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燕
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
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
繁殖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从贝加尔湖西面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往东到远东和萨哈林岛,往南到中国、蒙古和朝鲜。越冬于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北部、老挝、越南和日本。
目录
栖息环境
北红尾鸲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尤以居民点和附近的丛林、花园、地边树丛较常见,有时也沿公路、河谷伸入到大的森林中,但亦多在路边林缘地带活动,很少进入茂密的原始大森林内。
形态特征
北红尾鸲雄鸟额、头顶、后颈至上背灰色或深灰色,个别个体为灰白色,下背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具黑褐色羽缘,其余尾羽橙棕色。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色或黑褐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明显的白色翅斑。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秋季刚换上的新羽上体灰色和黑色部分均具暗棕色或棕色羽缘,飞羽和覆羽亦缀有淡棕色羽缘;颏、喉、上胸等黑色部分具灰色窄缘。
雌鸟额、头顶、头侧、颈、背、两肩以及两翅内侧覆羽橄榄褐色,其余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但较雄鸟小,腰、尾上覆羽和尾淡棕色,中央尾羽暗褐色,外侧尾羽淡棕色。下体黄褐色,胸沾棕,腹中部近白色。眼圈微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俄罗斯联邦、泰国和越南。[1]
旅鸟:俄罗斯联邦。
中国
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南部、宁夏、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西北部和西部及东部、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南部,越冬于长江以南,包括四川南部、云南南部、西藏南部、香港、台湾和海南岛等地。
生活习性
迁徙
北红尾鸲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和部分冬候鸟。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米范围内活动,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活动时常伴随着‘滴-滴-滴’的叫声,声音单调、尖细而清脆。根据声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时常不断地上下摆动尾和点头。
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据赵正阶(1975) 在长白山通过对成鸟胃的大量解剖和通过对幼鸟扎颈取食的方法得知,北红尾鸲在长白山几乎全以昆虫为食,仅偶尔吃蓝腚果等灌木浆果。其中雏鸟和幼鸟主要以蛾类、蝗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成鸟则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所吃食物种类,较常见的有螟蛾科、金花虫科、蝽科、蝗科、蝇类、蟋蟀科、虻、瓢虫、天牛科、飞蝗科、夜蛾科、石蚕科、叩头虫科、𫌀翅虫科、叶蜂科、蚁科、隐翅虫科,以及步行虫、叶甲、金针虫、尺蠖等。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北方稍晚些,一般多在5月初才进入繁殖期。4月中下旬即见有求偶行为,雌雄红尾鸲彼此相互追逐,或雄鸟站在树枝或电话线上,不断地对着栖于附近的雌鸟点头翘尾地鸣叫,当雌鸟应声飞至跟前时,雄鸟点头翘尾得更厉害,而且两翅半举和下垂,脚亦不停地动着。这样持续一会,雌鸟便起飞,雄鸟立刻追上,彼此一上一下追逐于低空。营巢环境多样,除大量营巢于房屋墙壁破洞、缝隙、屋檐、顶棚、牌楼、废弃房屋等人类建筑物上和邻近的柴垛等堆集物缝隙中外,也营巢于树洞、岩洞、树根下和土坎坑穴中。
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树皮、细草茎、草根、草叶等材料构成,有的还掺杂有麻、地衣、角瓜藤、棉花等材料。内垫有各种兽毛、鸟类羽毛、细草茎、须根等。巢的大小为外径8-14厘米,内径5-9厘米,高5-10厘米,深3-6厘米。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每个巢营造时间6-10天。
北红尾鸲有强烈的领域行为,在繁殖期间若有别的红尾鸲和其他有威胁的鸟类进入巢区,则雌雄红尾鸲立刻飞至跟前鸣叫不已,并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声音,直到外来红尾鸲和其他鸟类离开为止。巢区的大小一般距巢80-150米距离,在80米内从未发现过同时有两窝繁殖。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通常1天产1枚卵,每窝产卵6-8枚,以6-7枚居多。卵鸭蛋青色、鸭蛋绿色和白色等不同色型,均被有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卵为钝卵圆形或尖卵圆形,大小为18-20毫米×14-16毫米,重1.8-2.1克。最后一枚卵产出后的当天即开始孵卵,孵卵全由雌鸟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当发现有人在窥视它时,则立刻变换警戒地点或隐没于附近丛林中,当人走至巢前,则又突然飞出,紧紧跟随人的身后和头顶鸣叫,并不时发出‘咕、咕、咕’或‘滴、滴、滴’的声音,有时甚至有俯冲搏斗之势,直至人离开。雌鸟在孵化期间亦甚恋巢,特别是孵化后期,有时人到巢前亦不飞。
孵化期13天,1年繁殖2-3窝。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体重仅1.2-1.3克,体长32-37毫米,全身除头顶、枕、两肩和背有少许纤羽外,全身赤裸无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对一窝4日龄4雏的全日观察,每天从3:30天一亮就开始觅食喂雏,直到19:30左右黑天为止,每天喂食时间长达17小时,喂雏次数达218次,其中雄鸟喂食115次,雌鸟103次。雄高于雌,但据后期的观察则是雌高于雄。每天喂雏最频繁的时间是早晨4:00-7:00,尤以5:00-6:00喂食频率最高,下午则是13:00-16:00时,尤以13:00-14:00时喂食频率最高。每次喂虫1-2条,有时多达4-5条。经过14±1天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
保护现状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