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瀝青鈾礦
圖片來自xuite

瀝青鈾礦,是一種放射性的,富含鈾的礦石,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鈾,同時亦包含三氧化鈾稀土元素。它和釩酸鉀鈾礦一樣,是鈾的主要礦藏來源。

其發現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十五世紀德國厄爾士山脈的銀礦開採過程中。書面記錄來卻是源自F.E.Brückmann在1727年對捷克共和國Jáchymov地區的礦物記錄。[1]鈾元素於1789年被德國化學家馬丁·克拉普羅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在Johanngeorgenstadt礦脈首先發現。[2] 所有的瀝青鈾礦中均含有少量鈾的放射性衰變產物。同時也含有少量鉛的同位素Pb-206和Pb-207,U-235U-238的衰變產物。作為α衰變的產物,瀝青鈾礦中還存在少量的。這也是氦在太陽光譜中被發現後第一次在地球瀝青鈾礦中被發現。瀝青鈾礦中還能找到極少量的(大約0.2ng/kg),由U-238裂變產生。

目前地球上所發現的已知含鈾量最高的礦床分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Shinkolobwe(曼哈頓計劃的最初礦源),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北部的阿薩巴斯卡盆地。另一個瀝青鈾礦的主要產地在加拿大西北地區大熊湖,與銀礦同存。

鈾通常被加工成黃餅,鈾處理過程中的一個中間步驟。

鈾礦中也可能包含極少量的(每公斤約數萬到數十萬原子)。

目錄

介紹

瀝青鈾礦最初是指具瀝青光澤的緻密塊狀的鈾礦石,當時稱之為「瀝青鈾礦石」。隨着礦物學的發展,才把它當 作獨立的礦物或晶質鈾礦的變種。1853年格·郭別爾方建議把「瀝青鈾礦石」根據希臘字稱為「納斯杜拉」。由於鈾作為核燃料的重要性的增加,人們對瀝青鈾礦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早已發現瀝青鈾礦遠不是一個單一體,除已知的鈾的氧化物外,同時還有很難與其區別的鈾硅酸鹽礦物——鈾石和鈾石轉化的產物。另外也確定在瀝青鈾礦中有極其細小的晶質鈾礦的立方晶體。我們經常所指的瀝青鈾礦,往往是由不同相的瀝青鈾礦宰組成。

瀝青鈾礦里包含有三種不同的相。即使是單一相的瀝青鈾礦經用鹽酸浸蝕後,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也表明它不是均一體,而是分為易溶的、中等溶解度的和難溶的三部分。它們的形態有時呈乳濁狀、網脈狀、直線狀,個別情況下出現柱狀體。

主要產地

瀝青鈾礦有三個主要的天然來源:熱液礦脈、層狀沉積岩(主要為礫岩和砂岩)中的水平礦床和前寒武系黃鐵礦礫岩層.第一種來源見於剛果加丹加地區、德國薩克森的埃爾茨山和加拿大的火熊湖.第二種來源見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猶他州、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區.第三種來源見於非洲的威特沃特斯蘭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布林德河地區。

參考文獻

  1. Veselovsky, F., Ondrus, P., Gabsová, A., Hlousek, J., Vlasimsky, P., Chernyshew, I.V. Who was who in Jáchymov mineralogy II. Journal of the Czech Geological Society 3-4. 2003, 48: 93–205. 
  2. Schüttmann, W. Das Erzgebirge und sein Uran. RADIZ-Information. 1998, 16: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