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灰眉岩鵐

中文學名: 灰眉岩鵐
拉丁學名:Emberiza cia
別 稱:灰眉子、灰眉雀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鵐科
屬:Emberiza屬
種: 灰眉岩鵐
亞 種: 1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英文名稱: Rock Bunting
英文名稱: European Rock Bunting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灰眉岩鵐[1](學名:Emberiza cia)屬小型鳴禽,體型約16厘米。頭、枕、頭側、喉和上胸藍灰色,眉紋、頰、耳覆羽藍灰色,貫眼紋和頭頂兩側的側貫紋黑色或栗色,背紅褐色或栗色、具黑色中央紋,腰和尾上覆羽栗色、黑色縱紋少而不明顯。下胸、腹等下體紅棕色或粉紅栗色。一般主食植物種子。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外側尾羽有較多的白色。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俄羅斯、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國。

目錄

形態特徵

雄鳥(春羽):眼先和顴紋黑色;頰和耳羽藍灰,其上緣有一寬闊栗色帶,頭頂兩側栗色帶;頭餘部和頸側、眉紋和胸均藍灰色;上背砂褐,兩肩轉為栗紅,羽具黑軸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栗紅色,後者羽緣發灰;中央尾羽砂褐,羽緣淡棕,外側尾羽黑褐,最外側二對尾羽具楔狀白斑,最外一對白斑較大;小覆羽藍灰;中覆羽黑色,尖端乳白形成翼上橫斑;大覆羽黑色,外緣砂褐,羽端淡灰色;小翼羽和初級覆羽暗褐沾灰;兩翼黑褐;具淡棕色羽緣;頦、喉、上胸和頸側藍灰,下體餘部淡肉桂棕色,腹部中央淺淡;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羽基暗色。

雌鳥(春羽):與雄鳥相似,唯頭頂多黑色縱紋,後頸淡灰沾褐;頭頂兩側的深栗褐色較寬;下體的羽色均較雄鳥差淡。

雌鳥和雄鳥的秋羽均較春羽淺淡。

幼鳥:頭、後頸和上背土黃而沾栗褐,並具黑褐色縱紋;眼先淡灰;頦、喉及胸側淺藍灰色;下體餘部土黃色,胸部多有褐色點斑;其餘體羽似成鳥。

虹膜褐色;嘴紫黑色,下嘴除尖端外呈淡紫黑色;腳肉色[2]

相似鳥種的區別辨識

灰眉岩鵐與戈氏岩鵐的區別:

(1)灰眉岩鵐僅分布於新疆、西藏的西北部,而戈氏岩鵐廣泛分布於國內;

(2)灰眉岩鵐的側冠紋為黑色,而戈氏岩鵐的側冠紋為栗色

(3)注意:鄭光美著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中將本種(Emberiza cia)命名為淡灰眉岩鵐,而將戈氏岩鵐(Emberiza godlewskii)命名為灰眉岩鵐[3]

生活習性

成對或單獨活動,非繁殖季節成5-8隻或10多隻的小群,有時亦集成40-50隻的大群。白天在地上邊走邊啄食,不時發出「jier、jier」的叫聲。秋冬季多活動在向陽河谷兩側的農田、草坡或村旁附近農地上,當人接近時,則從地上飛起棲停在附近樹上,稍後又陸續下地或飛走,通常不遠飛,一般飛10-20m後又落地或鑽入灌叢和草叢中。繁殖期間常站在灌木或幼樹頂端、突出的岩石或電線上鳴叫,鳴聲洪亮、婉轉、悅耳、富有變化。常常邊鳴唱邊抖動着身體和扇動尾羽。主要為留鳥,一般不遷徙或部分遷徙或遊蕩。

生長主要以草子、果實、種子和農作物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除大量的雜草種子外,還有小麥、燕麥、蕎子等農作物;動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龜甲、步行蟲,以及半翅目、鱗翅目和直翅目昆蟲及昆蟲幼蟲。

