄉鎮(舊建置),流域面積29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寬度80米,石橋村以上坡降1/1500,以下坡降1/3250,鐵路橋處安全行洪流量204.3立方米/秒。黃土河床,較穩定。

瀑河,一名雹河,亦名鮑河。即《水經注》所稱南易水。發源於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西考村西和西步樂村西。《水經注》稱燕王仙台東石虎岡。向東北流,經林泉、北河北、界安,至榆林莊,與另一支源於北婁山之水(《水經注》稱泌水)會合,經孔山西北,在塘湖鎮東流,至西城陽(《水經注》稱西故安城,即閻鄉)有潦水自西北來入(即石虎岡瀑河源水,原在北河北),折而東南,經尉都,在曲城村出易縣境。入徐水縣境屯裡,於大牟山南下,經瀑河水庫、廣門、赤魯(夏朝遺址),至戊己台西,曲水河匯入(《畿輔通志》稱曹河正源,因下游淤塞,由曲水村經大王店、赤魯就近入瀑河),瀑河向東南行,經大龐村、遂城北,在張豐村東過京廣鐵路橋。鐵路東從滾水壩(《畿輔通志》稱姜女廟)分為南北兩支,其北支稱北瀑河。南支為主流,稱南瀑河,經於莊、賀壽營,至葛村黑水溝自西匯入。又東南流經南白塔、大因、迪城(疑為古樊輿縣城),在安新縣寨里村南入藻雜淀。北支至北下關,雞爪河南支(源於定興古閻台淀,此支原為正流)經孤莊營來入。然後向東經遷民莊、徐城、西崔莊、興隆莊,東入容城縣,於北河莊匯入萍河,至安新縣三台鎮南入藻雜淀。

主要支流

潦水河,古稱西考水,發源於易縣西靠山,從西考村起,流經南考、潦水村,至西城陽村入瀑河,河長11公里。

曲河,發源於徐水縣東釜山,流經大王店鄉北部,於小赤魯村南江入瀑河,河道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43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流。

屯莊河,發源於徐水縣屯莊村內,瀑河水庫潛流形成溢流泉水,流經屯主城村南至石橋村西匯入瀑河,常年月水,河道全長8.5公里,流域面積39平方公里。

黑水溝,季節性河流。西起徐水縣正村,流經史各莊、劉祥店、山東營、敬上村、伍級,到葛莊村西匯入瀑河南支。河道全長12.4 公里,流域面積113.5平方公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