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鯧
灰鯧 |
灰鯧(Pampus cinereus)是鯧科、鯧屬魚類。體卵圓形,很側扁,背面與腹面狹窄,背緣與腹緣弧形隆起,體以背鰭起點前為最高,由此向吻端傾斜;尾柄短。 吻短鈍,大於眼徑。眼較小。眼間隔寬,隆起,約為眼徑的2倍。鼻孔每側2個,互相接近。口小,亞前位,稍傾斜。上下頜約等長。鰓孔小。前鰓蓋骨邊緣不游離鰓蓋骨具柔軟扁棘。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無假鰓。鰓耙退化,結節狀。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頭部除吻及兩頜裸露外,大部分被鱗。側線完全,上側位,與背緣平行。背鰭一個,鰭棘短,小戟狀;鰭條部鐮刀狀,前部鰭條常延長,最長鰭條末端有時可伸達尾柄。臀鰭與背鰭同形,幾相對,鰭棘小戟狀;前方鰭條常延長,有時可伸達尾鰭中部。胸鰭夭,伸達背鰭基底中部下方。無腹鰭。尾鰭深叉形,下葉延長。椎骨32-34個。體背側灰黑色,微帶青色,腹部灰白色,具銀色光澤。各鰭灰黑色。灰鯧為近海中上層魚類,棲息於水深30-90米的海區。越冬場在浙江外海,4月以後一部分魚群向西北洄游到浙江北部及江蘇沿海。幼魚主要攝食箭蟲、磷蝦、橈足類及各種幼魚等。成魚則主要攝食小型魚類、蝦類及浮游生物等。分布於中國、日本和韓國海域,也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西太平洋淺海以及西非沿岸。
目錄
簡介
灰鯧為近海洄游性中上層魚類,平時分散棲息於潮流緩慢的海區,冬季在黃海南部和東海弧形海溝內越冬,棲息水深不超過130米,喜在陰影中群集。成魚主食水母、底棲動物和小魚;幼魚主食小魚、箭蟲、橈足類等。由於平時棲息比較分散,群體小,不適於拖網集中捕撈,僅作為兼捕對象。中國一般採用鯧魚流網、鯧魚簾和打洋網、圍罾等捕撈。用定置網捕撈鯧的幼魚。灰鯧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對高血脂、高膽固醇的人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魚類食品2.灰鯧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鎂,對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並能延緩機體衰老,預防癌症的發生。
評價
灰鯧是高級的食用魚類,肉質細潤,多脂肪,常用蒸、煎、炸及烤等,都相當鮮美,是各大餐廳十分青睞的魚種。[1]