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火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火坑》中國當代作家文曉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火坑

兒時,在我老家黃土塆,人們冬天裡的取暖設備就是一口火坑——在以泥土夯實的屋子中央,很原始很粗陋地挖出一口形狀並不規整,直徑約有一米左右的,真是土得掉渣的坑。當然,講究一點的人家,會在那坑的四周用石塊給鑲上一個邊,或乾脆將一口用壞了的鐵鍋嵌置於坑中,讓其廢物利用,搖身一變,成為一口標準的圓形火坑。為了減少和避免熱度的散失,也有人家會在火坑的周圍用木板給量身定做一個環形的保暖裝置,叫做火桶。但不管是什麼樣的火坑,它的功用都是用來燒火取暖。火坑打造好以後,主人就在坑內架上一個碩大的樹圪篼,圪篼邊上再蓬上些樹枝樹丫或是木塊,一把杉丫枝或松針引上了火,那柴火就呼呼啦啦或噼噼啪啪地燃開了!

那火燃到旺時,蓬勃熱烈的火焰會讓人看得心裡亢奮,甚至熱血沸騰!而這時,你若不注意控制火勢,這火坑就會變成兇險和災難的生髮地。舊時在我老家黃土塆,小孩子不慎掉入火坑,被燒傷了手腳或臉面的事件層出不窮;或因火坑火勢太猛,高高竄起的火舌引發火災燒毀房屋的事件也時有發生。也難怪,以前那些老輩的人們,會常以「火坑」來比喻最為悲慘苦厄,甚或生不如死的處境。以至於,當誰人遭遇了如此這般的境況,或作出了趨於這個方向的選擇時,身邊最親近的人們,就會伸出援助拯救之手,不會眼睜睜地看着你往「火坑」里跳。

不過,這誠然已是另一層意義上的題外話了。現在,我得將話頭調轉回來,說一說關於火坑給人溫暖的正題。

是的,這種以火坑取暖的方式是最原始也是最直觀實在最有氛圍和最讓人覺得安逸的!因為火坑裡明朗朗地燃燒着的,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溫暖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式的滿足。而且,這火坑除了取暖以外,還經常可以飽一家人的口福。比如:在取暖的同時,你還可以在火坑裡面放一個砂罐,或在火坑的上方掛一個鐵製的頂罐,為防灰塵的進入,便在罐口用一張菜葉蓋住,罐內煮着香噴噴的飯,或燉着香噴噴的湯;還可以在火坑裡壅上幾個紅薯或洋芋,再待上一陣子,那紅薯和洋芋就燒熟了,香氣四處外溢!然後,你將之掏起來像對待上級領導似的「一捧二吹三拍」,再剝開皮,就着那燒得黃焦焦軟乎乎熱騰騰的「肉體」大口饞食,真是好一個「爽」字了得!對了,還可以在火坑上方熏臘肉和香腸,還可以借那剛燃過的拇指灰炮製那種用來蘸菜的糊辣椒……哇噻——那種香啊!香得我現在回憶起來都還在流口水。

火坑除了冬季取暖之外,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里,它也不會被遺忘和閒置。人們經常會用它來蕹焐些許火種,以適當的柴火恆溫去發酵滋味香醇的豆豉或甜美醉人的米酒,讓人吃過一口,就會戀上一輩子。

但後來,隨時間的推移,就有比較講究的人家,開始覺得這樣的火坑似乎不太衛生。因為,它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是太愛蓬灰;二是那些柴禾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煙霧,既熏人又嗆人!於是,這種講究人家便慢慢地隨家庭生活水準的提高而不再選擇直接燒柴取暖,而是較為奢侈地將燃料升級為那種經專門打造的土窯燒制而成的木炭。當然,能整個冬天都燒木炭的人家在黃土塆還是很少有的,畢竟這木炭的製作工藝還是有一定技術含量,工序也貌似有些複雜,所以成本就相當的高。後來,也有人圖簡單而採用了另一種相對便於操作的制炭手段——直接將火炕里未能即時燃盡的火炭放入一個大肚子的陶罐里密封起來,使那火炭在隔絕空氣的狀態下自然熄滅而形成木炭。但這樣製成的木炭在質量上還是不能與專門的炭窯燒制的木炭好,它的密度和熬火性都不能與那門的炭窯燒制而成的木炭相提並論。不過,這二者都各有優點,前者質量好,後者製作方便,兩者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為了便於區分,黃土塆人就將炭窯燒制的木炭叫做「槓炭」 ,而那種從大肚子陶罐里悶出來的木炭叫做「麩石炭」。

與燒柴禾相比,燒這樣的木炭是要顯得安逸得多——不蓬灰、不熏人,還特別特別的易燃和熬火!但鑑於其製作工藝的費時和麻煩,人們一般都只在重大節日和紅白喜事時才捨得燒這種高級玩意兒,而平常日子,一家人就繼續在那火坑裡燒柴,因為這種燃料來得很撇脫,不外乎就是一個樹圪篼和一些丫丫柴,這些東西在鄉下真是濫賤得很,你出門隨手一撈就是一大捆扛回家,咋個也能燒它三五日,燒得大火翻天,烤得你全身都是火斑斑!

是的,那年那月條件差,一家人整個冬天差不多就守着一口火坑。但正因了這口火坑,一家人卻把緊巴巴的窮日子過得像模像樣有滋有味,過得紅紅火火樂樂呵呵!

隨時光荏苒,也隨時代的發展,這樣的火坑便悄然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圓盤子式的鐵製烤火爐,再後來,這鐵爐子經人們不斷的改良換代,就漸次升級為方盤子的大爐子、管子設在下方的迴風爐、雙煙管的開陽爐、大牙包大煙筒的甕安爐、還有可燒煤球的節煤爐等等。這些爐子在開始時還是燒柴,後來就興燒煤,或柴與煤同時兼燒,直到今天,就我生活的餘慶這種小縣城,除了極為個別人家還在燒柴或燒煤以外,絕大多數的人家都已經時興燒電了。想來,像遵義、貴陽這樣城市裡,肯定早已是電烤爐和空調們的天下了。當然,時代發展是必然的,新時代新面貌,自然就會有新的取暖設備和取暖方式,只是在我心中,這舊時的火坑,永遠銘刻着我骨子裡最美好的記憶,和最溫暖的——鄉愁。[1]

作者簡介

文曉東,貴州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