叫聲:鳴聲甚悠長,加速成清晰的啾啾短句聲似鷦鷯或蘆鵐。叫聲為尖而拖長的tsii;告警時加長並重複。其他叫聲包括短促的tiip,唧啾聲及捲舌音trrr[4]

棲身環境

棲息於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開闊地帶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叢中,尤喜偶爾有幾株零星樹木的灌叢、草叢和岩石地面,也出現於林緣、河谷、農田、路邊以及村旁樹上和灌木上,海拔高度500-4000米

生長繁殖

灰眉岩鵐的繁殖期為4—7月。在河北山地為5—7月,青海從4月下旬起始,而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則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開始分散成對,進入繁殖期。即繁殖期的遲早。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

築巢和產卵期最早為4月,最晚在6月,例如1972年4月14日曾在昆明動物研究所附近的山坡草叢中發現一巢,巢內已有5枚卵。1960年4月23日獵獲的雌鳥,腹內已有卵。據李德浩等1963年4月29日在玉樹小片柏樹林緣的草叢中也曾發現一巢,巢呈杯形,其量度為:外徑12.0、內徑6.0、高8.0、深6.0cm。築巢材料為乾草、牛毛、鳥羽等。明顯分為兩層,外層為乾草,較厚約4.0cm;內層為牛毛、鳥羽等。

每窩產卵3—5枚,以4枚者為多。卵底色一般白色,也有淺藍、灰藍、淺綠或淡土黃色等,上具絲狀斑紋,也有棒狀、點狀斑塊,其底層呈淺紫藍色,表層紫黑及暗紅褐色,並多分布於卵的鈍端及頂部。卵之大小為19—21mm×15—15.5mm,卵重為2.2—2.5g。

僅由雌鳥孵卵,雄鳥少有在巢前伴護。孵化期11—12天,孵化溫度基本維持在37.5℃左右。3窩平均孵化率為80.6%。繁殖力為1.33隻/(對?年)。

雌雄鳥都參與育雛,全天無明顯的餵食高峰,一般為2次/小時,最多為4次/小時;日活動達13小時。雛鳥留巢期約12天。對離巢後的幼鳥,其雌雄親鳥均在其旁的樹枝上守護且飼餵[5]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西北非、南歐至中亞和喜馬拉雅山脈。

分布狀況:地方性常見留鳥,高可至海拔4000米。亞種par在新疆西北部阿爾泰山及西天山;stracheyi於西藏西南部札達、噶爾及普蘭地區[6]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1 灰眉岩鵐非洲亞種 灰眉岩鵐非洲亞種
2 灰眉岩鵐指名亞種 Emberiza cia cia
3 灰眉岩鵐新疆亞種 Emberiza cia decolorata
4 灰眉岩鵐尼泊爾亞種 Emberiza cia flemingorum
5 灰眉岩鵐甘青亞種 Emberiza cia godlewskii
6 灰眉岩鵐青藏亞種 Emberiza cia khamensis
7 灰眉岩鵐華北亞種 Emberiza cia omissa
8 灰眉岩鵐北疆亞種 Emberiza cia par
9 灰眉岩鵐普拉格亞種 Emberiza cia prageri
10 灰眉岩鵐阿里亞種 Emberiza cia stracheyi
11 灰眉岩鵐四川亞種 Emberiza cia styani
12 灰眉岩鵐西南亞種 Emberiza cia yunnanensi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7]

參考資料

  1. 灰眉岩鵐(附圖),太平洋家居網
  2. 灰眉岩鵐形態特徵,專題庫-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 2017年
  3. 灰眉岩鵐與相似鳥種的區別辨識,鳥類_百問中文,2017-03-31
  4. 灰眉岩鵐叫聲,鳥類_百問中文,2017-03-31
  5. 灰眉岩鵐繁殖,專題庫-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 2017年
  6. 灰眉岩鵐地理分布,鳥類_百問中文,2017-03-31
  7.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