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竹雞
灰胸竹雞 |
中文學名:灰胸竹雞 |
灰胸竹雞[1](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為雉科竹雞屬的鳥類,俗名華南竹鷓鴣、泥滑滑、山菌子、竹鷓鴣、普通竹雞。灰胸竹雞喙黑色或近褐色,額與眉紋為灰色,頭頂與後頸呈嫩橄欖褐色,並有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環狀,下體前部為栗棕色,漸後轉為棕黃色,肋具黑褐色斑,跗跖和趾呈黃褐色。上體黃橄欖褐色。眼淡褐色;嘴褐色。雄鳥腳上有距。分布在台灣以及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北達陝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緣、東達福建,主要棲息于山區、平原、灌叢、竹林以及草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中國南方特有種。引種至日本。
目錄
形態特徵
雄鳥額與眉紋灰色,有時額不為灰色而與頭頂同色。眉紋粗著而長,向後一直延伸至上背。頭頂和後頸橄欖褐色,具不甚明顯的暗褐色紋。上背灰褐色,具不甚清晰的暗褐色蟲蠹狀斑和栗紅色塊斑;頰、耳羽及頸側栗棕色;肩和下背橄欖褐色,密布黑色蟲蠹狀斑,並具有栗紅色塊斑和白色斑點。腰、尾上覆羽、翅上大覆羽和中覆羽以及三級飛羽橄欖褐色,密布黑色蟲蠹狀斑;腰和尾上覆羽末端中部綴一細的黑褐色點斑,有的點斑前部為淡栗色,後部為黑色;三級飛羽和大、中覆羽端部綴有棕黃色與栗色斑;大覆羽並具棕色端斑。初級飛羽、初級覆羽和次級飛羽暗褐色,初級飛羽外翈基部棕色,雜有黑色斑點;次級飛羽末端和外翈邊緣淡棕色,具橄欖褐色斑點。中央尾羽紅棕色,密雜以黑褐色和淡褐色蟲蠹狀橫斑,外側尾羽幾純紅綜色。頭、頸兩側,以及頦、喉栗紅色,前胸藍灰色,向上伸至兩肩和上背,形成環狀,環後緊緣以栗紅色,後胸、腹和尾下覆羽棕黃色。兩脅綴有黑褐色點斑或橫斑。
生活習性
習性:常成群活動,群由數隻至20多隻組成,冬季結群較大,繁殖季節則分散活動。每群有固定的活動區域,取食地和棲息地較固定,領域性較強。通常在天一亮即開始活動,一直到黃昏。晚上棲於竹林或樹上,常成群在一起棲息,頭朝向同一方向。天冷時群間個體靠得較緊,常棲於同一樹枝,天熱時個體間距離拉大,或分別棲於幾個樹枝。多數時候都在地面草叢中活動,常成行在草叢中穿行,並發出'Sha,Sha'的聲響。受驚時則藏匿於草叢中不動,一般很少起飛,當人迫近時才突然飛起,群體分散飛向各方,飛行迅速,兩翅扇動較快,但不高飛,通常緊貼地面飛行,而且不持久,飛不多遠又落入草叢。有時也急飛上樹,特別是當被獵犬追擊時。有短距離的季節性的垂直遷徙現象,夏季常上到山腰或山頂,冬季則下到山麓平原。
食性: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幼芽、嫩枝、嫩葉、果實、種子、雜草種子、穀粒、小麥、豆類等植物和農作物種子為食,也吃蛾類幼蟲、步行蟲、瓢甲、小馬陸、蝗蟲、蝗蝻、螞蟻等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
叫聲:刺耳的"people pray, people pray, people pray"叫聲[3]。
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竹林、灌叢和草叢中,也出現于山邊耕地和村屯附近。
生長繁殖
竹雞每年3月份進入繁殖期,此時由群棲轉為分散活動。雌雄鳥亦開始不斷發出響亮的求偶叫聲,很遠即能聽到。雄竹雞具有獨個占地行為,在其領域內,不許其他雄性同類入侵,所以常發生爭鬥。產卵在4~5月份,在茂密的灌叢、草叢、竹林地面營巢,內鋪樹葉、乾草等物。每窩產卵7~12枚,卵重15克,呈暗乳色或淡褐色,具棕色細點和淺灰色斑。由雌鳥孵卵,孵化期為16~18天,最長可達20天,雛鳥為早成鳥,出殼後即可與成鳥一起奔跑、覓食[4]。
分布範圍
灰胸竹雞在中國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和台灣亞種。前者終年留居長江以南地區,北抵陝西南部,1919年引入日本,現分布很廣,後者僅限於台灣省。指名亞種為中國中部、南部、東部及東南部的常見留鳥。台灣亞種為台灣留鳥。
中國南方特有種。引種至日本。僅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陝西南部,西至四川西部和北部、雲南、貴州,南至台灣省,為中國特產鳥類。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灰胸竹雞指名亞種 | 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 | Temminck, 1815 |
2 | 灰胸竹雞台灣亞種 | 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 Gould, 1863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5]。
視頻
灰胸竹雞肥啾啾的,結伴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