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火山碎屑结构

火山碎屑结构(pyroclastic texture,正常火山碎屑岩的特有结构。其特点是岩石中火山碎屑物的含量达到90%以上。 碎屑呈尖角或棱角状,没有或几乎没有水化学胶结,碎屑物以压紧胶结为主,故又称压实火山碎屑结构(compacted pyroclastic texture)。根据碎屑粒径大小可分为: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1]

目录

火山碎屑岩

根据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以下几种:

火山集块岩 有1/5以上的火山碎屑的直径大于50mm,碎屑带棱角。火山集块岩成分主要是各种中基性、基性熔岩块及火山弹大小不一的岩块堆积而成,常分布在火山口附近或火山通道中,有的可在离火山口较远处堆积,由熔岩流或火山灰所胶结。

火山角砾岩 有1/3以上的火山碎屑介于2~50mm之间。火山角砾岩主要为各种熔岩角砾,也可由一些其他岩石的角砾组成,棱角明显,分选性差,通常为火山灰所胶结。

凝灰岩 主要由火山灰所构成的岩石堆积而成。组成岩石的碎屑较细,小于2mm,含量超过半数,其成分多属火山玻璃、矿物晶屑和岩屑,此外尚有一些沉积物质。碎屑亦成棱角状。由更细的火山碎屑物(火山尘)及火山灰次生变化产物——蒙脱石、绿泥石、沸石等胶结。由于火山灰在空气中飘浮距离可达几十至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故凝灰岩一般远离火山口堆积。凝灰岩是火山碎屑岩类中分布最广的口种,分选性较差,层状构造一般不明显。[2]

凝灰岩成分变化较大,由于凝灰岩粒度较细,孔隙度高,颗粒表面积大,以及碎屑不稳定,所以容易发生次生变化。基性凝灰岩分解后易产生绿泥石、方解石、高岭石、蒙脱石等次生矿物。岩石颜色多呈灰白、灰色,也有黄色和黑红色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