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蛾科
燈蛾科 |
燈蛾科(Arctiidae)為鱗翅目大鱗翅亞目夜蛾總科的一個大科,包含有現時世上所有飛蛾的其中1.1萬個品種,當中還包括了6000多個新熱帶(Neotropical)品種(Scoble 1995)。燈蛾科的特色,是它們在幼蟲期都是毛茸茸的,而成蟲大都帶着鮮艷的顏色。
目錄
簡介
燈蛾科(Arctiidae;tiger moths)鱗翅目的1科。前翅Cu脈4分支狀,色斑鮮明,紅、黃、白、黑色的中型蛾類。本科昆蟲通稱燈蛾。全世界已知有4 000餘種,多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燈蛾科(Arctidae) 與鱗翅目夜蛾科體形相似,但體色鮮艷,通常為紅色或黃色,且多具條紋或斑點。成蟲觸角絲狀或羽狀。前翅M2、M3與Cu接近,似自中室下角分出;後翅Sc十Rl與Rs自基部合併,至中室中部或以外才復分開。成蟲具趨光性,多在夜間活動。
本科已知6000多種,美國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著名的檢疫害蟲。中國常見種類有紅緣燈蛾Amsacta lactinea (Cramer) 、塵污燈蛾Spilarctia obliqua (Walker)、人紋污燈蛾S. subcarnea (Walker)等。
燈蛾亞科 Arctiinae
蜂蛾亞科 Ctenuchinae
苔蛾亞科 Lithosiinae
Pericopinae
鹿子蛾亞科Syntominae
評價
一般小至中型,少數大型。體色較鮮艷,通常具紅色或黃色斑紋,有些種類為白底黑紋,形如虎斑。燈蛾前翅M2、M3與Cu脈相近,形成Cu脈似有四分支,後翅Sc+R1與Rs脈在中室中部或中部以外有一長段並接。
成蟲休息時將翅摺疊成屋脊狀,多在夜間活動,趨光性較強,如遇干擾,能分泌黃色腐蝕性刺鼻的臭油汁,有些種類甚至能發出爆裂聲以驅避敵害。燈蛾幼蟲具長而密的毛簇,體色常為黑色或褐色。腹足5對,除苔蛾幼蟲多以地衣苔蘚為食外,絕大多數燈蛾幼蟲為多食性。
幼蟲體上具毛瘤,生有濃密的長毛叢,毛的長短比較一致,中胸在氣門水平上具2~3個毛瘤。趾鈎雙序環式。幼蟲常為害棉花、禾穀類作物、蔬菜和果樹等。卵圓球形,表面有網狀花紋。蛹有絲質繭,繭上混有幼蟲體毛。
物種分類
燈蛾群Arctiinina
麗燈蛾族Callimorphini
燈蛾族Arctiini
苔蛾亞科Lithosiinae
燈蛾亞科Arctiinae
Pericopinae
鹿子蛾群Ctenuchinina
鹿子蛾族Syntomini
豐彩鹿子蛾族Euchromiini
鹿子蛾亞科Syntominae
蜂蛾亞科Ctenuchinae
比較重要的燈蛾有為害玉米、穀子、高粱、棉花等的紅緣燈蛾,塵污燈蛾;為害桑、茶、柑橘等的人紋污燈蛾、黑條灰燈蛾、八點灰燈蛾;為害森林的花布燈蛾、褐點粉燈蛾;為害綠肥作物的紋散燈蛾等。美國白蛾是重要的國際植物檢疫對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